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要求改写句子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行、神态、思想 和感情。这种手法又叫“人格化”。其实,拟 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 拟人句的运用形式
(1)把动物拟人化。 蟋蟀在草中弹琴。 (2)把植物拟人化。 小草在秋风中笑弯了腰。 (3)把一般的事物拟人化。 夜空中的星星眨着眼睛,似乎 正在对着你微笑。
改拟人句的方法有:
原句:柳枝在微风中摇摆不定。 增加人的称呼:柳枝姐姐。 改变名词的说法:柳枝的头发。 用人做的事来代替句中的动词:“摇摆不定”改为
04
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我帮你一起找,我找得见。 "
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他帮老班长一起找,他找得见。
8.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
双重否定句:就是否定两次,即表示肯定的意思,但必
须有否定的意义在里面。(双重否定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
例如: (1)我不得不承认那个本是我的. 分析:“不得不”就是双重否定
练一练:
01 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他微笑着说,他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02 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贝多芬说,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03 王老师说:“我要尽自己的力量,让你们健康成长。”
王老师说,他要尽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健康成长。
练一练:
1.那荷花随风飘动,十分好看。
那荷花随风飘动,如同起舞的少女,十分好看。
2.入夜,远远望去,小山村灯火点点。
入夜,远远望去,小山村灯火点点,就像 是星星落在了山村上。
3.下课了,操场上热闹起来了。
下课了,操场上就像砸开了锅一样,热闹起来了。
4.(2)拟人句的改写:
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与人相同,使物具有人一样的
1.画句子主要成分,再扩句。(主语是“春风”,“吹”则是
谓语,主语“谁”的前面可以加词,在谓语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词前面也 可以加词。即怎样的春风怎样的吹?)
例如:学校开展活动。
(北京市的)学校(积极)开 展,(遵守交通规则的宣传)活 动。
2.先提问,再扩句。(“学校”,可以提问:谁的学校?
哪里的学校?什么样的学校?“开展”,可以提问:怎样开 展?“活动”,又可以提问:什么样的活动?)
改: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 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就像 海边上的浪花。
例: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 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改: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 这就是真理。
3.(1)扩写下面的句子:
队伍走过天安门城楼。
(整齐的)队伍(精神抖擞地)走过( 雄 伟的)天安门城楼。
例如:春风吹。
(和煦的)春风(温暖地)吹 着。
6.爷爷(虽然)年纪很大了,(但是) 记忆力很强。
6.第三人称转述句的改写
第三人称转述句的改法: 1、标点符号的改变: 引述句(第一人称)改为转述句 (第三人称转述),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 。
2、人称的变化 (1).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 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2).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第二人称 (“你”)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 (“我”)。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 但遇到课文上的句子,就要写上课文里的人物.
2、(1)反问句改陈述句
①去掉反问词和语气词:"难道……吗?”或 "怎么(能)……呢?”;
②把”?“改成”。“; ③把原句的意思反过来,即(有“不”去
“不”,没“不”加“不”)! ④检查修改后的句子应与原句意思一样。
2(、2)陈(1述)陈句改述反句问改句 反问句
①加上反问词和语气词:"难道……吗?”或"怎么 (能)……呢?”;
1.“把”字句与“被”字句。
1.妈妈,晚饭我已经烧好了。 “把”字句: “被”字句: 2.水手从河底捞上了铁牛。 “把”字句: “被”字句:
2.陈述句与反问句。
1.陈述改反问: 这个真实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
这个真实的故事怎能不使我深受感动?
2.反问改陈述 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
那条街很热闹。
那欢乐的叫喊声,都 快把树枝上的积雪震 落下来了。
指出下面的句子各用了哪 种修辞方法。
1、同志们,我们能赶走 敌人,夺回阵地,难道我 们就不能吃掉这个苹果吗?
→(反问)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
落九天。→夸张
3、天上的星星怕冷似地钻进厚
厚的云絮里。 →拟人 4、是悔恨吗? 不知道。→设问
5、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 高,最后简直成了天空中闪烁的 星星。→比喻
又……又……
一会儿……一会儿…… 并列关系:
那么……那么……
既……又……
学会使用关联词:
不仅……不仅…… 不光……还…… 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 不只……也……
学会使用关联词:
虽然……但是…… 转折关系: 虽然……可是……
尽管……还……
学会使用关联词:
倘若……就……
即使……也…… 假设关系:
“跳舞”。 顺口溜:动物植物拟人化,
拟人修改不用怕, 增加人称改名词, 人的行为代动词。
练一练,辨一辨:
例:树叶哗啦啦地响。 1.树叶在空中飞翔,哗啦啦地响。 没体现“人”的特点的词语。 2.树叶像糖果包装纸一样哗啦啦地响。 改成了比喻句 3.树叶像可爱的小姑娘一样快乐地歌唱。
4.可爱的树叶快乐地唱歌。(拟人句)
如果……就……
要是……就……
学会使用关联词:
除非……才……
无论……都…… 条件关系:
只要……就……
只有……才……
学会使用关联词:
不是……而是……
要么……要么…… 选择关系:
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
学会使用关联词:
因为……所以…… 既然……就…… 因果关系: ……因此…… 之所以……是因为……
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缩写后是“五星红旗飘扬。”或“红旗飘 扬。”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缩写后是“敦煌莫高窟是宝库。”或“莫高窟是宝库。”
例:清晨,校园里传来琅 琅的读书声。
缩句:校园里传来读书声。
彭总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 脸色不好看了。
4.(1)比喻句的改写: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
这句话的原意为:我承认那个本是我的。
(2)幼儿园的小朋友没有一个不喜欢王老师。 “没有一个…不” 就是双重否定词 这句话的原句为: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喜欢王老师。
双重否定句改法:
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的用词的一些方法 1.表示判断。“是”“了”用“谁也不能否认”
引述句第一人称改为转述句第三人称转述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按要求改写句子
拟人: 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
己呀:青松作衫,白桦 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忽然有个蜘蛛慢慢地 爬过来,想把苍蝇当做 一顿美餐.
排比: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 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 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昨天晚上下的这场大雨真是一场及时雨啊!
应缩写成:这场大雨真是及时雨啊!
这样缩句才能使原句和缩写后的句子在情感和语气等方面保持一致。
9、特定词组的缩写
很多句子里面是特定词组或专用名词,这样的句子缩写的时候还有 一定的争议,看情况而定。如“五星红旗”可以保留愿意,最多可以缩 写成“红旗”,而不能再缩写成“旗”。也有的人认为两个字的修饰可 以去掉,一个字的不可以去。
3.(2)缩写下面的句子:
少先队员应该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
少先队员继承革命传统。
缩写句子方法
1、抓住主干来缩简
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 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 来。”这句话就是讲“什么”——“铁球”,“怎么样?”——“落 下来”。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
练一练:
1 雨滴落在雨伞上 。
1.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船头溅起浪花。 2
2.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 3 风儿吹着大地。 3.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秋天到了,树上都是金红的果子。 4
4.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5.学会使用关联词:
物。即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明的事物。(以甲事物来比拟乙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 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句子的形式:本体+喻词+喻体。 比喻词:“······像······”、“······好像······”、“······如同······”、“······宛 如······”、“······仿佛······”、“······像······似的······”、“······像······一样”、 “好比”、“是”、 “变成”等。 顺口溜: 比喻手法真形象,本体喻体比喻词。 本体喻体性不同,本体喻体有相 似。 修改句子睁大眼,首先本体来找出。 接着比喻词添加,好像同仿佛似的。 成了变成是构成,喻体确定由本体。 比喻的条件: 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如:他长得像他爸爸。(不是比喻句) 露似珍珠月似弓。(比喻句)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如:云像棉花。
6、天上的云,有的像羽毛,轻 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 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 羊群,悠闲自在地来来去去……
→比喻、排比
按要求改写句子的类型:
1.“把”字句与“被”字句。 2.陈述句与反问句。 3.扩句与缩句 4.比喻、拟人 5.用关联词连句 6.第三人称转述句 7.肯定与双重否定 8.修改病句。
填写恰当的关联词:
1.江姐(宁可)牺牲自己,(也不)讲 出底下党员的名单。
2.盲人叔叔(虽然)双目失明,(但是) 照样锻炼身体。
3.(只要)是对集体有益的我们(就) 应该积极认真去做。
填写恰当的关联词:
4.(如果)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我们(就)能改正缺点。
5.北京的立交桥(不仅)坚固,(而且) 美丽。
如“海力布着急地没办法。”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 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
5、数量词语照样删
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这句话缩 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6、删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组
例如: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进步。
桂林太秀了,庐山太俊了, 泰山太尊了,黄山太贵了—— 它们已经“家”化了。
反问: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 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 服呢?
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
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又 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设问:
谁使长征胜利的呢? 是共产党。
谁是我们最亲的人呢? 是妈妈。
夸张: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 蒙磅礴走泥丸。
如果把“没有”或“不”去掉,就变成“我找到包”“我相信鬼话”,和原句 的意思大相径庭,就大错特错了。
8、句子中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和宾语后面的“啊、吗、呀、呢” 等语气词要保留
如果去掉这些词语可能会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
如:大家一起登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城。 应缩写成:大家登上了长城。
②把”。“改成”?“;
③把原句的意思反过来,即(有“不”去“不”, 没“不”加“不”)!
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成否 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反之,将否定词 改成肯定词
④检查修改后的句子应与原句意思一样。
例:我的心情不能平静。 改:我的心情怎么能平静呢? 1、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改:难道海上日出不是伟大的 奇观吗?
2、我国体育健儿在悉尼奥运会 上夺得28枚金牌的捷报传来, 全国人民欢欣鼓舞。
改:我国体育健儿在悉尼奥运 会上夺得28枚金牌的捷报传来, 难道全国人民不欢欣鼓舞吗?
1、少先队员怎么能怕困难呢? 改:少先队员不能怕困难。
2、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 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 海边上的浪花吗?
应缩短成:我们取得了进步。
这句话中,“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是用来强调在怎样的条件下“我们”才取 得进步,可以删掉。
7、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否则有可能 颠倒句子的原意。
如: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 应该缩成:我没有找到包。
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ຫໍສະໝຸດ 。应缩写成:我不相信鬼话。
2、“的”前修饰都删去
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 “美丽的”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蝴蝶飞走了。”
3、“地”前限制要删去
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 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这句话就缩写为“人们呼喊起来。”
4、“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