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癌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癌临床护理中
的应用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癌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2020年9月~2021年9月64例胰腺癌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法分为观察
组(32例,心理护理)与对照组(32例,常规护理)。
分析患者负性心理情绪、疼痛程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
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
患者消极心理情绪,降低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改善患者预后具
有重要的影响,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急性重症胰腺炎;消极心理情绪
胰腺癌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且致死率相对较高,该病在临床中发
病机制较为复杂,可因长期吸烟、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所导致。
患者发病后其病
情进展速度较快,同时在早期未存在明显症状,这就导致大多数患者在对疾病确
诊后已经达到了晚期,因而对患者的治疗存在较大的难度。
在对患者实施临床治
疗过程中,患者心理状态与治疗依从性对患者的疗效会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疗效具
有重要的影响[1]。
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护理措施,通过对患者消极心理
情绪进行改善,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可有效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对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做出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2020年9月~2021年9月64例胰腺癌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法分为观察
组与对照组,各32例。
观察组男女18:14,平均年龄(53.71±4.52)岁;对照
组男女17:15,平均年龄(54.13±5.27)岁。
两组对比,(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胰腺癌相关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①严重精神异常;②患者及家属不愿配合。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包括对患者个人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并对患者实际病情进行密切监测,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的注意事项,并为患者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
观察组联合心理护理:①心理疏导:由于患者受到病情的影响,从而导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易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等消极心理情绪,从而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患者对治疗产生较大的抵触情绪,对患者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因此,给予患者心理疏导,通过温和细致的态度加强与患者进行交流,加强对患者的鼓励,满足患者需求,并为患者列举治疗成功的案例,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有效的提高对患者治疗依从性。
此外,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交流,协助医护人员加强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嘱咐患者家属对陪伴患者,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
②健康指导: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为患者就疾病的特点、发病因素、治理措施以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讲解,并对患者所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解答,缓解患者消极心理情绪。
对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与重视,提高患者对治疗依从性。
③疼痛护理:部分急性重症胰腺癌患者会受到病情影响而导致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疼痛感,护理人员可通常采用睡眠疗法与音乐疗法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
可通过为患者播放舒缓的音乐,对患者注意力进行转移,从而缓解患者疼痛感,对于疼痛程度较为严重的患者而言,可通过遵循医嘱对患者采用药物镇痛治疗。
1.3观察指标
(1)负性心理情绪对比。
包括焦虑度评分(SAS)与抑郁度评分(SDS)。
(2)疼痛程度对比。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和t检验,以(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负性心理情绪对比
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负性心理情绪对比()
组别n
护理前护理后
SAS SDS SAS SDS
观察组32
50.13±
5.18
51.43±
5.42
29.48±
3.16
31.78±
3.25
对照组32
50.27±
5.62
51.96±
5.24
40.58±
3.53
42.96±
3.06
t0.1080.41013.86114.817 P0.9140.6830.0000.000
2.2疼痛程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疼痛程度对比()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
观察组32 6.13±0.72 1.27±0.35
对照组32 6.08±0.65 2.41±0.52 t0.29210.288
P0.7720.000 3讨论
胰腺癌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该病主要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及腺泡细胞肿瘤,在临床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多发于40岁以上群体,且男性患者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当前临床中对该病的诱发因素尚未完全明确,但部分研究认为该病与患者长期吸烟、酗酒、肥胖等具有密切的关联。
患者在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一旦出现上腹痛、黄疸等症状时,大多数情况下患者病情已经发展至晚期,导致对患者治疗难度加大,对患者健康与生命造成严重的影响[2]。
临床中对该病患者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常用治疗方案,但患者因受到疾病的影响,导致患者对疾病存在较大的担忧,从而导致患者对治疗希望值不高,致使患者对治疗依从性较差,对患者预后造成严重的影响。
心理护理是临床中较
为常用的护理措施,在改善患者消极心理情绪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研究指出,心理护理主要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减少患者消极心理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的作用[3]。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可显著改善患者消极心理情绪,降低患者疼痛感,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胰腺癌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护理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冉燕. 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在胰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医学报, 2020,12(2):2.
[2]朱彩霞, 马婷, 杨静娟. MDT 联合延续性护理在胰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9(1):2.
[3]白春琴、褚贵丽、李菊. 快速康复护理在胰腺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贵州医药, 2020, 4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