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概论第1章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论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2aa263ea0066f5335b81213a.png)
结论:贸易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经济增 长速度最快。如下表
不同开放程度下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
时期
开放程度
年均GDP增长率
1970-84 1970-84 1970-84 1984-95 1984-95
20
3
15
1-3
10
1
30
大于3
15
缓慢
四、中国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
不同开放程度下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
组别 开放程度
平均出口增 年平均GDP
长率
增长率
一
Hale Waihona Puke 低关税和非关税壁 8.5垒
二
7.8
三
3.5-3.7
中等或高关税,低
非关税壁垒
中等或高关税,高 非关税壁垒
5.1 4.6 3.6-4.4
三、美国萨克斯和沃纳的研究结果
“开放”:对贸易(主要是开放市场,扩大 进口)和国际收支的不干预和对本国经济 的放松管制。
第一章 国际贸易概论
第八节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
1.8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
一、历史经验
历史经验—一国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与其经济发展水平 有密切关系。对外贸易一方面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水平, 一方面也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1992年的 报告:
34国,按开放程度分为三组,结果表明—外贸 最开放的国家,出口增长最快,经济增长率最 高。具体看下表:
对外贸易与经济水平同步增长
时期 1980-85
出口增长率 进口增长率 经济增长率
8.7
19
10.1
1986-90
18
国际贸易第1章国际贸易概论
![国际贸易第1章国际贸易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97ccad4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7.png)
国际贸易第1章国际贸易概论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际贸易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贸易不仅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了技术的传播与创新,还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与合作。
那么,什么是国际贸易?它又是如何发展和运作的呢?国际贸易,简单来说,就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这种交换跨越了国界,涉及到不同的货币、文化、法律和政策环境。
国际贸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丝绸之路时期,中国的丝绸、茶叶和陶瓷就远销欧洲和中东地区,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和经济的交流。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贸易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尤其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使得国际贸易更加便捷和高效。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各国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
有的国家自然资源丰富,而有的国家劳动力资源充足,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其次,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得各国能够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和服务用于出口。
再者,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人们渴望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产品和特色服务。
国际贸易的形式多种多样。
其中,货物贸易是最常见的形式,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制成品等的进出口。
服务贸易也在近年来迅速发展,如金融、保险、运输、旅游等领域。
此外,还有技术贸易、知识产权贸易等新兴形式。
在国际贸易中,价格是一个关键因素。
不同国家的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等都会影响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汇率的波动也会对国际贸易产生重要影响。
当一国货币升值时,其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上涨,进口商品价格相对下降;反之亦然。
贸易政策在国际贸易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各国政府通过制定关税、非关税壁垒、出口补贴等政策来保护本国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关税是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它可以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从而减少进口。
非关税壁垒则包括进口配额、技术性贸易壁垒、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等。
出口补贴则是政府对本国出口企业提供的资金支持或优惠政策。
国际贸易概论
![国际贸易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d1f9cc9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c.png)
(composition of foreign trade/international trade)
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的进出口贸易额在一国或 者世界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主要反映一国 或世界产业结构状况。
第四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1.4.1世界贸易发展进程
一、古代的世界贸易: “地区间贸易” 二、地理大发现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3,000
2,000
1,000
1950 1954 1958 1962 1966 1970 1974 1978 1982 1986 1990 1994 1998
第五节 国际贸易理论及分析方法综述
1.5.1 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建立在国际贸易实践发展的基础上,解释和预测国际贸易实践 的发生和发展。
赫克歇尔 俄林
保罗.萨缪尔森
1.两种或两种以上要素投入 2.边际成本递增 3.商品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4.固定规模报酬(无规模经 济)
资源禀赋不同
当代贸 易理论
模型
规模经济贸 易模型
产品周期贸 易模型
保罗.克鲁格曼 雷蒙.弗农
1.产品生产具有规模经济 2.不完全竞争的、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
一国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出口总额与进口总 额之间的差额,反应一国外贸的收支状况。
贸易顺差(盈余)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trade surplus
贸易逆差(赤字)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trade deficit
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贸易” 三、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改变了世界贸易中的产品结构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论.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2dd53413844769eae009ed20.png)
定义:以国内贸易法规、法令和国际贸易条约与协 定来约束贸易行为。 方式 对内:机构、法规、许可证、配额、外汇、关税、 质量管理等。 对外:WTO机制;区域性贸易集团;跨国公司; 协定;首脑会议。
六、企业兼并与收购步伐加快
规模扩大 集中在高新技术和服务业领域 跨区域、跨洲 争夺国外市场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论
第四节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趋势 (二战后至今)
一、发展迅速但不稳定
概述:50年间,贸易6%,生产3.8%。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迅速发展阶段(1945—1973年)
1.4 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趋势 (二战后至今)
第二阶段----缓慢停滞阶段(1974—1985年) 影响因素:经济危机;能源危机;货币制度危 机;农业危机。 第三阶段---回升阶段(1986年—) 影响因素:经济增长推动;集团化趋势加强; 全球经济一体化;资本投资增加;服务贸易加 快;汇率变化;WTO建立。
四、贸易集团化的趋势加强
概要:冷战对峙,竞争加剧;原料地、市场的争夺和 巩固。 (1)EU:EC成立于58年,最初6 国,73年又加入3 国,81年希腊,86年葡、西加入。93年改为EU, 99年又有3国加入,2004年又有10个东欧国家加 入. (2)北美自由贸易区:88年开始谈判,94年元旦实 施,15年内取消所有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二、国际贸易格局分布不平衡
(1)各种类型国家间的不平衡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元苏联东欧国家。 (2)各主要发达国家间的不平衡 德日上升,美英下降 (3)发展中国家间的不平衡 制成品出口国上升;石油出口国变动大。
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向 高新技术产品发展
工业制成品比重超过初级产品 燃料在初级产品中比重剧升 55年的22%---1973年的28%---1987年的40%. 机械产品比重快速增长 53年的17%---75年的28%---94年的37%. 高新技术产品迅速发展 90S初500亿美元---96年1000亿美元---98年 10000亿美元。 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美日经济比较.
国际贸易概论-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国际贸易课程的任务与对象PPT课件
![国际贸易概论-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国际贸易课程的任务与对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7449caa300a6c30c229ff7.png)
国际贸202易1 的特点: 1.限8制严格 海关 2.风险较大
⑴信用风险 ⑵汇率风险 ⑶价格风险 ⑷运输风险 ⑸政治风险
3.竞争激烈 4.市场多样 经济发展水平对市场的影响;不同国家民族具有不同的风
国际贸20易21 内涵: 第一6,必须是不同国家(地区)的公民或政府之间的交换 活动; 第二,要涉及使用某种外币(外汇); 第三,这些交换活动要涉及一国的贸易平衡,进而影响一 国的支付平衡。
三、国202际1 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异同
7
共性:两者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相同,都处在社会再 生产的交换环节,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商品的价值,具有 共同的商品运动方式,受商品经济规律的影响和制约。
4
(1)资本主义阶段国际商品流通的一般规律 (2)国际贸易理论与学说 (3)国际贸易政策、措施和组织 (4)当代世界和各类国家、集团的对外贸易发展趋势和 主要特点
二、国2021际贸易的含义
国5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交换 的活动,是各国(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 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
2021
1
国际贸易概论
2021
2
第一节 国际贸易课程的任务与对象
一、国2021 际贸易课程
3
1.任务
研究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和贸易利益等问题,并揭示 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换的规律和特点的学科, 也是一门研究国际货物、服务交换的经济规律、纯粹理论、 基本政策、理论和应用的经济学科。2.研究 Nhomakorabea021对象
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国际贸易概论 第一章导论 第三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国际贸易概论 第一章导论 第三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b5d7140d6edb6f1afe001f01.png)
2.按货物移动方向区分
国际贸易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与过境贸易
出口贸易是将本国(地区)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 市场销售的商品交换活动。 进口贸易是将外国(地区)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入本国
市场销售的商品交换活动。
过境贸易是指甲国经过丙国国境向乙国运送商品,商品 所有权不属于丙国,这种商品交换活动对丙国来说,就 是过境贸易。
3.按交易区分
国际贸易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与转口贸易
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直接进行买卖货
物的行为。 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经由第三国贸
易商进行贸易的行为。
转口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或货物供给国
与需求国之间,经由第三国贸易商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 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
8.贸易依存度
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是以本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占GNP或GDP多少比重 为标志的。
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偏高的原因 • 加工贸易比重较大
• GDP的规模及构成的限制
• 汇率的变动
二、国际贸易的分类
1.按交易内容区分 6.按经济发展水平区分 7.按贸易政策区分 8.按参加国的多少区分 9.按贸易方式区分
4. 按运输方式区分
国际贸易分为海运贸易、陆运贸易、空运贸易及多式联
运式。 海运贸易是指通过海上各种船舶运送货物的贸易行为,是 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陆运贸易是指通过陆上各种交通工具(火车与汽车等)运
输商品的行为,它经常发生在各大陆内部陆地相连的国家
之间。
空运贸易是指通过航空器具运送货物的行为,适合鲜活食 品、贵重物品和急需商品的运送。
国际贸易第1章 国际贸易概论
![国际贸易第1章 国际贸易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6c5d476627d3240c8447ef29.png)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
15世纪初 世纪初——18世纪中叶,重商主义 世纪中叶, 世纪初 中, 世纪中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大卫.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 20世纪后的赫克歇尔和俄林的 世纪后的赫克歇尔和俄林的H Model; 20世纪后的赫克歇尔和俄林的H-O Model; 里昂惕夫的“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的“里昂惕夫之谜”; 保罗.萨缪尔森建立的特殊要素贸易模型; 保罗.萨缪尔森建立的特殊要素贸易模型; 巴格瓦蒂提出的“巴格瓦蒂效应” 巴格瓦蒂提出的“巴格瓦蒂效应”; 保罗. 的规模经济贸易模型; 保罗.克鲁格曼 的规模经济贸易模型; 雷蒙.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等。 雷蒙.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等。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研究方法
从研究性质来看, 从研究性质来看,国际贸易理 论可以分为: 论可以分为: 实证的(Positive)理论 实证的(Positive)理论 规范的(Normative)理论 理论。 规范的(Normative)理论。
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主要揭示各种经济变量 之间的关系, 之间的关系,分析各种贸易行为和 政策的前因后果而不去评论其好坏 对错。实证分析是一种技术分析。 对错。实证分析是一种技术分析。 规范分析: 规范分析:主要是对实证分析的结 果作出诊断和评论。这种诊断、 果作出诊断和评论。这种诊断、评 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的认识 和价值观。 和价值观。
二、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国际贸易( 对外贸易) 国际贸易 ( 对外贸易 ) 属于历史 范畴, 范畴,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 发展起来的。 发展起来的。对外贸易的产生必须具 备以下两条件: 备以下两条件: (1)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 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国家) (2)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国家)
第1章_国际贸易理论概论
![第1章_国际贸易理论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accd3019dd3383c4ba4cd262.png)
三、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
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差 额称为对外贸易差额。
出口额 >进口额 贸易顺差、贸易盈余、出超 出口额<进口额 贸易逆差、贸易赤字、入超 出口额=进口额 贸易平衡
贸易差额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收支状况的重要指标。
从一国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考虑,贸易差额应保持在基本平衡 、略有盈余的状态。
出口价格指数 贸易条件指数(TOT)=进口价格指数 ×100
若T>100,表示该国该年度的贸易条件得到改善; 若T=100,该国贸易条件不变; 若T<100,表示该国贸易条件恶化。
书P9
七、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一)国际贸易商品结构(Composi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额 = 各国(地区)出口额之和
2010年国际贸易强劲增长, 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推动 力量。
据世界贸易组织(WTO) 统计,2010年全球货物贸易出 口达152376亿美元,增长14.5%, 创下1950年有该统计以来的最 大增幅记录,大大高于世界经 济同期增速。其中,发达经济 体增长12.9%,发展中国家和独 联体增长16.7%。
又称进出口贸易、国外贸易(external trade)、海外贸易( Oversea Trade)
想一想: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有何区别、 联系?
区别:角度不同。对外贸易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 来看它与它国之间所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而国际贸 易则是从全球角度、从整个世界范畴来看各国之间所 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
算一算: 2010年,我国的进口总额为13948.3亿美元,
出口总额是15779.3亿美元,那么2010年我国对 外贸易是顺差还是逆差?
第1章 国际贸易学概论
![第1章 国际贸易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16afa6fb5ef7ba0d4a733b55.png)
地理大发现与国际贸易 地理大发现: • 1486-1487 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 1492-1493年意大利人克里斯多弗· 哥伦布由 西班牙出发经大西洋发现了美洲; • 1497-1498 年西班牙贵族瓦斯哥 · 达· 伽马绕 过非洲发现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 1519-1522年葡萄牙人斐南多· 麦哲伦第一次 完成了环球航行。
四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贸易的商品结构( commodity composition of trade )指一定时期各类商品在整个贸易中的比 重. l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Composition of Foreign Trade )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类 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额 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它反映 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主要 由该国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状况、对外贸易 政策等因素决定。 l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Composi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 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 类商品或某种商品的出口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 贸易总额相比,以比重表示。
二、国际贸易发展历史沿革 1. 奴隶社会国际贸易特征 从商品结构看,奴隶是最主要的商品,奢侈 品,如宝石、装饰品、各种织物、香料等在国 际贸易中也占有较大比重。 从地理范围看,在欧洲贸易主要集中在地中 海和黑海的沿岸。我国集中在黄河流域。 从贸易民族看,在奴隶社会,地中海一带的 贸易主要操纵在腓尼基人、迦太基人以及希腊 的某些城邦。
2. 当代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科技创新 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世界市场形成 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贸易组织的作用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论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ccc5fdeb77232f60dccca162.png)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特点: 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商品贸易增长速度; “北北贸易”发展大大快于“南北贸易”; 新型服务贸易的发展快于传统形式的服务贸易 项目; 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增长较快,而发展中国家劳 务贸易发展较快;
战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就业人员多; 跨国公司发展迅速; 非价格竞争的重要手段; 国际合作发展的促进.
三、国际贸易服务格局
发达国家是最大的提供者和消费者。 发达7国的进口量和出口量均超过50%; 前25国超过80%。
第一章 国际贸易概论
第六节 国际服务贸易
、概述
提供的劳动活动与货币的交换;
劳动活动的提供与消费多是同时发生的,一般具 有“兼容性”和“不可储存性”;
价值实体与使用价值分开,不同时发生转移;科技 的发展,使服务的可贸易性提高;
服务贸易在各国海关进出口统计上没有显示,而 在各国国际收支表中显示。
《国际贸易概论》第一章国际贸易认知
![《国际贸易概论》第一章国际贸易认知](https://img.taocdn.com/s3/m/b7f0f2664b73f242336c5fd9.png)
咨询等)的交换。
2、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又称进出口贸易,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
(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产品、劳务、
技术等的交换活动。
二、国际贸易的几个重要概念
1、对外贸易值与对外贸易量
对外贸易值(Value of Foreign Trade)是以货币表示 的贸易金额。
(1)发展背景。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交通运输不发达 封建地租由劳役和实物转变为货币地租。
(2)贸易范围
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简陋的交通运输
贸易范围逐渐扩大,促进了各国之间
的经济往来及文化技术交流。
欧洲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东部逐步向意大 利北部、波罗的海沿岸转移。
14世纪-15世纪:亚洲:重要的贸易区, 包括以中国、朝鲜、日本为主的东亚贸易 区,占婆(今越南南部)和扶南(今柬埔 寨)等国家组成的东南亚贸易区,以及以 印度为主的南亚贸易区。欧洲:地中海贸 易区 、北海和波罗的海贸易区 、东欧俄罗 斯贸易区 、汉萨贸易区。
罪恶的“三角贸 易”
“三角贸易”,成为
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分工 形式。
西方殖民者从西非贩运 黑人劳动力到西印度群 岛生产并出口热带产品, 由英国生产并出口工业 品。
非洲黑奴 热带产品
欧洲工业品
(2)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易。
① 产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 发 机器大工业的建立 展 背 景 交通运输和通讯联络手段迅猛发展。
④ 主要贸易商品。
奴隶贸易
工业原料和食品 奢侈品
地理大发现后国际贸易基本流向
欧洲向美洲出口:纺织品、金属制品、家具、 家庭用具、酒和其他消费品等制造品;
非洲输往美洲:主要是奴隶;
国际贸易概论 chapter 1 a brief introsuction to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概论 chapter 1 a brief introsuction to international trade](https://img.taocdn.com/s3/m/846bcf3b52d380eb62946d2f.png)
If money must be converted to another currency to make settlement for transaction, then any change in the currency exchange rate will cause business value to either decrease or increase when iginal currency.
• Q 1: If the settlement money is converted into original currency (RMB), does the transaction value decrease or increase? (the total contract value is USD 10,000 ( USD/RMB: 1/6.6), and two month later, when the settlement is done, the exchange rate is 1/6.8. ) • Q 2: Is RMB convertible currency and can be applicable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For example, a government may be concerned about who owns the ports within its country. National security issues can impact on both the import and export of a country, as some governments may not want advance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to be sold to unfriendly foreign interests. Some governments use trade as a retaliatory measure if another country is politically or economically unfair. On the other hand, governments may influence trade to reward a country for political support on global matters.
第1章国际贸易概论
![第1章国际贸易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44a70ac54028915f804dc2a0.png)
Article 2 This Convention does not apply to sales: (a) of goods bought for personal, family or household use, unless the seller, at any time before or at the conclusion of the contract, neither knew nor ought to have known; (b) by auction; (c) on execution or otherwise by authority of law; (d) of stocks, shares, investment securities, negotiable instruments or money; (e) of ships, vessels, hovercraft or aircraft; (f) of electricity.
(二)中国的货物买卖法律
1、 1999年《合同法》 2、《民法通则》 《合同法》优先。 《合同法》大部分采用《CISG》
中华法系
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
汉穆拉比法典石柱
印度法系
伊斯兰法系
二、有关国际公约和惯例
目录: (一)CISG (二)《国际商事合同通则》 (三)INCOTERMS2000
(二)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
1、1994年,UN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制定。 2、范围比CISG广,内容更详细。 vs CISG 3、作为惯例,有意避免各国法律体系的 特定术语。
Vs CISG(1)
适用范围 国际货物贸易合同 国际商事合同 国际性 地域跨国 不限于地域 内容确定 名称、价格、数量 补充、交易习惯、 法律推定 实质变更 价格、付款、质量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等具体条件 通知 投邮主义 到达主义 提前履行 可以收取,可以拒 承担额外损失 收 违约金 无 不得过分高于损害 根本违约 有定义 进一步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演变
• 理论:重商主义、古典的贸易理论 、 新古典的 贸易理论、 新的贸易理论 • 政策:贸易保护、 比较利益下的自由贸易、 生产 理论下的保护幼稚工业论、 凯恩斯的保护论 、战 略性贸易保护理论与政策
国际贸易学——理论与政策
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刘鑫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绪论
授课说明与要求 国际贸易的含义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演变
授课说明与要求
• 上课时,请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发言,有问题欢迎 随时提出 • 期终考试成绩与课堂表现有关,同学讨论、发言、提 问的数量与质量情况,作为期终评定本课程学习成绩 的重要依据; • 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应提供不少于2次的课外阅 读的读书笔记或案例分析报告
国际贸易学的含义及其特点
• 含义:国际贸易学是研究商品和服务跨国界流动 的经济学分支科学。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 易政策两个方面 • 国际贸易理论:原因、结构、结果 • 国际贸易政策:原因、措施、效果
• 国际贸易特点:
– 是跨国界的贸易现象 – 在不同的货币媒介下展开 – 较高的交易成本 – 必须考虑收支平衡问题 – 民族主义的干扰
第二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国际贸易的含义
一、国际贸易与经济学 经济学理论介绍 国际贸易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 二、国际贸易学与实务 三、国际贸易学的含义及其特点
经济学(Economics)理论介绍
古典经济学(17世纪中-19世纪) 代表人物:(英)亚当·斯密;李嘉图;西尼尔;穆勒;马尔萨斯 (法)萨伊 新古典经济学(19 ·20-20 ·30) 代表人物:(英)杰文史;马歇尔(法)瓦尔拉斯 现代经济学( 20 ·30-至今) 代表人物:(英)凯恩斯;罗宾逊(美)萨缪尔森;弗里德曼;卢 卡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