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道:我知小人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道:我知小人心
冯道:我知小人心
王春雷
《大学》说,成功分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冯道已经走完第六步,该找份工作实现治国和平天下的理想了。

他别无选择,当时只有一个家族企业——后唐。

幸运的是,五代的皇帝大多没什么文化,需要有声望的读书人来装点门面,后唐明宗李嗣源选中了博学多才的冯道。

冯道从此机缘巧合平步青云,先后事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共五朝十余个君主,累朝显居宰辅、三公、太傅之高位。

不幸的是,作为乱世不倒翁,冯道的名声不太好,甚至有“五姓家奴”之称。

他的著作《荣枯鉴》被称为“小人经”,甚至有人说冯道之所以看透小人心,因为他自己就是个小人。

冯道泉下有知应该会不屑一顾吧:做自己的小人,让别人去说吧!
“我是小人我怕谁”
谁不想近君子,远小人?但无论看历史还是看身边,君子可歌可泣,却命运多舛;
小人令人不齿,却落得个逍遥自在。

“宁可得罪十个君子,也不得罪一个小人”,这让小人更加肆无忌惮起来。

小人最初本来指平民百姓,后来却成了道德败坏、做事无底线、擅使阴谋诡计的代名词。

《荣枯鉴》中的小人,显然更倾向于后者。

曾国藩眼中“使小人汗颜,君子惊悚”的《荣枯鉴》前半部分就道尽小人秘笈,将小人的阴谋大白于天下:
首先,君子少、小人多,君子寡不敌众。

“名者皆虚,利者惑人,人所难拒哉。

”大多数人愿意求实惠,所以君子是少数,小人是大多数。

淹没在小人堆里的君子,“水至清则无鱼”,自然不是小人的对手。

其次,往上爬,君子不是小人的对手。

“君子悦下,上不惑名;
小人悦上,下不惩恶。

”往上爬就要对上卑躬屈膝、摧眉折腰,对下趾高气扬、胡作非为。

因为“上疑祸本,下弃毁誉”。

君子被虚名所困,小人只追求利益。

一个有所顾忌,一个不择手段,小人必胜。

再次,推托责任和揽责任时,厚颜无耻的做派,君子不是小人的对手。

“忧国者失身,忧己者安命。

”只有小人才能做到“祸于上,无辩自罪者全;
祸于下,争而罪人者免”。

领导的责任我全担,下属的责任我会推得一干二净。

无原则地将讨好上司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这样的小人不是更容易驱灾避祸、青云直上吗?
第四,结交朋友時,君子和小人结交,只有被算计的份。

“君子仁交,惟忧仁不尽善。

小人阴结,惟患阴不制的。

君子弗胜小人,殆于此也。

”君子和小人,一个在明处,一个在暗处;
一个讲仁义,一个不择手段,胜负已定。

最后,对于失去气节这件事,君子不耻,小人却乐此不疲。

“不畏人言,惟计利害,此非节义之道,然生之道焉。

”不怕别人非议,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和损害,这不是节气义气的主张,却是生存的方法。

善良的老板惊悚了:做公司本来是搭个平台,让大家一起来唱戏。

“有利同享,有苦我独自咽下”,这一切我都认了,但很多人只是来赚钱的。

马云“但向奋斗者致敬”,许多人却读出了“为996辩护”的味道。

善良的HR惊悚了:在规则面前,君子不是小人的对手,因为缺德但不违法的事情只有小人才会做得淋漓尽致。

于是HR开始努力改进规则,以图弥补规则中的bug,却难免“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员工也惊悚了:应该选择做小人还是君子呢?
小人高兴了:我是小人我怕谁?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面对小人,真的无能为力吗?《荣枯鉴》后半部分则给出了相应的办法。

首先,要么让小人“内斗”,要么就先把仁义道德放一边。

“施小信而大诈逞,窥小处而大谋定。

”施行小的信用然后大的欺骗才能得逞,窥探小的细节然后大的谋划才能确定。

这和佛经中魔王波旬的九十九句佛法加一句魔法的破坏力大同小异:九十九句佛法换来别人信任,再用一句魔法轻易将信众引入地狱。

小人之阴险莫测,怎可正面与之对抗?“以奸治奸,奸灭自安”是解决之道;
“伏恶勿善,其患不生”,对恶人不要讲善是根本解决之道。

只不过君子比小人看得更长远,不会轻易“伏恶勿善”,因为“计非全者莫施,人非智者弗谋”。

其次,视小人于无物。

“谤而不辩,其事自明,人恶稍减也。

”但小人还有更狠的一招:“假天责人掩私,假民言事见信,人者尽惑焉。

”凭借天意来责罚人就能掩饰私心,凭借民意说话办事就能被信任,人们都会被其迷惑。

冯道没有给出应对之策,却告诉假借民意谋取利益者:我不傻,是在装傻,不要以为我真傻。

再次,看小人自生自灭。

冯道一面提醒小人“伪不足自祸”,小心弄巧成拙;
一方面告诉君子“真无忌人恶”,凡事不要直来直去。

小人伪装是道德问题,君子忌直来直去是处世的技巧,“伪不足”在“真无忌”面前无非是小儿科。

第四,伏人慑心,让小人无用武之地。

“以智治人,智穷人背也;
伏人慑心,其志无改矣。

”君子重仁重义,亲情浓厚,仁义也就成了君子的代名词。

小人则畏惧比他更厉害的对手,所以恶人还得恶人磨。

冯道不是教君子不仁不义,也并非滥用威严,而是“仁义戒滥”“恩威戒偏”,即一面不让小人抓住自己的软肋,一面抓住小人的软肋。

最后,冯道点开谜底:小人揣摩人心的本领极高,显得很聪明,但都是小聪明;
君子不是不会揣摩人心,而是把心思放在大事上,是大智慧。

“君子惑于微,不惑于大;
小人虑于近,不虑于远。

”只要君子稍微动动脑筋,小人就会现出原形:“设疑而惑,真伪可鉴焉。

附贵而缘,殃祸可避焉。

结左右以观情,无不知也。

置险难以绝念,无不破哉。

”揣知小人,如此简单。

当小人猖狂“我是小人我怕谁”时,周围的人都笑了:何必寄希望于“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小人的格局早已限制了其能量的发挥,君子只要将不屑于做的事做出来,小人还能春风得意吗?老板深知,则小人无处藏身;
HR降心,小人的一举一动尽在掌握;
君子明鉴,小人谎言不攻自破。

面对小人的谤言,“闻谤不怒,虽谗焰薰天,如举火焚空,终将自息”。

面对小人的示伪,君子看破不说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人不患君子,何患小人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