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八章 气体 第3节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课时检测高二物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盾市安家阳光实验学校第3节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随堂检测]
1.(多选)关于理想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理想气体的分子间没有分子力
B.理想气体是严格遵从气体律的气体模型
C.理想气体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没有实际意义
D.实际气体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的情况下,可看成理想气体
解析:选ABD.人们把严格遵从气体律的气体叫做理想气体,故B正确;理想气体分子间没有分子力,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在研究气体的状态变化特点时忽略次要因素,使研究的问题简洁、明了,故A正确,C错误;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时,实际气体可看成理想气体,故D正确.
2.(多选)对一质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发生变化时,体积和压强可以不变
B.温度发生变化时,体积和压强至少有一个发生变化
C.如果温度、体积和压强三个量都不变化,我们就说气体状态不变
D.只有温度、体积和压强三个量都发生变化,我们就说气体状态变化了解析:选BC.p、V、T三个量中,可以两个量发生变化,一个量恒,也可以三个量同时发生变化,而一个量变化,另外两个量不变的情况是不存在的,气体状态的变化就是p、V、T的变化.故B、C说法正确.
3.如图为一质量理想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关系图象,它由状态A经容过程到状态B,再经压过程到状态C.设A、B、C状态对的温度分别为T A、T B、T C,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T A<T B,T B<T C B.T A>T B,T B=T C
C.T A>T B,T B<T C D.T A=T B,T B>T C
解析:选C.由题象可知,气体由A到B过程为容变化,由查理律得
p A
T A
=
p B
T B
,p A>p B,故T A>T B;由B到C过程为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律得
V B
T B
=
V C
T C
,V B<V C,故T B<T C.选项C正确.
4.(多选)一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列哪些过程,其压强有可能回到初始压强( )
A.先容降温,后温压缩
B.先容降温,后温膨胀
C.先容升温,后温膨胀
D.先容升温,后温压缩
解析:选AC.气体先容降温,后温压缩,根据气态方程
pV
T
=C分析可知,气
体的压强先减小后增大,初末状态的压强可能相,故A 正确;气体先容降温,后温膨胀,根据气态方程pV
T =C 分析可知,气体的压强一直减小,其压强不可
能回到初始压强,故B 错误;气体先容升温,后温膨胀,根据气态方程pV
T
=C
分析可知,气体的压强先增大后减小,其压强有可能回到初始压强,故C 正确;
气体先容升温,后温压缩,根据气态方程pV
T
=C 分析可知,气体的压强一直增
大,其压强不可能回到初始压强,故D 错误.
5.(2019·高考卷Ⅲ)如图,一粗细均匀的细管开口向上竖
直放置,管内有一段高度为2.0 cm 的水银柱,水银柱下密封了
一量的理想气体,水银柱上表面到管口的距离为2.0 cm.若将细
管倒置,水银柱下表面恰好位于管口处,且无水银滴落,管内气
体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已知大气压强为76 cmHg ,环境温度
为296 K.
(1)求细管的长度;
(2)若在倒置前,缓慢加热管内被密封的气体,直到水银柱的上表面恰好与管口平齐为止,求此时密封气体的温度.
解析:(1)设细管的长度为L ,横截面的面积为S ,水银柱高度为h ,初始时,设水银柱上表面到管口的距离为h 1,被密封气体的体积为V ,压强为p ;细管倒
置时,气体体积为V 1,压强为p 1.由玻意耳律有
pV =p 1V 1①
由力的平衡条件有
p =p 0+ρgh ② p 1=p 0-ρgh ③
式中,ρ、g 分别为水银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的大小,p 0为大气压强.由题意有
V =S (L -h 1-h )④
V 1=S (L -h )⑤
由①②③④⑤式和题给条件得
L =41 cm.⑥
(2)设气体被加热前后的温度分别为T 0和T ,由盖-吕萨克律有
V T 0=V 1
T
⑦ 由④⑤⑥⑦式和题给数据得
T =312 K .⑧
答案:(1)41 cm (2)312 K [课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理想气体是对实际气体的抽象化模型 B .压强极大的气体也遵从气体律
C .温度极低的气体也是理想气体
D .理想气体实际存在
解析:选A .理想气体是对实际气体的抽象化模型,如同质点,现并不存在,只属于一种理想化模型,A 正确;只要实际气体的压强不是很高,温度不是很低,都可以近似的当成理想气体来处理,理想气体是物理学上为了简化问题而引入的一个理想化模型,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通常状况下,严格遵从气态方程的气体,叫做理想气体,B 、C 、D 错误.
2.如图为伽利略设计的一种测温装置示意图,玻璃管的上端与导热良好的玻
璃泡连通,下端插入水中,玻璃泡中封闭有一量的空气.若玻璃管内水柱上升,
则外界大气的变化可能是( )
A .温度降低,压强增大
B .温度升高,压强不变
C .温度升高,压强减小
D .温度不变,压强减小
解析:选A .外界温度降低,泡内气体体积减小,根据pV
T
=C 知:泡内气体
压强可能减小,液柱上升,内外液柱高度差变大,外界大气压增大,A 项正确;
由pV
T
=C 可知,当T 增大V 减小,则p 一增大,而液柱上升,说明外界大气压增大,B 、C 两项错误;被封闭气体温度不变,液柱升高,气体体积减小,由pV
=C 可知气体压强增大,则外界压强一增大,D 项错误.
3.如图所示描述了封闭在某容器里的理想气体在温度T a 和T b 下的速率分布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a >T b
B .随着温度升高,每一个气体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C .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分子中速率大的分子所占的比例会增加
D .若从T a 到T b 气体的体积减小,气体一从外界吸收热量
解析:选C.由图可知,b 的分子的速率较大的分子数比较多,则b 的分子的
平均动能一比较大,由于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T a <T b .故A 错误;
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是大量分子运动的统计规律,温度升高时,气
体分子中速率大的分子所占的比例会增加,但不是每一个气体分子的速率都增
大.故B 错误,C 正确;从T a 到T b 气体的体积减小,则外界对气体做正功;结
合T a <T b 可知气体的内能增大;而做功与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所以
从T a 到T b 气体的体积减小,气体不一从外界吸收热量.故D 错误.
4.已知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成正比,如图所示的实线为汽缸内一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1到状态2的变化曲线,则在整个过程中汽缸内气体的内能
( )
A .先增大后减小
B .先减小后增大
C .单调变化
D .保持不变
解析:选B .pV
T
为恒量,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pV 乘积,从实线与
虚线(温线)比较可得出,该面积先减小后增大,说明温度T 先减小后增大,而理想气体的内能完全由温度决,所以内能先减小后增大.故选B .
5.已知湖水深度为20 m ,湖底水温为4 ℃,水面温度为17 ℃,大气压强为1.0×105
Pa.当一气泡从湖底缓慢升到水面时,其体积约为原来的(取g =10 m/s 2
,ρ=1.0×103
kg/m 3
)( )
A .12.8倍
B .8.5倍
C .3.1倍
D .2.1倍
解析:选C .对气泡内气体:在湖底处p 1=p 0+ρgh ,V 1,T 1=277 K
在水面时,p 2=p 0,V 2,T 2=290 K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 1V 1T 1=p 2V 2
T 2
代入数据得V 2V 1=p 1T 2
p 2T 1
≈3.1,故C 对.
6.对一质量的理想气体,以下状态变化中可以实现的是( )
A .降低温度时,压强不变,体积增大
B .升高温度时,压强增大,体积减小
C .温度不变时,压强体积都增大
D .升高温度时,体积不变,压强减小
解析:选B .降低温度时,压强不变,根据pV
T =C 知V 减小,故A 错误;升
高温度时,压强增大,根据pV
T =C 知V 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故B 正确;温度
不变时,压强增大,根据pV
T =C 知V 减小,故C 错误;升高温度时,体积不变,
根据pV
T
=C 知压强增大,故D 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
7. (2017·高考卷Ⅲ)如图,一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出发,经过容过程
ab 到达状态b ,再经过温过程bc 到达状态c ,最后经压过程ca 回到初态a .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过程ab 中气体的内能增加
B .在过程ca 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C .在过程ab 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D .在过程bc 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E .在过程ca 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解析:选ABD .ab 过程,气体压强增大,体积不变,则温度升高,内能增加,A 项正确;ab 过程发生容变化,气体对外界不做功,C 项错误;一质量的理想
气体内能仅由温度决,bc 过程发生温变化,内能不变,bc 过程,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律可知气体从外界吸热,D 项正确;ca 过程发生压变化,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B 项正确;ca 过程,气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律可知气体向外界放热,E 项错误.
8.(2018·高考卷 Ⅲ )如图,一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变化到状态b ,其过程如p -V 图中从a 到b 的直线所示.在此过程中( )
A .气体温度一直降低
B .气体内能一直增加
C .气体一直对外做功
D .气体一直从外界吸热
E .气体吸收的热量一直用于对外做功
解析:选BCD.一量的理想气体从a 到b 的过程,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 a V a
T a
=p b V b
T b
可知,T b >T a ,即气体的温度一直升高,选项A 错误;根据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可知气体的内能一直增加,选项B 正确;由于从a 到b 的过程中
气体的体积增大,所以气体一直对外做功,选项C 正确;根据热力学第一律,从a 到b 的过程中,气体一直从外界吸热,选项D 正确;气体吸收的热量一增
加内能,一对外做功,选项E 错误. 9.甲、乙两个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装有质量的同种气体,已知甲、乙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且p 甲<p 乙.则( )
A .甲容器中气体的温度高于乙容器中气体的温度
B .甲容器中气体的温度低于乙容器中气体的温度
C .甲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小于乙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D .甲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乙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解析:选BC .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知,p 甲V 甲T 甲=p 乙V 乙
T 乙
,因为p 甲<p 乙,
且V 甲=V 乙,则可判断出T 甲<T 乙,B 正确;气体的温度直接反映出气体分子的
平均动能的大小,C 正确.
10.如图所示,用活塞把一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汽缸中,用水平外力F 作
用于活塞杆,使活塞缓慢向右移动,由状态①变化到状态②,如果环境保持恒
温,分别用p 、V 、T 表示该理想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气体从状态①变化
到状态②,此过程可用图中的哪几个图象表示( )
解析:选AD .由题意知,由状态①到状态②过程中,温度不变,体积增大,
根据pV
T
=C 可知压强将减小.对A 图象进行分析,p -V 图象是双曲线即温线,
且由①到②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故A 正确;对B 图象进行分析,p -V 图象是直线,温度会发生变化,故B 错误;对C 图象进行分析,可知温度不变,体积
却减小,故C 错误;对D 图象进行分析,可知温度不变,压强是减小的,故体积增大,D 正确.
三、非选择题
11.(2018·高考卷 Ⅰ )如图,容积为V 的汽缸由导热材料制
成,面积为S 的活塞将汽缸分成容积相的上下两,汽缸上部通过细
管与装有某种液体的容器相连,细管上有一阀门K.开始
时,K 关
闭,汽缸内上下两气体的压强均为p 0.现将K 打开,容器内的液体缓慢地流入汽缸,当流入的液体体积为V
8
时,将K 关闭,活塞平衡时其下方气体的体积减小了
V
6
.不计活塞的质量和体积,外界温度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流入汽缸内液体的质量.
解析:设活塞再次平衡后,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为V 1,压强为p 1;下方气体的体积为V 2,压强为p 2.在活塞下移的过程中,活塞上、下方气体的温度均保持不变,由玻意耳律得
p 0V
2
=p 1V 1①
p 0V
2
=p 2V 2②
由已知条件得
V 1=V 2+V 6-V 8=13
24
V ③
V 2=V 2-V 6=V
3
④
设活塞上方液体的质量为m ,由力的平衡条件得
p 2S =p 1S +mg ⑤
联立以上各式得
m =15p 0S 26g .⑥
答案:见解析
12.(2019·高考卷Ⅱ)如图,一容器由横截面积分别为2S 和S 的两个汽缸连通而成,容器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汽缸内壁光滑.整个容器被通过刚性杆连接的两活塞分隔成三,分别充有氢气、空气和氮气.平衡时,氮气的压强和体积分别为p 0和V 0,氢气的体积为2V 0,空气的压强为p .现缓慢地将中部的空气抽出,抽气过程中氢气和氮气的温度保持不变,活塞没有到达两汽缸的连接处,求
(1)抽气前氢气的压强;
(2)抽气后氢气的压强和体积.
解析:(1)设抽气前氢气的压强为p 10,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得 (p 10-p )·2S =(p 0-p )·S ① 得p 10=1
2
(p 0+p ).②
(2)设抽气后氢气的压强和体积分别为p 1和V 1,氮气的压强和体积分别为p 2和V 2.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有p 2·S =p 1·2S ③ 由玻意耳律得
p 1V 1=p 10·2V 0④ p 2V 2=p 0V 0⑤
由于两活塞用刚性杆连接,故
V 1-2V 0=2(V 0-V 2)⑥
联立②③④⑤⑥式解得 p 1=12p 0+14p ⑦
V 1=4(p 0+p )V 0
2p 0+p
.
答案:(1)12(p 0+p ) (2)12p 0+14p 4(p 0+p )V 0
2p 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