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职高专《药物化学》教学创新和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高职高专《药物化学》教学创新和
改革
摘要:目的,药物化学是高职高专院校药学专业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一
门专业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无法满足要求,应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生
在校期间学习的药物化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创新和改革。
方法,本文
主要通过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适当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实践操
作的培养加以改进,对高职高专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提出创新改革。
结果,力
求高职高专药物化学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果。
结论,药物化学的教学创新和改革,
应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兼顾理论和实践。
关键词:药物化学;教学方式;创新改革;
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
药物分子和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是高职高
专院校药学专业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化
学药物的结构、理化性质、构效关系、体内代谢及药物的贮存保管等。
本课程的
学习对全面掌握药学专业知识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是化学基础课和药剂学、
药物分析、药品储存与养护等应用学科之间的桥梁。
同时药物化学也是高职高专
院校药学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是药学类最基本的专业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理论
性和实践性,与之相联系的学科较多,内容涉及知识面广。
所学的药物具有分子
量大、结构复杂、理化性质多样的特点,内容广,知识繁多,关联性低。
传统的
教学方式教学,易与实际相脱离,也易导致填鸭式的教学,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致使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更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因此,如何让高职
高专院校学生在短暂的学习时间内、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掌握药物化学这门学科
知识并注重其实践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生在校期间学
习的药物化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利用以往教学经验,对高职高专药物化学课程
教学方法创新改革提出以下设想。
1 方法
1.1 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药物化学的教学目标应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做出适当调节。
高职高专院校学
生在知识层面等方面有别于本科学生,各高职高专院校院校之间的学生也有一定
差距,所以,在制定药物化学教学目标的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
根据学
生具体情况及专业方向的不同适当的调整教学目标。
如药学经营与管理专业与药
学专业的药物化学课程中的掌握、熟练、及了解的内容就应有所区别,要求学生
掌握的理论与实验内容的多少与难易程度也不应相同。
若是针对药学经营与管理
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生,就应在授课过程中增加执业药师考试的相关内容或一些
营销人员必须掌握的药学知识,能够把药物化学和药物使用、营销联系起来,这
样不仅为学生顺利通过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有利于提高其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创新能力。
1.2 适当调整课堂教学内容
针对高职高专院校药学类学生基础薄、信心缺、兴趣低等特点,教材的选择
及教学内容的变化应基于学生本位的实际需要,化繁为简,推陈出新。
同时要注
重多学科交叉、课程的综合性和应用性,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分阶段、归类进行教学。
同时,应注重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极大限度的提升学生
自主发现问题,利用图书资料、网络及实验方法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尽
快完成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1]
1.3 改进教学方法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多以讲授的传统教学方法为主,那么如何改进呢?
既要改正过去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又要集结各类教学方式的优点,在药物化学的教
学当中应汲取各类教学方法之精华,根据不同的内容和章节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各种教学方法之优势。
在上课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情况
及内容的需要分别用传统讲授教学法、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双边教学法等综合方法展开教学,充分调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主观
能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扩充其专业知识。
[2]这些实践工作不但能使学生扎
实掌握药物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也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自主性,培养
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获取新知识、有效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加适
应新时代对药学工作者的要求。
对于复杂的药物结构接,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
把原来单一、静态、无形、平面的教学改变成多样、动态、有形、立体化的展示,使抽象难懂的化学结构和性质通过多媒体表达得更清楚。
其形象、直观、生动、
多层次的视觉刺激,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有助于对药物化学理论
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4 实践操作的培养
理科教学中,实验是基础,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药物化学的实践教学中,提取、分离、纯化、鉴定等是实验的主要部分,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各个
环节的操作技能,能够具备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习惯,以促进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
在实验开始前,我们先讲授实验原理、实验步骤,要求学生先对
内容进行预习,完成预习提纲,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和分析问题,
独立完成实验,同时及时纠正错误操作。
[3]如在探究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
的鉴别实验中,我们可以先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相关内容,让学生根据阿司匹林和
对乙酰氨基酚结构的不同,设计鉴别方法,教师再指导修改,并对设计过程中遇
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实验过程中,老师应该紧密观察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对
未取得预期实验结果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鼓励
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重做,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严肃的工作作风。
实验教学法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在实
验操作中达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境界,加强对书本的理论知识的深刻
理解。
2 结论
药物化学是高职高专院校药学专业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重点必修课程之一,是化学基础课和药剂学、药物分析、药品储存与养护等应用学科之间的桥梁,
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所涉及到的药物多,结构复杂,关联性低,现有的
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新时代对药学工作者的要求。
对此,可以结合已有的的教
学经验,从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适当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实践
操作的培养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刘江平,余浩.高职高专医药类院校药物化学教学改革探析[J].科学视界,2013.
[2]陈优生,刘晓庚.药物化学教学改革探究[J].广东化工,20106,33(7):1-181.
[3]顾军,崔颖,李建宇,等。
系统案例教学法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
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