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阳镇镇志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阳镇
位于凤城市北部,东经124°18′12″—124°32′03,北纬40°49′53″—41°04′22″。
东至边门岭与宽甸满族自治县灌水镇接壤,西至大边岭与赛马镇相连,北至牡丹顶、夹砬山与本溪满族自治县为界,南至太平岭、黄沟岭与石城、大兴镇毗邻。
南北长25km,东西长17km,总面积365平方公里。
爱阳镇历史悠久,以境内阳城而得名, 1983年建阳乡,1984撤乡建镇,实行镇管村体制。
2002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将原阳的“”改成“爱”,变成现名爱阳镇。
爱阳镇辖15个村,2个社区,124个村民组,共有10238户,总人口36650人,其中满族29320人,占总人口的80%,朝鲜族人口380人,还有蒙古族、锡伯族、回族等少数民族。
镇政府驻地潘家村一组(宫家堡子),距离凤城市88km。
爱阳镇境内群山叠峰,山脊峰壕,属长白山系千山山脉,境内牡丹顶海拔1056米,登顶可一脚踏三县(凤城、宽甸、本溪县)眺望桓仁五女山。
地貌特征属辽东山地丘陵地貌类型,系长白山脉和千山山脉;地势北高西低,地震强度7度,不属于地震多发带。
爱阳农业产业化已初具规模,林下中药材、大棚、山野菜、酿酒葡萄、冷棚甜瓜、食用菌及养鸡、养猪、育肥牛、绒山羊等特色养殖业以遍布全镇,现已成立10余个农业专
业合作社。
全镇土地总面积5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 4.5万亩,园地0.5万亩,林地43万亩,人均耕地1.23亩。
爱阳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矿藏主要有煤炭、花岗岩、铅锌、铁、方解石、石灰石、紫砂土等。
这里有辽宁省比较丰富的石灰石矿,仅镇内东新村就有石灰石储量2亿吨,全镇煤炭储量为1亿吨。
爱阳水资源丰富,有大小河流75条,主要河流有爱河、旧帽山河,属鸭绿江水系。
爱阳镇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区位优势,2000年以来通过聚集社会闲散资金开发小城镇建设,现已建成福民小区、育红小区、天成小区,山区小镇面貌焕然一新。
镇内基础设施建设完备,1000余户全部饮用自来水,桓(桓仁)盖(盖州)线与铁(铁岭市)长(长甸)线贯穿镇内,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镇现有文化活动中心3处,农村文化室15个,文化中心132户,电影放映机2台,有线电视已同市联网,用户已达9400户,可收看39套节目,油面路、电话、有线电视全部实现了“村村通”;现有初级中学1所,在校学生1313人,教师74人,小学13所,在校生2873人,教师171人,入学率100%,中心卫生院1个,卫生所18个,医疗、防疫、保健体系健全规范。
全镇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到98%。
2009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为398952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3492万元,工业总产值385460万元,
财政总收入3219万元,集市贸易交额5000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6905元。
镇村企业主要有煤矿、铁矿选厂、木材加工厂、砖瓦厂等。
工业产品主要有无烟煤、焦煤、铁精粉、绣花线、白灰、琉璃瓦、紫砂瓦、木材半成品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爱阳城北1.5公里为明镇朔关遗址,是辽东长城第一关。
爱阳镇与灌水镇交界处为明辽东长城、清柳条边遗址。
1936年4月29日杨靖宇将军率抗联部队在东新村大东沟设伏,战斗历时4小时,毙敌40多人,邵本良被打伤。
1946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以10师、11师、12师8个团相对优势兵力,将国民党政府军号称“千里驹”的25师全歼灭于新开岭地区,俘敌师长李正谊及以下官兵6200多人,击毙团长以下2100多人。
1986年10月值新开岭战役胜利40周年之际,在富国村驻地庙东堡北侧山丘上建新开岭战役纪念碑以资纪念。
2007年10月,新开岭战役纪念碑被丹东市国防教育委员会评为“丹东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