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观察一棵植物教案与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植物
第2课时观察一棵植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2.在教师引导下,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3.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科学态度目标:
1.对常见植物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认真观察、认真记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要爱护植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难点: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植物
小组:植物、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
[材料准备:菊花1盆]
1.教师展示1盆菊花,放在展示台上。

提问:在座的小植物学家们,谁认识这种植物?(预设:菊花)
2.展示几幅菊花盛开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问:我对菊花不太了解,你们能告诉我你在哪里见到过菊花呢?你知道有关菊花的哪些小知识呢?
3.小结:原来你们知道这么多关于菊花的信息,真厉害!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地观
察它。

二、探索:观察一棵植物
(一)整体观察植物
1.提问:你能看到菊花有哪些结构呢?(预设:叶、杆子……)
2.讲述:在科学上,我们将像杆子这样的结构称为“茎”,请跟我一起念。

3.提问:一棵菊花有茎和叶,还有什么?(预设:根)
4.提问:根在哪里?谁看到了呢?(预设:在土壤里面,现在看不到)
5.讲述:大家都想看吗?那我现在将它拔起来给你们看看吧!(预设:不行,菊花被拔出来会死的)
6.讲述:对啊,你们说得很对,它离开土壤会失去生命的。

我上次移植菊花的时候,拍了照片,大家来看看根长什么样吧。

7.小结、过渡:菊花有根、茎、叶的结构。

各位小植物学家们,想近距离观察它的茎和叶吗?
(二)观察植物的茎和叶
[材料准备:每个小组1盆菊花]
1.提问:我们除了能用眼睛观察,还可以用什么来观察?(预设:手、鼻子)
2.提问:用手怎么来观察呢?(预设:可以用手摸)
3.讲述、提问: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摸,要老师说的才能摸。

摸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预设:要轻轻摸,用力的话会伤害植物。


4.讲述、提问:是的,说得很好。

植物有生命,我们要轻轻摸。

那用鼻子怎么来观察?需要注意什么呢?(预设:可以闻一闻气味、注意安全。


5.讲述:跟刚才用手摸一样,不是所有东西都能轻易去闻,要听老师的指示。

6.讲述:大家可以观察颜色、形状、软硬、气味等,但是千万不能用嘴巴尝。

叶的形状和生长的位置要仔细看,还可以数一数茎的数量、估测一下它有多高。

7.学生分组观察菊花。

(三)画一棵植物
1.讲述:相信各位小植物学家们刚才都观察到了更多菊花的特征。

现在我想给大家一个新的挑战,将一棵菊花画下来,有信心完成吗?
2.将活动手册翻到第2页,请学生将日期书写完整。

对照真实的植物,教师示范
画植物的顺序、方法,强调科学记录要真实、客观。

3.指导学生边观察边记录。

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将茎画得更像一点、叶画得更像一点。

三、研讨:交流评价
1.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图画,结合图画,请学生说一说观察到的茎和叶是怎样的,鼓励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更多特征和发现。

2.请在座的小植物学家们来评判画得像不像,哪里还可以改进。

3.给2-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自己的记录进行修改、完善。

四、拓展
1.我还有一个小挑战,你们敢接受吗?(展示图片:一棵大树。


2.提问:如果你要去观察一棵大树,该怎么做呢?
3.引导:先整体再局部。

树有多大、有多高 (和谁去比一比)、茎有多粗 (抱一抱)、叶是什么样的 (和菊花的比一比)、大树上可能还有小动物。

(展示图片:一棵树的远景、近景,茎、叶等的特写。


结束语:今天各位小植物学家们表现得都很棒,对菊花有了更多的认识,也掌握了观察的方法。

大家课后可以找一棵大树,仔细观察,画一画你观察到的大树是怎样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能否真正意义上到达其作用和效果,主要是看教学反思是否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否有利于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以及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等等。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所不一样,其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要求更广,因为小学科学课涉及领域众多,自然、地球、宇宙、物质、生命等领域无所不包;其对教学前的课前准备活动要求更充分,因为小学科学教学需要结构性很强的探究材料,并且经常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已经成为整个教学的主体,然而部分教师新旧教学理念存在冲突,所以必须经过教学反思才能迅速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满足现今的教育发展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