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导学案:10.2我们与法律同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19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政治科第四
单元导学案(教师版)
主备人:_______ 审核人:______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 日期:_____
课题10.2我们与法律同行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依法办事的原因、定义以及怎样依法办事;懂得要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定义及作为青少年应怎样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知道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2.明白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懂得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
3.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律信仰,学会依法办事。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教学难点:树立法律信仰。
三、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等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时间:1课时
六、学习过程:
(一)自学过程
1、法律的功能是什么?法律的功能的实现靠什么?
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法律的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什么是依法办事?
依法办事就是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3、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
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
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4、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二)检测练习
1、当公民受到不法侵害时,最佳方法是( B )
A.逆来顺受,忍气吞声B.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
C.采取一切手段进行报复D.积极找侵害者进行论理
2、在法律活动课模拟表演中,“德先生”对“法博士”说:“没有你的帮助,治理国家有时我有心无力。
”“法博士”回答:“没有你的支持,有时我也鞭长莫及。
”这段对话表明( D )
①法律即道德,道德即法律②道德与法律相互制约、相互限制
③法律体现并维护道德④道德补充法律的不足,并促进法律贯彻实施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3、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在于(B )
A.学校保护
B.家庭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4、我国首次把“尊重和保护人权”写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这表明( D )
A.公民的政治权利进一步扩大
B.对违法犯罪人员减轻处罚
C.开始尊重和保护公民权利
D.法制建设不断完善
5、关于违法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
B.所有犯罪都是违法行为
C.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
D.违反道德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三)能力提升
问题:怎样才能培养守法精神,做一名知法守法的好学生?
答案:第一要学法懂法,了解法律基本要求,理解法律的基本精神;第二要自觉遵守法律,按法律的要求办事,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第三要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敢于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
【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