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动”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动”起来
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观,但还有相当部分老师仍
处在新课程实施的迷惘阶段,目前尤溪县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如何构建一个具有本土教学生态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对尤溪县思想品德学科的发展及提
升有着重大、深远的意义。
为此,我校政治教研组在积极探究尤溪县初中思想品德“五学”课
堂教学模式中,极力转变学生原有的单一学习方式,让学生做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教师要学会“放手”,相信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中给学生提供思维与展示的平台
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说:“学习的天敌是依赖,教师的悲哀是包办。
”教师要学会放手,放
学生自己走,学生有了自主的权利便会有自强的能力。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对自已的学生放心,相信他们是观察敏锐、想象力丰富、触类旁通、方法独到、见解卓越的学生。
因此初中
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站位关系,把自已变成“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
或“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同时多用欣赏、鼓励的目光关注学
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在课堂中我总是及时将学生的回答归纳并点评,不去刻意重述自己的观点,让学生觉得自己的表现得到老师尊重与认可,这样有助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
当学生回
答偏离我的设想时,我总是对学生说“你们听听老师的分析如何”,让学生觉得我是在与他们
交换意见,而不是高高在上传授知识。
这样有助于在课堂中形成平等、和谐的民主氛围,有
利于学生“动”起来。
同时,我们在课外也应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可以立足教材,为学生
提供可供参考的杂志、书籍的目录,指导有关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方法。
二、教师提问时应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氛围之所以不够活跃,是因为学生的惰性思想在作怪,他们在教师提问时
总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老师不会那么巧提问自已,故不主动去思考及回答问题。
为此,我要
求学生轮流在每节课前三分钟至五分钟进行新闻简要报道,这既有利于时政教育与初中思想
品德课教学机会结合起来,让学生及时关注国内外大事,储备起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有助
于提升学生的搜集材料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这一活动形式来感受劳动的快乐。
要面向全体学生,还应取消传统的点名提问,采取整组顺延发言,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
替多数学生活动。
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或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
认识水平,问题的难度要适中。
设问难度大了,效果不理想,而且可能造成部分同学望而却步,这样就会变成少数学生的“专利”,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失去兴趣了。
只有做到人人都参与,让所有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使人人都在参与中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初中思想品德课才有活力。
要面对全体学生特别要对“学困生”特殊关注,不但要给
他们多吃偏饭的机会,还要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
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对他们的每个微小
进步及时予以鼓励,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这样有利于教师的课堂组织管理,浓厚课堂中的学风,真正落实课堂要求。
三、尽可能为学生创设兴奋环境,营造激兴氛围
所谓兴奋环境,是指环境能够给人提供充足的不断的刺激,使人的生理、心理功能处于充分
作功状态,使人保持正确的积极向上的态势。
要知道,好动、爱说话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
共性,我们为什么不能在课堂教学环节中鼓励学生动手和动口,把学生的天性引导到学习上来?为此,我在为学生设置兴奋环境时,首先让学生处于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状态中;其次
让每一个学生在各自小组中都有事做,让他们共同承担起小组胜负的责任。
四、开展活动课,力求活动内容生活化、形式多样化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
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
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
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
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正是体现这种要求的最
佳形式。
活动课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活动主线三者相结合,在教学中,有利于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
活动形式应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做到活动形式生
活化,例如采用辩论、讨论、小品表演、小记者采访、唱歌等方式。
活动课内容的生活化要
求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社会阅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需求出发,引导学生深入去思
考问题,对身边的社会问题产生疑问、抒发情感、发表看法、提出建议,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让学生真正动脑
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里动手、动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动脑。
一堂成
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不能仅表现为课堂气氛的活跃,更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让学生
在课堂里真正动脑。
我在课改实践中曾发现一现象:在气氛活跃的课堂上许多学生表现积极,但课后问学生今天掌握了什么知识点,许多学生都不知所云,而对课堂教学情景却记忆犹新。
这可能就是当前许多教师抱怨课改后的课堂活跃了但教学质量却难以提高的症结所在。
因此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注重课堂氛围的酝酿,应让学生通过思维努力回归教
材来掌握知识点,培养创新意识。
真正的学习是在学生走进课堂之前和学生走出课堂之后的学习。
“学案导学”是改变学生学习
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