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措施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措施分析作者:臧宇航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01期
摘要:高层建筑安全风险大,造成损失严重,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势在必行。

本文利用模糊层次评价与主成分综合评价方法识别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与管理措施,对安全管理效果进行评价。

最终,对高层建筑安全管理措施给出建议。

关键词:高层建筑安全风险模糊层次评价主成分分析评价
随着土地资源稀缺性日益增加,为了充分利用空间,高层建筑迅速发展。

但是,高层建筑施工复杂性较高,施工过程安全风险大,造成损失严重。

对高层建筑进行科学的安全管理势在必行,正确评估安全管理效果非常重要。

目前,安全管理评价方法主要分为主观赋权法与客观赋权法。

主观赋权法的典型代表有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其缺点在于主观性太强,评价结果受个人偏好影响。

客观赋权法的典型代表有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等,其缺点在于计算复杂,对于难以量化的指标不能进行评价。

本文分别采用模糊层次评价与主成分分析评价两种主客观分析方法,实现优势互补,更加合理地做出评价分析。

一、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
由于高层建筑其自身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有很多不同于一般施工的危险因素。

高层建筑施工有以下显著特点:
1.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

目前兴建的高层建筑,一般多为20层左右,有的多达几十层,与普通建筑相比,工程量大大增加。

高层建筑施工工期一般都在两年左右,大的项目工期可达三至四年,许多设施放置以后就要使用一年至几年,期间人员变动气候变化等人为的与自然的因素都能使正常的设施转入危险状态,容易发生事故。

2.施工技术复杂。

一般高层建筑多采用深基础,其结构材料多为预制或现浇(或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钢筋混凝土及钢结构,并采用了各种不同的结构体系(包括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筒体等),施工技术复杂,精度要求高。

3.基础开挖深度大。

一般情况,高层建筑基础开挖较深,坑边物体坠落伤人,施工人员落坠落伤亡以及基坑塌土伤人等事故屡有发生。

所以,高层建筑施工必须对深基础开挖地带作业人员的加以防范。

4.高空作业多,垂直运输量大。

高空作业量大和高空作业垂直运输量大,是高层建筑施工区别于一般建筑施工的显著特点。

由此给施工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诸如垂直运输机械的选用、高空安全保护措施、通讯以及防火、防雷等。

因此,高空作业带来的大量不安全隐患是高层建筑施工必须认真考虑和解决的。

5.施工交叉作业多。

高层建筑层数多,立体化作业多,垂直空间的多个层次均进行工作,上下层次相互造成施工伤亡事件经常发生。

另外,交叉作业是高层建筑施工不可避免的,所以,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来防范可能的事故。

二、施工安全风险与安全管理措施识别
基于文献阅读,识别出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形成风险清单。

施工安全风险包括火灾风险、高空坠落、触电等一般性人员伤害风险,起重物高空坠物、脚手架塌落、基坑坍落、机械事故、高空电梯故障等施工过程机械设备设施造成的风险,极端大风天、极端雷雨天、极端高温寒冷等自然条件造成的不可抗力风险。

采用同样的方法与原则,对安全管理措施做出识别,具体包括监督检测、安全教育、配置安全设施、安全计划、组织措施、技术措施、施工现场管理等。

利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得专家建议,为后面的评价提供依据。

被调查专家全部为建设项目从业人士,具有丰富安全管理知识。

通过模糊层次评价与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方式,结合专家打分,对安全管理效果分别进行评价,检验对比评价结果的一致性,进行结果差异分析,并对安全措施进行评价排序。

三、模糊层次评价
基于对于施工安全风险的层次结构分析,构造各指标层次的邻接比较矩阵。

设邻接比较矩阵为L={},其中任意元素值表示第i个指标相对于第j个指标重要程度,值越大表示相对重要程度越大。

其中表示指标权重。

在建立邻接比较矩阵时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检验不通过需要重新比较赋权。

本文中为方便研究,全部邻接比较矩阵均为一致性矩阵,即,因此不需要一致性检验。

对专家打分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设第i项措施在j风险下效果为,则归一化后),获得各措施的隶属度矩阵。

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方式计算各安全措施得分,用隶属度矩阵中各措施在各风险下隶属度分别乘以各指標权重,再分别求权重和,得到评估各安全措施的重要性排序结果,重要性最强的依次为:安全计划、施工现场管理、配置安全设施、监督检测、安全教育、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四、主成分分析评价
利用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

以横向风险作为指标变量,以纵向措施作为样本。

分析结果如下:两个主成分对其它指标累计贡献率为0.9186>0.85,符合统计解释要求,因此可以取这两个主成分进行评价。

其权重为各自方差贡献率,分别为:0.68027与0.22160。

根据主成分系数矩阵求出各安全措施主成分得分,再分别乘以主成分权重,求权重和。

重要性最强的依次为:安全计划、施工现场管理、配置安全设施、安全教育、监督检测、技术措施、组织措施。

五、结果对比
对比两种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可知,除了“监督检测”与“安全教育”两项措施互换排名之外,其他措施排名不变,而且这两项措施重要程度极度相近。

因此,可以认为两种评价方法评价结果无显著差异。

六、安全管理措施排序
通过两种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可以得出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重要性排序,各措施重要程度排名如图1所示:
七、结语
本为通过文献研究识别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与管理措施,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专家意见,利用模糊层次评价与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安全管理措施进行评价,对比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发现评价结论无显著差异,最终形成风险措施排序图。

在今后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建议评价时使用实践工程数据,对安全措施协同作用考虑,在实践工程中合理采用多种措施,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1]张建井.浅谈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建筑安全,2011,03:20-21.
[2]汪清.浅谈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11,18:239-2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