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检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实验原理
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羰基、羟基等结构可与金属盐 类试剂如铝盐、铅盐等生成有色配合物,可用于定量分 析。
三、仪器与试剂
UV-1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 石英比色皿(一对) 5% NaNO2溶液 10% Al(NO3)3溶液 NaOH试液 芦丁对照品 槐花药材 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实验一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的性能检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性能的检验方法 2、学会UV1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对分光光度计进行性能检查,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
三、仪器与试剂
UV-1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 石英比色皿(一对) 擦镜纸 蒸馏水 6mg/100ml K2Cr2O7溶液 0.002mol/mol KMnO4溶液
测定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 各10μ 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芍药苷(C23H28O11)不得少于1.8%。
五、思考题
1.外标一点法的主要误差来源是什么? 2.紫外检测器的优缺点是什么?
实验八、气相色谱仪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 2. 了解气相色谱仪的结构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仪器条件 聚乙二醇(PEG)-20M毛细管柱(柱长30m、内 径0.25mm、膜厚度0.25 μm),柱温160℃。
313nm、350nm
分别测定 K2Cr2O7溶液吸光度并计算吸收系数
与下表规定的 吸收系数比较
若相对偏差在1%以内
说明
仪器符合使用要求
波长/nm
235
吸收系数
123.0~126.0
257
142.8~146.2
313
47.0~50.3
350
105.5~108.5
五、思考题
1、同种比色皿透光度的差异对测定有何影响? 2、检查分光光度计的重复性对测定有什么实际意义?
三、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1. 洗板 选取板面平整的玻璃板,洗净后 放置在干净、平整的台面上,阴干备用。
2.匀浆 将吸附剂1份(3.0g)和 水3份在研钵中向同一方向研磨混合 均匀。
3.铺制 将已调制好的吸附剂匀浆倒至玻璃板的 一端,用研棒将匀浆引到玻板的各个边缘,轻轻震 动,使吸附剂均匀铺开成一薄层。置水平台上阴干。
二、实验原理
气相色谱法是采用气体作流动相(载气) 流经色谱柱进行分离分析的方法。主要由 气源部分、进样部分、色谱柱、柱温箱、 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三、仪器与试剂
岛津GC-2014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 樟脑对照品溶液 试剂均为A.R纯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一)启动GC-2014气相色谱仪 (二)参数的设定 (三)打开N2000色谱工作站 (四)运行GC-2014气相色谱仪 (五)进样
六、思考题
1.分光光度法有哪些影响因素? 2.试述标准曲线法的优点。
实验四、薄层板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掌握薄层板的制板方法。
二、仪器与试剂
天平(0.1g) 研钵 玻璃板 10 cm×20cm CMC-Na水溶液 (3‰) 蒸馏水 薄 洋层 化层 工析 厂用)硅胶GF254(青岛海
时的吸光度。
即
E1% 1cm
A C 1
三、仪器与试剂
UV-1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石英比色皿(一对) 95%乙醇(A.R) 0.005%丹皮酚对照品溶液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丹皮酚对照品 95%乙醇溶解 摇匀 精密吸取5ml
10mg
定容至10ml
置
95%乙醇定容
100ml量瓶
作为母液备用
A
0.4
0.2
0
500
800
λ (nm)
3、重复性的检查
以0.02mol/L的H2SO4为空白
在257nm处 测定
同一K2Cr2O7溶液的T,连续测定7次 求出极差
若极差<0.5%
仪器的重复性符合 使用要求
4.吸收值准确度的检查
以0.02mol/L的H2SO4为空白 λ=235nm、257nm
(T=100%)
2.采用外标一点法进行含量测定。
三、仪器与试剂
L-2000液相色谱仪(L-2400紫外检测器) C18反相键合色谱柱(250 mm×4.6 mm) 微量进样器(25μl) 芍药苷对照品;赤芍药材 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色谱条件 C18反相键合色谱柱; 流动相: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 (40∶65); 检测波长为230nm。
(二)安装色谱柱
按色谱柱标示意流液方向安装好色谱柱。
(三)液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
1.启动液相色谱仪
2.排除管道内空气 3.泵流速的设定 4.检测器波长的设定 5.打开T2000P色谱工作站
6.色谱柱预平衡 7.进样
8.数据采集完毕后,点击停止进样
9.点击“再处理”和“报告”图标对图谱进行再处 理,出报告图
10.实验完毕后冲洗色谱柱
11.关闭工作站,关闭输液泵电源,关闭检测器电源、 关闭仪器电源
练习液相色谱仪使用的色谱条件、样品溶液和 进样量
色谱条件 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 固定相:C18反相键合色谱柱;
检测波长为254nm; 流速:1ml/min。 样品溶液 含苯、甲苯、萘浓度分别为
0 0.00
0.05
0.10
浓度(mg/ml)
0.15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槐花粗粉1g 置 索氏提取器中 加 乙醚 加热回流至
精密称定
提取液无色
放冷 加 甲醇90ml 加热回流至 移至 100ml量瓶中
弃乙醚液
提取液无色
甲醇少量多次洗涤容器 加甲醇至刻度 摇匀
洗液并入量瓶中
精密吸取 10ml
置 100ml量瓶中 加水至刻度,摇匀 即得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五氧化二磷干燥36小时的芍药苷
对照品适量,加甲醇配制成每1ml含0.5mg的 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粗粉约0.5g,精密 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 称定重量,浸泡4小时,超声处理20分钟,放 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 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1、比色皿的配对性
蒸馏水
分别 注入
两个比色皿 λ=440nm
以一个比色皿
测定
为空白(T1=100%)
另一个比色皿的T2
ΔT=T1-T2
ΔT<0.5% 两个比色皿配对 ΔT>0.5% 两个比色不配对,应进行校正
2、波长精度的检查
测定
以蒸馏水为空白
KMnO4溶液的吸收曲线
若测得的最大吸收波长在525±1nm以内 说明 仪器波长精度符合使用要求
(六)待数据采集完毕后,点击停止采集; (七)待样品分析结束后,在离线处理数 据,察看数据报告,打印报告。 (八)关机
附: 练习气相色谱仪使用的色谱条件、样品 溶液和进样量
色谱条件:聚乙二醇(PEG)-20M毛细管 柱(柱长30m,内径0.25mm,膜厚度 0.25µm);柱温为160℃。
至5ml
加 5% NaNO2 摇匀 加 10% Al(NO3)3 摇匀 加
1ml
放置6min
1ml
放置6min
NaOH试液 加水至刻度 10ml 摇匀,放置15min
λ=500nm
测定吸光度(A)
以相应试剂为空白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1.2
吸
光
0.8
度
0.4
y = 8.8x - 0.0098 r = 0.9996
4.活化 将阴干的薄层板至于110℃ 烘箱中活化30分钟,置于有干燥器中 备用。
四、思考题
1.薄层板的铺制过程中应 注意哪些问题?
实验五 薄层色谱定性分 析
(五味子的定性鉴别)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薄层色谱的定性分析方法。
2. 熟悉薄层板的点样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中药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为其主要有 效成分之一,为了更好的进行定性鉴别, 选用五味子甲素对照品和五味子对照药 材进行对照,根据相同的组分在相同的 条件下,应该有相同的颜色和比移值来 作为定性鉴别的依据。
1μg/ml的甲醇溶液。 进样量 :10μl。
四、思考题
流动相在洗脱前为何要进行脱气?
实验七、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及定量分 析—中药赤芍中芍药苷的定性鉴别和
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性 及定量分析。
2.巩固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采用与已知化合物对照,对组分进行定 性分析。
◆利用气相色谱进行定量分析时,主要采用内标法 进行定量,以消除由于进样和仪器稳定等原因造 成的误差。
三、仪器与试剂
岛津GC-2014气相色谱仪(FID); 10μl 微量进样器; 内标物:萘; 樟脑对照品; 混合样品溶液(由樟脑、冰片和薄荷脑组成); 其余试剂均为A.R纯;
五、思考题
1.如何克服薄层展开过程中的边 缘效应?引起边缘效应的因素有 哪些?
实验六、高效液相色谱仪 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 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结构
高效液相流程图
1 溶剂贮器,2 泵,3 流量与速度检测装置, 4 进样阀,5 预柱(保护柱),6 分离柱(色谱柱), 7 检测器,8 数据记录及处理系统,9 废液瓶
2.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取五味子 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 溶液。
3.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五味子甲 素对照品,加三氯甲烷制成每ml
4. 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点于同一硅胶
GF254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 -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 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 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 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 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二、仪器与试剂
L-2000液相色谱仪(L-2400紫外检测器) C18反相键合色谱柱(250 mm×4.6 mm) 微量进样器(25μl) 过滤器(0.45μm)及脱气装置 苯、甲苯、萘 甲醇(色谱纯) 重蒸馏水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流动相的预处理
1.过滤流动相,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滤膜。 2.对抽滤后的流动相进行超声脱气10-20分钟。
母液中丹皮酚的含量为0.005%
1、吸收曲线的测绘
精密吸取母液1ml 置 10ml量瓶 95%乙醇定容 以95%乙醇为空白,进行光谱扫描,得到吸收曲线图。
2、吸收曲线的测绘
利用上述溶液,在274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并计算 百分吸收系数。
实验三
分光光度法测定槐花中 总黄酮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
样品溶液 樟脑对照品溶液。
进样量 :1μl。
五、 思考题 使用气相色谱仪时,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实验九、气相色谱法定性及定量分析——樟脑、冰 片和薄荷脑混合样品中樟脑的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熟悉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定性分析
二、实验原理
◆实际工作中,在已知待测组分的情况下,得到的 气相色谱图可以借助对照品加以对照,利用保留 值进行定性。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芦丁对照品 置 25ml量瓶中 加甲醇,水浴使溶解
50mg
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摇匀
精密吸取 置 100ml量瓶中 加水至刻度,摇匀 10ml
即得(每1ml中含无水芦丁0.2mg)
2、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 分别置 0、1、2、3、4、5ml
25ml量瓶中 各加H2O
4、样品的测定
置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3ml
25ml量瓶中
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
自“加水至5ml” 起
依法测定吸光度
从标准曲线上求出供试品溶液中芦丁的重量,即得
槐花中含总黄酮以无水芦丁(C27H30O16)计, 不得少于8.0%。
五、注意事项
1、对照品和样品应同时显色 2、显色剂加入的顺序、加入量和显色时间要正确
五味子植株
五味子药材
三、仪器与试剂
定量毛细管 已制备好的薄层板(硅胶GF254 ) 展开缸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五味子粉末
对照品
定量毛细管
双槽展开缸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1.供试品液的制备:取五味子粉末 1g,加三氯甲烷20ml,加热回 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 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为 供试品液。
实验二
吸收曲线的测绘及 吸收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测绘吸收曲线的方法 2、学会测定吸收系数
二、实验原理
1、若溶剂固定不变,化合物吸收曲线所出现的λmax、 λmin或λ(S)为一定值,且数目也一定,为鉴别化合物提 供了有力的证据。
2、百分吸收系数是指当溶液浓度为1%,液层厚度为1cm
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羰基、羟基等结构可与金属盐 类试剂如铝盐、铅盐等生成有色配合物,可用于定量分 析。
三、仪器与试剂
UV-1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 石英比色皿(一对) 5% NaNO2溶液 10% Al(NO3)3溶液 NaOH试液 芦丁对照品 槐花药材 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实验一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的性能检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性能的检验方法 2、学会UV1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对分光光度计进行性能检查,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
三、仪器与试剂
UV-1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 石英比色皿(一对) 擦镜纸 蒸馏水 6mg/100ml K2Cr2O7溶液 0.002mol/mol KMnO4溶液
测定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 各10μ 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芍药苷(C23H28O11)不得少于1.8%。
五、思考题
1.外标一点法的主要误差来源是什么? 2.紫外检测器的优缺点是什么?
实验八、气相色谱仪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 2. 了解气相色谱仪的结构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仪器条件 聚乙二醇(PEG)-20M毛细管柱(柱长30m、内 径0.25mm、膜厚度0.25 μm),柱温160℃。
313nm、350nm
分别测定 K2Cr2O7溶液吸光度并计算吸收系数
与下表规定的 吸收系数比较
若相对偏差在1%以内
说明
仪器符合使用要求
波长/nm
235
吸收系数
123.0~126.0
257
142.8~146.2
313
47.0~50.3
350
105.5~108.5
五、思考题
1、同种比色皿透光度的差异对测定有何影响? 2、检查分光光度计的重复性对测定有什么实际意义?
三、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1. 洗板 选取板面平整的玻璃板,洗净后 放置在干净、平整的台面上,阴干备用。
2.匀浆 将吸附剂1份(3.0g)和 水3份在研钵中向同一方向研磨混合 均匀。
3.铺制 将已调制好的吸附剂匀浆倒至玻璃板的 一端,用研棒将匀浆引到玻板的各个边缘,轻轻震 动,使吸附剂均匀铺开成一薄层。置水平台上阴干。
二、实验原理
气相色谱法是采用气体作流动相(载气) 流经色谱柱进行分离分析的方法。主要由 气源部分、进样部分、色谱柱、柱温箱、 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三、仪器与试剂
岛津GC-2014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 樟脑对照品溶液 试剂均为A.R纯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一)启动GC-2014气相色谱仪 (二)参数的设定 (三)打开N2000色谱工作站 (四)运行GC-2014气相色谱仪 (五)进样
六、思考题
1.分光光度法有哪些影响因素? 2.试述标准曲线法的优点。
实验四、薄层板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掌握薄层板的制板方法。
二、仪器与试剂
天平(0.1g) 研钵 玻璃板 10 cm×20cm CMC-Na水溶液 (3‰) 蒸馏水 薄 洋层 化层 工析 厂用)硅胶GF254(青岛海
时的吸光度。
即
E1% 1cm
A C 1
三、仪器与试剂
UV-1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石英比色皿(一对) 95%乙醇(A.R) 0.005%丹皮酚对照品溶液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丹皮酚对照品 95%乙醇溶解 摇匀 精密吸取5ml
10mg
定容至10ml
置
95%乙醇定容
100ml量瓶
作为母液备用
A
0.4
0.2
0
500
800
λ (nm)
3、重复性的检查
以0.02mol/L的H2SO4为空白
在257nm处 测定
同一K2Cr2O7溶液的T,连续测定7次 求出极差
若极差<0.5%
仪器的重复性符合 使用要求
4.吸收值准确度的检查
以0.02mol/L的H2SO4为空白 λ=235nm、257nm
(T=100%)
2.采用外标一点法进行含量测定。
三、仪器与试剂
L-2000液相色谱仪(L-2400紫外检测器) C18反相键合色谱柱(250 mm×4.6 mm) 微量进样器(25μl) 芍药苷对照品;赤芍药材 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色谱条件 C18反相键合色谱柱; 流动相: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 (40∶65); 检测波长为230nm。
(二)安装色谱柱
按色谱柱标示意流液方向安装好色谱柱。
(三)液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
1.启动液相色谱仪
2.排除管道内空气 3.泵流速的设定 4.检测器波长的设定 5.打开T2000P色谱工作站
6.色谱柱预平衡 7.进样
8.数据采集完毕后,点击停止进样
9.点击“再处理”和“报告”图标对图谱进行再处 理,出报告图
10.实验完毕后冲洗色谱柱
11.关闭工作站,关闭输液泵电源,关闭检测器电源、 关闭仪器电源
练习液相色谱仪使用的色谱条件、样品溶液和 进样量
色谱条件 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 固定相:C18反相键合色谱柱;
检测波长为254nm; 流速:1ml/min。 样品溶液 含苯、甲苯、萘浓度分别为
0 0.00
0.05
0.10
浓度(mg/ml)
0.15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槐花粗粉1g 置 索氏提取器中 加 乙醚 加热回流至
精密称定
提取液无色
放冷 加 甲醇90ml 加热回流至 移至 100ml量瓶中
弃乙醚液
提取液无色
甲醇少量多次洗涤容器 加甲醇至刻度 摇匀
洗液并入量瓶中
精密吸取 10ml
置 100ml量瓶中 加水至刻度,摇匀 即得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五氧化二磷干燥36小时的芍药苷
对照品适量,加甲醇配制成每1ml含0.5mg的 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粗粉约0.5g,精密 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 称定重量,浸泡4小时,超声处理20分钟,放 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 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1、比色皿的配对性
蒸馏水
分别 注入
两个比色皿 λ=440nm
以一个比色皿
测定
为空白(T1=100%)
另一个比色皿的T2
ΔT=T1-T2
ΔT<0.5% 两个比色皿配对 ΔT>0.5% 两个比色不配对,应进行校正
2、波长精度的检查
测定
以蒸馏水为空白
KMnO4溶液的吸收曲线
若测得的最大吸收波长在525±1nm以内 说明 仪器波长精度符合使用要求
(六)待数据采集完毕后,点击停止采集; (七)待样品分析结束后,在离线处理数 据,察看数据报告,打印报告。 (八)关机
附: 练习气相色谱仪使用的色谱条件、样品 溶液和进样量
色谱条件:聚乙二醇(PEG)-20M毛细管 柱(柱长30m,内径0.25mm,膜厚度 0.25µm);柱温为160℃。
至5ml
加 5% NaNO2 摇匀 加 10% Al(NO3)3 摇匀 加
1ml
放置6min
1ml
放置6min
NaOH试液 加水至刻度 10ml 摇匀,放置15min
λ=500nm
测定吸光度(A)
以相应试剂为空白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1.2
吸
光
0.8
度
0.4
y = 8.8x - 0.0098 r = 0.9996
4.活化 将阴干的薄层板至于110℃ 烘箱中活化30分钟,置于有干燥器中 备用。
四、思考题
1.薄层板的铺制过程中应 注意哪些问题?
实验五 薄层色谱定性分 析
(五味子的定性鉴别)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薄层色谱的定性分析方法。
2. 熟悉薄层板的点样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中药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为其主要有 效成分之一,为了更好的进行定性鉴别, 选用五味子甲素对照品和五味子对照药 材进行对照,根据相同的组分在相同的 条件下,应该有相同的颜色和比移值来 作为定性鉴别的依据。
1μg/ml的甲醇溶液。 进样量 :10μl。
四、思考题
流动相在洗脱前为何要进行脱气?
实验七、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及定量分 析—中药赤芍中芍药苷的定性鉴别和
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性 及定量分析。
2.巩固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采用与已知化合物对照,对组分进行定 性分析。
◆利用气相色谱进行定量分析时,主要采用内标法 进行定量,以消除由于进样和仪器稳定等原因造 成的误差。
三、仪器与试剂
岛津GC-2014气相色谱仪(FID); 10μl 微量进样器; 内标物:萘; 樟脑对照品; 混合样品溶液(由樟脑、冰片和薄荷脑组成); 其余试剂均为A.R纯;
五、思考题
1.如何克服薄层展开过程中的边 缘效应?引起边缘效应的因素有 哪些?
实验六、高效液相色谱仪 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 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结构
高效液相流程图
1 溶剂贮器,2 泵,3 流量与速度检测装置, 4 进样阀,5 预柱(保护柱),6 分离柱(色谱柱), 7 检测器,8 数据记录及处理系统,9 废液瓶
2.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取五味子 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 溶液。
3.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五味子甲 素对照品,加三氯甲烷制成每ml
4. 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点于同一硅胶
GF254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 -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 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 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 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 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二、仪器与试剂
L-2000液相色谱仪(L-2400紫外检测器) C18反相键合色谱柱(250 mm×4.6 mm) 微量进样器(25μl) 过滤器(0.45μm)及脱气装置 苯、甲苯、萘 甲醇(色谱纯) 重蒸馏水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流动相的预处理
1.过滤流动相,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滤膜。 2.对抽滤后的流动相进行超声脱气10-20分钟。
母液中丹皮酚的含量为0.005%
1、吸收曲线的测绘
精密吸取母液1ml 置 10ml量瓶 95%乙醇定容 以95%乙醇为空白,进行光谱扫描,得到吸收曲线图。
2、吸收曲线的测绘
利用上述溶液,在274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并计算 百分吸收系数。
实验三
分光光度法测定槐花中 总黄酮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
样品溶液 樟脑对照品溶液。
进样量 :1μl。
五、 思考题 使用气相色谱仪时,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实验九、气相色谱法定性及定量分析——樟脑、冰 片和薄荷脑混合样品中樟脑的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熟悉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定性分析
二、实验原理
◆实际工作中,在已知待测组分的情况下,得到的 气相色谱图可以借助对照品加以对照,利用保留 值进行定性。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芦丁对照品 置 25ml量瓶中 加甲醇,水浴使溶解
50mg
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摇匀
精密吸取 置 100ml量瓶中 加水至刻度,摇匀 10ml
即得(每1ml中含无水芦丁0.2mg)
2、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 分别置 0、1、2、3、4、5ml
25ml量瓶中 各加H2O
4、样品的测定
置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3ml
25ml量瓶中
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
自“加水至5ml” 起
依法测定吸光度
从标准曲线上求出供试品溶液中芦丁的重量,即得
槐花中含总黄酮以无水芦丁(C27H30O16)计, 不得少于8.0%。
五、注意事项
1、对照品和样品应同时显色 2、显色剂加入的顺序、加入量和显色时间要正确
五味子植株
五味子药材
三、仪器与试剂
定量毛细管 已制备好的薄层板(硅胶GF254 ) 展开缸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五味子粉末
对照品
定量毛细管
双槽展开缸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1.供试品液的制备:取五味子粉末 1g,加三氯甲烷20ml,加热回 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 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为 供试品液。
实验二
吸收曲线的测绘及 吸收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测绘吸收曲线的方法 2、学会测定吸收系数
二、实验原理
1、若溶剂固定不变,化合物吸收曲线所出现的λmax、 λmin或λ(S)为一定值,且数目也一定,为鉴别化合物提 供了有力的证据。
2、百分吸收系数是指当溶液浓度为1%,液层厚度为1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