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 下学期( 期中考) 要背诵的物理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要背诵的物理知识
姓名 班别 坐号 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
2、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②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没变”是指“匀速直线”
或“静止”)
3、力的特点①力的作用不一定要接触(例重力、磁力)②脱离了物体,就不能产生力(2个或2个以上物体
才能产生力)③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一个巴掌拍不响”就是这个道理) 4、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测“质量”是天平)
5、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拉力”与“伸长”成正比(即胡克定律)(注意,“伸长”不
能写成“长度”)
6、重力的公式G=mg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注意,竖直别写成“坚”直,“垂”直),重力的施力物
体是:地球,作用点叫“重心” 7、重力与质量成正比(√),错误表达:质量与重力成正比(×)
8、g =9.8N/kg 物理意义:每1kg 的物体在地球附近受到的重力是9.8N 【常见错误:1kg=9.8N (×),
g=9.8kg/N(×), g=9.8(×)】
9、 滑动摩擦力有关因素: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②压力大小(与摩擦速度无关,与摩擦面积大小无关),
例如:小提琴的琴弦上擦松香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传动皮带要绷紧、刹车胶要用力捏主要是为了增大压力。


10、杠杆公式 :F 1L 1=F 2L 2 (使用这个公式关键是准确提取“力臂”,例如,OA 就不是F 的力臂了
强调:等号两边要单位统一)
11、画“力臂”的方法:找点、找线、作垂直
(注意①力臂用”虚线”②力臂是“经过支点”
)例题:
12、力臂越长越省力
12、杠杆,画“最省的力”, 技术:
例题:如图,要撬起同一个物体G ,请画出最省的力
13、滑轮组的通用公式,拉力F=n
1
G 总,移动距离S 手=nh 物
,速度v 手=n v 物(主要学会求力F 与G ,移动距离S 与h )



120N 1m
230N
2m
415N 4m 320N
3m

1N 5.4=f =F 2
=n :解F 求,N 9=f 力擦摩12
13
n=F=如

=
1m
n=F=如
果h
=1
m
n=F=如
果h
=
1
n=F=如果
h
=
G
L 2例题:用杠杆把G提起来分别用F 12F 2
解:分别作出F 1F 2F 3的力臂发现F 1的力臂L 1最长所以F 11
14、绕绳子的技术 15、判断
运动与静止,
方法: 16、判断运动方向
方法:
17、速度公式:V=t
S
(两套单位,固定搭配m, s, m/s 或 K m, h, km/h )
【其中反之除以3.6就是m/s 了)

例:2m/s= km/h (答:7.2) 72km/h= m/s (答:20)
18、平均速度公式: (常见错误:
19、匀速直线运动的S-t 图像,与V-t 图像)
20、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书P49页)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影响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或”别写成“和”)
21牛顿第一定律使用方法:
例题:(1)天花板的吊灯,处于静止状态,假如它受到的所有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 (掉下来?永远静止?) (2)正在运动着的物体,若受到的一切力都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慢慢停下来?永远匀速运动?改变运动方向)
(3)若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则该物体会 (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一定静止?可能静止,也可能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可能改变?)
【答案:(1)静止、(2)开始匀速直线运动、(3)可能静止也可能匀速直线运动】
22、
23、伽利略的“斜面小车实验”(书本P48),
为什么每次都要小车从“同一高度静止滑下”,答: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 初速度一样
24、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注意,力的三要素在这里只有两个要素相同,第三要素(力的方向)要相反才能成为平衡力,即:三要素都相同......
的两个力“一定不是”平衡力)
25判断平衡力的技术:(3招制敌)
“段数”要比“轮数”多1“段数”与 “轮数”相等则,“自由端”与“动滑轮”连接则,“自由端”与“定滑轮”连接
=n 得总
G =F 由:解子
绳绕:求N 81=F 力拉N 03=G 总重”“轮加物”“货 :
如例1n 总G F
=
30N 18N 1.6段
一律进上去得:n=2段,如图
=n 得S 由:解绳绕:求:
如例总
S h
=8m 2m 4段知道S=8m,h=2m 与参照物对比位置变了
位置没变静止运动
与参照物对比距离拉大了则“远离”参照物距离缩小了则“靠近”参照物s
/m
h
/km 乘3.6
V=S 总t 总
=V V 1+V 2
2(s)
(s)
:度速的甲:
得求可”法点取“图由V 1=S 1t 1
=2m 1s s
/m 2=:度速的乙=2V 2
S t m
2s
45
.:度速的丙图直接可以看出:由=3V :度速的丁=4V s /m 42s
/m 例题:看图求速度
不受外力影响
已经起动
开始匀速直线运动还没起动
永远保持静止
吊灯
剪刀
运动和力的关系:“力”是“维持”运动( )
“力”是“使”物体运动( )
“力”是“改变”运动状态( )平衡力不会影响物体运动状态物体受到力,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照样可以匀速直线运动(即运动状态不改变),这就说明了,受到了力,
但这些力不影响物体运动理解:牵引力
(1)先判是否“同一受力物(“受”字前面,“对”字后面)
(2)再判是否“反向”(3)最后判是否“等大小”

擦摩的到受车汽和力压汽D 力持支地和力重的到受车汽C 力
压的面地对车汽和力重的到受车汽B 力的受所车汽和引牵的到受车汽A )
(是的力衡平是列下,动运线直速匀上路公平水在车汽图如(不方向)
(不同受力物)
(而且等大小)
例题:
26、压强公式:P=
S
F
(公式使用谨记3点:①准确提取F 与S
②全化国际单位 ③变形公式F=PS (即:知道P 与S 可以求力F )
例题:
27、“1Pa ” 即 (1Pa =1N
m 2
) 物理意义是:每1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了1N 的压力 (例:3Pa 的物理意义是: ) 28、例:3m/s,物理意义为:每秒行驶的路程为3m ; 例: 30km/h ,物理意义为:每小时行驶的路程为30km 29 、三种杠杆
①常见“等臂”杠杆有:天平、定滑轮 ①常见“省力”杠杆有:瓶盖起子、铡刀、羊角锤 ① 常见“费力”杠杆有:镊子、筷子、船桨、鱼竿 30、常用数据:
人: G=500N ;m=50kg 一瓶500ml 的矿泉水:m=500g 2个鸡蛋: G=1N
一张报纸平放在桌面上,产生的压强大概为 P ≈0.5Pa 一个人双脚站地,产生的压强大约为 : P ≈12500Pa
m
2
dm
2
cm
2
10
2
10
2
反过来除100再除100
例题2:
相同的人双脚站地,假设压强:P 1=m
~~
F S 500N
0.04m
2
=12500Pa 单脚站地是,压强为:P 2=?=P :
约立站脚双( 答:2m , 1m ,0.5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