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时,摔盆子是什么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葬礼时,摔盆子是什么意思?
在山东许多城市,家中的老人去世,出殡的那一天里,通常要由家中的长子举行“摔老盆”仪式,就是把一个泥制或陶制的圆口、平底的盆子,高举过头顶,用力摔碎……那么,这个习俗是什么意思呢?
1、祭祀双亲的奏乐风俗源自周礼
我们如今的许多习俗,追根溯源多数来自周礼,比如祭祀双亲时要奏乐就是其中之一。
在《礼记》的祭义篇里,提倡孝子祭祀双亲时,要备齐祭品,要斋戒、沐浴。
献祭时要“序其礼乐”,要根据规定奏起音乐。
为什么周礼规定祭祀双亲要奏乐呢?这其实来自古人对音乐的理解,他们认为音乐之声可上达天廷,是活着的人与死去亲人心灵沟通的途径,是敬事神明的一种渠道,是表达孝心的虔诚行为。
2、贵族有钟鼓之乐,平民有击缶之声
在祭祀双亲鸣奏乐曲中,贵族通常使用钟鼓等礼器,平民用什么呢?答案是:击缶!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中,就有万人击缶的壮观场面。
缶,是一种盛水或盛酒的容器,通常是泥制、陶制的。
《毛诗》记载,击缶而歌曾广泛流行于秦国,“秦人鼓之以节歌
也”。
秦人勇悍好斗,酒后常高歌一曲,用筷子击打盛酒的缶。
平民没有钟鼓,只能击缶打拍子,对此《淮南子》有记载,“夫穷乡之社,扣瓮拊瓶相和而歌,自以为乐”。
3、庄子鼓盆而歌,摔老盆由此发端
击缶怎么变成摔老盆呢?说起来跟庄子有关。
据载,庄子的妻子死后,庄子“箕踞鼓盆而歌”。
6个字表达庄子的形象:岔着双腿,如同簸箕一样坐着,一边击缶一边歌唱。
《尔雅》解释“盎谓之缶”,盎就是缶,同时又被称为“盆”。
庄子的鼓盆而歌,也就是击缶而歌。
虽然他没有摔盆子,但他祭祀亲人的此举被民间所接受了。
《隋书》记载,三苗的后裔羌人,部落里的人年满80而死的,亲戚不哭;如果没有达到这个岁数,“共悲哭之”,并用琵琶、笛子、击缶为乐举行祭祀。
4、老盆子的含义还有哪些
由祭祀时击缶演变成摔老盆,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平民没钱买不起钟鼓,更请不来乐队,如何表达悲伤之情,同时合乎礼仪呢?没错!摔老盆子。
不过,这里的老盆子含义并不单一,而是有多层意思。
其一:摔老盆前要在盆里先烧上一刀纸钱,让走上黄泉路的亲人带上,用来打发阴间的难缠小鬼啥的。
其二:山东人通常把亲人去世称为“老了”,所以摔盆子就变成了摔老盆,突出强调的是一个“老”字。
其三:山东人通常认为,亲人去世后“三天不离家”。
三天出殡时,老盆摔得越碎越好,声音足够大,就是提醒亲人该上路了。
其四:山东部分地区还有在老盆下垫三块石头的习惯,把盆支起来如同过去架锅烧饭。
所以,老盆摔掉后意味着死去亲人也要去阴间生火做饭了。
其五:摔老盆一般由长子主持,老传统认为长子要继承父辈家产、家风,摔老盆意味着父辈伙食已带到另一个世界,长子将要接管家中的事务,负责家族的饭碗生计。
指动济南原创,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