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用语课题研究 23页PPT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成果的主要内容概述1调查研究了网络流行语对高中生的学习影响程度2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人对网络流行语的认知程度3网络流行语被使用的大部分原因是追随大众4网络流行语对中国汉语文化的影响是继承上发展5最近几年的网络流行语网虫对话
研究背景
2019是网络的高速发展时代,我们从网络上 吸取了太多东西,同样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 的流行语,无论遇到什么事,人们张口闭口 都是“元芳,你怎么看?”诸如此类,数不 胜数,面对如此多的流行语,不同的人有不 同的看法,就此,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决 定对2019的网络流行语进行研究调查。
男:886。
女译:哥文哥:在吗?
女:吃什么饭? 女:面条。没什么好吃的。 男:有啊,有我喜欢的肉。 女:哥哥今天博客了吗? 女:写两篇?哇,厉害! 女:我要去party 。 女:你也happy,拜拜了。
男:妹妹好,我 在的。 男:面条。
男:博客了,两博哪。 男:是的,随便写写。
男:party happy! 男:拜拜!
部分网络流行语背景
• 给力读音为,gěi lì,中国北方的 土话,表示给劲、带劲的意思。 “给力”一词最初的火热源于日本 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 中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抱怨: “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 所谓“不给力”就是形容和预想目 标相差甚远,而“给力”一般理解 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

蒜”你狠的菜价,让老百姓在
掏荷包里的银子买蔬菜时,想了又
想,算了又算,最后只能感慨:
“什么都涨了。”
• 网络用语以其生动、形象、活泼、上口,的确征 服了许多使用者的心。但流行的并不一定就是好 的,许多也可能是盲从,但经得起时间考验、历 久不衰的,应该有肯定的意义。
• 目前的网络用语使用确实有一些鱼龙混杂,需要 适当的规范化引导。我们使用时也要注意,尽量 使用那些比较文雅的,做一个文明人
告 去 , 我张 , 高 喊伤 者 , 甚该 肇 事 者中 被 学 生宿舍楼送停车,反死一伤,区内撞倒迈腾轿车日晚,


• 出处:“鸭梨”是“压力”的谐音。 贴吧中某才子有意无意间将“压力”打成 “鸭梨”,引得贴吧中无数人模仿。而 “鸭梨山大”也逐渐走红。
• 造句:且把“压力”当鸭梨,啃下它, 你就是胜利者!面对生活,至少还要有 “笑熬糨糊”的勇气!
什麽……莪霉天想埝祢已宬漝惯. • 4、突破语法常规 • 5、造成交际困难
调查问卷及采访结果
1.90%的人认为网络流行语只不过是一时的 娱乐性文化;但仍有10%的人认为它会成 为主流文化。
2.65%的人认为网络流行语对中国文化的影 响是双重的,面对新兴的网络文化我们应 该理性的看待,在娱乐的同时,也要做到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 网络用语的产生,许多是约定俗成,大家 都这么使用,慢慢其涵义也就固定下来。
• 不过其中也有些不乏人为干预,比如说"因 特网"这个词汇,就是国家统一的对internet 的翻译,而在此之前,至少有三种译法: 互联网、万维网和因特网。
网络语言特点的成因
• 1、青春期对时尚和好奇心的追求 • 2、电子时代和读图时代的产物 • 3、国际化和英语化
网络新词语的特点
• 1、时尚性、流行性(作为构词词素); • 2、个性化 ,生动传神,张扬个性,好奇 • 3、简洁化:顶 强 酷 炫 GG MM 汗 雷 槑
囧 • 4、英语化:PC BBS EMAIL CU F2F
BF GF BTW High in out
网络新词语的特殊形式
• 1、 拼音输入法带来的谐音: 霉女──美女、 童鞋——同学 等等
• 网络用语虽然有趣,但也别忘了我们中国的传统 语言文化
网络用语虽有趣 使用也需谨慎
88 6
• 2、外语词汇的谐音译音。 • 3、直接借用英语单词,如:酷 秀 粉丝 • 4、英语单词或短语首字母或关键字母缩写
: GG=哥哥 MM=妹妹/美眉 BT-变态
• 5、 英语单词的谐音缩写形式 • 6、使用汉语拼音,如:PIA=拍
• 7、汉语拼音缩略语如 bt—变态 nnd —奶 奶的
• 8、混合形式:
• 点评:将压力这一令人郁结的词语稍一 改写,竟解读出了几分娱乐特质。
• “蒜你狠”是时下中国流行的一句 时髦用语,这是源于大蒜疯涨超过 100倍,甚至比肉、鸡蛋还贵。

细看今年的菜价,土豆、大蒜、
绿豆在菜市中出尽风头:大土豆价
钱追赶一斤鸡蛋的价格、大蒜价格
贵过猪肉……其他品种的蔬菜也或
多或少跟着起哄。
• “神马”并非一匹马,而是“什么”的 谐音。网友们用搜狗输入法打“什么” 时,习惯用拼音首字母代替,因为打 字飞快,常在打“什么”时打错,打 出一个“神马”来,“神马”一词就 像曾在网络红极一时的“虾米”一样, 走的同样是谐音路线。而这个词语也 迅速代替了“虾米”,成了时下最热 门的流行语。浮云的意思即虚无缥缈, 转瞬即逝,意为“都不值得一提”。
• “羡慕嫉妒恨”,一语五字,蕴含着丰富的
内容——恨源于嫉妒,嫉妒源于羡慕。 对一个人来说,被人嫉妒即等于领受
了嫉妒者最真诚的恭维,是一种精神上的 优越和快感;而嫉妒别人,则会或多或少 地透露出自己的自卑、懊恼、羞愧和不甘, 对自信心无疑是一个打击。学到知羞处, 才知艺不精,一个人正是透过嫉妒这种难 于启齿的情感,才真切地意识到了自己的 不如人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 2019 10 16 •
火语的速局李男 爸“至不和女而司两在一
的句焦成副刚子 是有态但保友继机名河辆
流也点为局是名后 行迅,网长保为经
李 刚本 事度 冷没 有安 拦。 返续去不但女生北大黑色年
语速“友。定李证 。成我和此市启实
! ”你 们漠 嚣关 心下 ,回 途校内没有,一学校大众月
为爸媒事某铭了 网是体一公,解 络李热出安父, 最刚议迅分亲该
研究目的与意义
青少年正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网络上 形形色色的流行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 程度对青少年的学习造成影响。一些网络 流行语对良好的社会风气造成影响,为了 搞清楚网络流行语对中国汉语文化的影响 等状况,小组特地进行调查。
研究内容
(1)网络流行语流行的原因 (2)人们为什么使用网络流行语 (3)网络流行语对中国汉语文化的影 响 (4)网络流行语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课题研究过程概述
成立该课题小组之后,在组长的分配以 及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各成员都纷纷开 展了工作:聘请指导老师、分发问卷调 查、实地采访查阅资料、制作幻灯片等。 最终各成员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课题成果的主要内容概述
(1)调查研究了网络流行语对高中生的学习影响程 度 (2)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人对网络流行语的认 知程度 (3)网络流行语被使用的大部分原因是追随大众 (4)网络流行语对中国汉语文化的影响是继承上发 展 (5)最近几年的网络流行语
网虫对话:
女:GG在挖?
男:MM好,偶在的。
女:七啥饭饭?
男:面条。
女:面条?米啥好七的累。
男:有了拉,有偶稀饭的肉肉。
女:挖,少来点,小心pp长肉肉。 男:偶8怕的。
女:GG今天勃了米有? 男:勃了,两勃那!
女:泻两片?挖,厉害! 男:四的,随便泻泄拉。
女:偶。886。
w (1)英文字母与数字混合形式的缩略语
w (2)英文字母与汉字混合形式,如:IP地 址
w (3)英文字母、汉语拼音或者数字混合的 谐音缩略 语,如:Lu 1314 ——爱你一 生一世
• 9、数字谐音词,如: 1314—一生一世
886——拜拜了,再见 9494—就是就是
网络语言存在的问题
• 1.品位不高,粗俗化; • 2.错别字泛滥; • 3、火星文,脑残体:莪卜知道腦子哩菑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