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蝗养殖利润和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蚂蝗养殖利润和成本
【篇一:蚂蝗养殖利润和成本】
池塘里的
水蛭,俗称蚂蟥,擅长吸食人和动物的血液,甚至钻到肉里,是种
令人十分恐怖的水生动物。
然而现在扬州农村中,却有不少户以养
殖水蛭为生,并且鼓吹利润高达200%。
养殖水蛭真能获得如此暴利?眼下正值水蛭养殖的关键时期,记者来到水蛭养殖户集中的江都区
郭村镇,探究这水蛭养殖暴利背后的真相。
听闻利润高达200% 江都郭村镇13户养殖户“蜂拥而上” 在江都区
郭村镇,有13户农户放弃了传统农业养殖,转而搞起了特种养殖——水蛭。
“去年我们这里才6户养蚂蝗的,现在一下子又多了7户。
”养殖水
蛭4年的朱文历告诉记者,水蛭有上百个品种,他们通常养殖的是
宽体金线蛭,是不吸血的,喜欢吃螺蛳,也是水蛭中药用价值较高
的品种。
据朱文历介绍,一只水蛭的小苗是1毛钱,而养殖成功后能卖出
1.7—1.8元的好价钱。
“即使算上成本投入,人工、饲料、养殖池等
成本,利润空间还是很大的,达到200%没问题。
”朱文历说,许多
当地的农户也是看中了大好的“钱”景。
投入全部身家一水蛭养殖户两年亏了200万秦女士是郭村镇养殖
水蛭的“第一人”。
她介绍,“当时是2010年,一开始我弄了七八亩,用的是最先进的水泥池,一下子就投入了近100万。
” 谈起当年的
经历,秦女士只有叹息和摇头,“我当时的老公是在外面包工程的,
给家里留了一笔钱,我再把我城里的房子押上去,等于是我的全部
家当100万,投了进去,当时是看到电视上的广告,我还特意去浙
江考察学习了。
”秦女士回忆,对她来说,投资养殖水蛭简直就是一
场噩梦,“第一年,我不懂技术,最后亏得很惨,但是我又不服气,
到了第二年我又找朋友投资。
” “到了2012年,我实在是做不下去了,一算亏了将近有200万,血本无归。
”秦女士说,因为她的孤注
一掷,老公也早已与她离婚。
【记者探秘】水蛭养殖高风险为何养殖户年年增多?秦女士的失败教训在郭村镇早就传开了,按理说,许多农户该引以为戒,可为
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加入到养殖大军里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资
深养殖户为记者拨开了迷雾。
这位养殖户告诉( )记者,水蛭四五月分育苗,九月份成熟,眼下正
是水蛭养殖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时期,是水蛭养殖的精养时期。
“但
我们这边有一半的养殖户已基本提前卖掉了水蛭。
”这位业内人士透露,水蛭产苗最容易,因此许多养殖户只养殖水蛭产苗,之后卖给
需要苗种的外地新养殖户,将养殖风险“转嫁”给了新的养殖户,如
此循环虽然不会赚到暴利,但也规避掉了风险。
在这位养殖户的指引下,记者走访发现,眼下正值水蛭生长的关键
时期,可却有一半的养殖户的池子里并没有多少水蛭,还有一些养
殖池里连水都没有。
当记者考察时,竟有养殖户向记者兜售苗种,
并鼓吹水蛭养殖有多暴利,绝口不提养殖风险。
特种养殖是致富馅饼还是养殖骗局?从去年起,投资领域突然刮
起了一阵、等特种养殖风,记者昨在百度上按照“特种养殖招商”的
关键字搜索,找到相关结果约3960000个,其中大部分是广告,各
种名称的生物科技公司、农技推广中心、养殖委员会,你方唱罢我
登台,颇具有迷惑性。
对此,业内人士提醒,特种养殖不像传统养殖,已经有模范样本,
这其中一环接一环的风险,每一环均足以令投资者血本无归,“天下
没有免费的午餐”,大家不要被暴利蒙蔽了双眼。
记者詹叶青文/图相关文章:水蛭养殖的三个阶段让你少走弯路
菜鸟级
很多的人都是以试试的心态开始的,他们想用小投入来换取大回报。
于是就相信电视,广告宣传的用个百目网围在塘边就算是养殖厂了。
千里迢迢寄回的种蛭放下塘后,一边按说明书喂豆浆、蚌、血……
一边开始算按一条产多少茧,一个茧出多少苗。
折去最低成活率到
年底可以挣多少?可美梦还没醒呢却发现塘里的水蛭越来越少,到
年底一公都没有捕到几条,难道是天敌吃了吗,赶紧抽干水不但发
现里面鱼不少外。
种类还不少,为什么塘里会这么多鱼呢。
可明明
开始清过塘的呀,这就纳闷了,告诉你们个笑话。
我的一朋友曾经
在里面捕过几斤的大鱼。
厉害吧?晚饭菜有着落了。
几万大洋也没了。
入门级
于是就有人想,你不是天敌多吗,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于是又不
看看其他人怎么做就闭门造车,一个个游泳池样的水泥池拔地而起,有的竟1,6米高。
心想这下好了吧。
看你天敌怎么办。
恩----这招绝-------出苗的时候水里是密密麻麻的。
看得心里这个美啊!!!!---
可高兴劲还没过。
就发现苗越来越少。
就连种蛭每天都会死不少-----
-更重要的小水蛭就象成仙一样对你为它们预备的豆浆。
血。
一点没
有兴趣----摸两个河蚌,里面没有一条宽体蛭,最后还是全都饿死了 --长得很少*=年底一看。
收的比投的还要少。
且清塘的时候龙虾,,。
鱼一样不少。
---晕------就这样又几万大洋没了。
骨灰级
到这个时期大多数的人领教了为什么水蛭价格高的原因了,却迫于
资金;家庭等种种原因另寻出路了:这就是物尽天择。
剩下的为数
不多的人,他们开始否定自己以前的认识。
重新根据水蛭的习性和
方便自己的管理建池,以适应其产卵,孵化。
育苗需要?到现在,
他们才知道那些说明书上/网上/教授说的食物都是假的。
越冬死亡?
产卵死亡?且真正的食物却是螺。
而小苗除了刚出生的时候是吃辅
料外。
其余都是以螺为食物/看到这有很多人会说,”不就是螺吗“自
己家乡的螺多啊,说的简单做起来难,等你提着个大麻袋亲自到河
边找找看的时候就知道了!!!小苗吃的黄豆大的螺/看你一天能找
几个,现在的普通螺也有7。
8元一斤了有时有钱买不到,而且小苗
只有吃和它身体相仿的螺,大的东西它们不敢碰,更甭说吃了,偶
尔来个胆大的头刚刚探进去一半就被大螺蛳合盖的时候夹在那儿了,合适的螺哪儿找呢,因此,他们把目光投向最好的食物。
〈福寿螺〉就是体形大。
食性杂,产卵多,繁殖快的福寿螺,真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进种的时候/便一同引进,实验摸索,繁殖结;其实现在
水蛭的技术瓶颈就是育苗。
和防天敌。
如果你们想规避风险,不重蹈覆辙。
就不育苗繁殖,直接养青年水
蛭育肥,努力吧朋友[阅此文者是曾发现就是你们的经历写照。
来个漂亮的三级跳吧,朋友。
跳过我走过的弯路,你们会和我一样笑到
最后的。
网址: .cn/article/article_37042.html
【篇二:蚂蝗养殖利润和成本】
沿着北主沟路,笔者到达目的地,赫然入目是大片大片隔着网纱的
池塘。
池塘旁,建有24个盖着黑色遮阳薄膜的水蛭孵化池。
水蛭,俗称蚂蝗,还有人称之为“吸血虫”。
李华东抓起一大把水蛭
向记者介绍道,它属于冷血环节动物,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白天
躲在泥巴里,到晚上才爬到水里活动。
走上养殖水蛭这条路,李华东十分感谢来自四川的技术员冉丛峻。
“我以前在养猪,几年下来亏损了40多万元,头发都快急白了,幸
亏遇到了冉丛峻,他让我看到了希望!” 说起冉丛峻,李华东感叹,他有着年轻人特有的闯劲,用3年时间踏访湖南、湖北等几个湖泊
较多的区域,最后终于在潜江找到了适合水蛭生长的地方。
“后湖管
理区水质好,水域面积也大,更有大量的水蛭生长所需的天然食材。
”技术员冉丛峻对记者说:“作为水蛭养殖基地,后湖管理区再
合适不过,我有专业的技术,东哥有池塘和水蛭需要的天然食材,
我们俩首次洽谈就达成了合作协议。
” 但毕竟水蛭养殖投入大,第一年他们小试牛刀,投入12万元尝试养殖了3亩4分田水蛭,没想到第一年就卖了38万元,利润高达26万元。
李华东乐呵呵地告诉笔者:“一年就奔上了致富路,这养的哪里是水蛭,分明就是黄金嘛!” 水蛭的药用价值极高,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淤、闭经、跌打
损伤等功效,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也具有特效,市场经
济价值较高。
为了降低风险,增加收入,尝到了甜头的李华东决定
扩大养殖规模。
今年,他投资300多万元,建起了标准化的养殖基
地和孵化池,开展人工繁育技术。
李华东告诉笔者,养殖水蛭其实
跟养殖黄鳝差不多,都是利用网箱进行养殖,只是在喂养和水质方
面更加注重一点。
一人致富不是富,在李华东和技术员冉从俊的带领下,今年,很多
周边的村民纷纷开始尝试水蛭养殖。
为了养殖户们的利益得到进一
步的保障,李华东和冉从俊迅速成立了久来水蛭特种养殖合作社,
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
“我有8亩地,投入了18万左右,我们养殖户都是在李华东这里进
的苗子,基本上都是被养成青年苗了才发给我们,因为这样大大减
少了苗的死亡率,成活率很高。
”养殖户何金虎笑呵呵的告诉笔者,
跟着他们干,我们都放心的很咧!种苗、技术得到保障,加入合作
社的村民越来越多。
目前,久来水蛭特种养殖合作社共有社员40多人,养殖面积近500亩,孵化池24个,其中,合作社养殖面积200亩,社员养殖面积300亩。
今年,水蛭的市场收购价走高,活体卖90元一斤,干货卖1280元
一斤。
李华东预计,这些“小宝贝”可为繁育养殖基地盈利600百万元。
“接下来,我准备在基地上扩建300多亩地。
同时,继续招募社员,带动更多的农民投身到水蛭养殖产业中来,实现共同致富。
”
【关键字】:水产网水蛭养殖
【篇三:蚂蝗养殖利润和成本】
导读: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南星村的水蛭养殖户周向峰则不走寻常路,从育苗开始,一点点摸索,在12316“三农”服务热线专家的帮
助下终于小有收获。
水蛭,俗称蚂蟥,在普通人印象里,它是盛夏稻田里,一不小心爬
上腿大口吸血的“魔鬼”;但在养殖户眼里,水蛭可是值钱的宝贝,
新鲜的水蛭每斤售价70多元,晒干来卖,一斤风干水蛭售价可达
600元。
水蛭的药用价值高,干制品泡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的功效,市场需求潜力大。
由于水蛭养殖难度高,一般养殖户大多靠收购野生水蛭,短时间养
殖后晒干来卖,收益并不算高。
而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南星村的水
蛭养殖户周向峰则不走寻常路,从育苗开始,一点点摸索,在
12316“三农”服务热线专家的帮助下终于小有收获。
踌躇满志养水蛭却落得血本无归
周向峰从事水蛭养殖至今已有5年。
让他记忆犹新的是5年前的一
个早晨,他在菜市场门口,第一次看到有人收购水蛭,45元一斤的
价格让他看到了商机。
当时,从未接触过任何养殖业的周向峰顿时
萌生了人工养殖水蛭的念头。
在他的记忆中,水蛭的生命力十分顽强,儿时的他常常和小伙伴在稻田里抓水蛭玩。
“这东西拿在手里怎
么捏都不会死,摔地上都摔不死。
抓一只水蛭,我可以玩上三天。
”
就凭借着这点滴的认识,周向峰上网简单搜寻了些相关资料,辞去
了当时收入不错的工作,把自家的10亩地改造成8亩水蛭塘,跑到
外地花了6万多元买了近30万条苗种,踌躇满志地开始了他的水蛭
养殖事业。
那个晚上,周向峰彻夜未眠,想了一夜仍想不出来自己的养殖环节
哪里出了问题,池塘是封闭的,放下去的30多万条水蛭究竟去了哪里。
但不愿意认输的他还是下定决定,明年卷土重来。
在不断试错中吸取经验
为了降低成本,周向峰将这得来不易的100多斤成品水蛭留种,自
学育苗技术。
第二年,他再将这辛苦育出的种苗投入养殖。
让他惊
喜的是,在他误打误撞下,这100多斤种蛭育出的蛭苗数量可观。
但随即让他失望的是,蛭苗虽然育成了,但成活率却并不高。
通过
观察,周向峰发现,水蛭幼苗与它们唯一的食物——螺蛳的个头相
比太渺小,很难吃到螺蛳肉,于是,他突发奇想,将螺蛳壳人工开口,帮助水蛭幼苗捕食。
饵料的问题解决了,螺蛳的利用率低造成
的水质污染又让周向峰伤透了脑筋。
那一年,他的水蛭养殖虽然没
有取得太大的成功,但在他的不断尝试下,也总算是在失败中取得
了不少经验。
2012年已经是周向峰养殖水蛭的第三个年头了,前两年收益甚微让
家里人都对他失去了信心。
父亲没有埋怨他,只是不再帮手他的养
殖业,默默外出找了工作。
周向峰总觉得上天不会就这样关上所有
的门窗,他仍然坚信,只要不放弃,最终会取得成功。
白天,他一有空就会跑去周围的鱼塘虾塘观察什么样的水质适合鱼
虾生长。
晚上,他则埋头在电脑桌前,翻阅书籍查阅资料。
但水蛭
养殖属于特种产业,并没有太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可供参考。
2012
年4月,在一次上网查询资料的时候,周向峰看到了12316“三农”
服务热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当即拨打了这一热线电话。
他清
楚地记得,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留下了他的信息与疑问,并承诺之
后将会有专家与他联系。
专家上门提建议
让周向峰意外的是,专家第二天就回了电话,几天后,这位专家还
亲自上门为他指导。
与周向峰联系的正是水产专家朱选才。
在交谈
中朱选才了解到,周向峰的水蛭养殖主要存在三个问题:水蛭幼苗
没有适口饵料,过多的残饵对水质造成破坏以及天敌对水蛭的捕食。
对于如何改良水质,朱选才根据水产养殖的经验,当即提出建议,
让周向峰在水蛭塘中增加水草的种植,并适当添加具有改良水质作
用的em菌,并建议他增加充氧设备。
而对于天敌的防御,朱选才则建议采用网箱养殖的方法,来避免天敌捕食。
而适口饵料的问题,
朱选才一时还没有想到比螺蛳更合适的替代品,他留下了自己的联
系方式,表示愿意为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也许是之前的挫折让周向峰变得小心谨慎了,他当时并没有立即采
取专家提出的建议。
尤其是关于网箱养殖的方法,因为他记得曾在
一本相关书籍中看到介绍说,这并不适用于水蛭养殖。
后来,朱选才偶然发现同为水产专家的朋友家中养着一些做实验用
的锥实螺。
锥实螺外表有点像我们平时吃的黄泥螺,个头小,壳薄
的特点让他一下就联想到是否可以用作水蛭幼苗的适口饵料。
朱选
才马上向朋友索取了一袋锥实螺,第二天一大早就兴冲冲地为周向
峰送过去,让他试试看。
朱选才到了后发现周向峰并没有完全采纳自己之前提出的建议,心
里不禁有些着急,作为水产专家,他十分清楚水质对于水生物的重
要性。
于是他找到了金山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请他们上门为小周的
水蛭塘测定水质,他们还带来了用于改良水质的白鲢鱼苗以及em菌。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周向峰终于采取了专家的建议,在水中添加微
生物制剂、增加水草种植量,并放入了小白鲢。
2012年,周向峰的
水蛭养殖总算小有成绩,但天敌的侵害依然对水蛭的产量影响很大。
2013年,周向峰在朱选才的一再劝说下,开始了水蛭网箱养殖的尝试,并用锥实螺作为部分水蛭幼苗的饵料,均获得了成功。
食用锥
实螺的幼苗由于前期营养充分,长得十分结实,保障了后期产量的
提高。
尝到甜头后,2014年,周向峰在朱选才的指导下,开始全面
使用网箱养殖,并将8个池塘按不同标准喂食、添加微生物制剂、
水草等,逐步试验最佳养殖方法。
规模养殖任重道远
现在,周向峰家的后院里被密密麻麻晒成干的水蛭铺满了。
周向峰
只要一个电话,收购水蛭的小贩还没有拿到货就已经把钱打到了他
的账上,生怕晚了一步水蛭就被别人收走了。
周向峰告诉记者,新鲜的水蛭市场价已经卖到了每千克140多元,
但他通常会将水蛭晒干了卖,因为晒干的水蛭价钱更高。
14千克新
鲜水蛭风干后大约为1千克,而风干水蛭的价钱可以卖到每千克
1200多元。
即使遇到阴雨天,用明矾制干的水蛭,约11千克制1
千克,价格也可以卖到760元。
今年,周向峰的8亩水蛭塘,到目
前为止已收获水蛭1500多千克,盈利20多万,一下子将前几年亏
损的钱都赚了回来。
初获成功的周向峰最大的心愿就是可以获得更多的土地用于水蛭养殖,但周边的土地大多都是水稻田,而土地的使用性质一旦确定,
镇村两级都表示不便更改。
他希望相关部门在这方面能给他一些支
持和帮助。
目前,周向峰只是按照水蛭的自然生长规律进行养殖,一年仅收获
一茬。
若通过技术手段,缩短生长周期,一年收获两茬甚至三茬,
水蛭养殖亩产值将会大幅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