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荀粲性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荀粲性格
孙玮玥
【摘要】汉末三国乱世之际,在''''汝颍多奇士''''的颍川,荀氏一直是该地域名士集团的核心力量。
荀氏族人不可避免地被裹挟于时局之中。
但荀粲作为荀彧幼子,并没有走一条青史留名的正路,而是顺从个性,表达强烈的自我意识,反抗名教推崇玄学,最终依然被尊为正始名士。
【期刊名称】《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00)009
【总页数】1页(P120-120)
【关键词】荀粲;魏晋简贵纵情
【作者】孙玮玥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36
《荀粲传》的作者何劭与荀彧曾孙荀頵为拜亲之友[1]两家关系亲密,何邵也为玄学家王弼立传,与其相比,荀粲身上应该是有不足以正史收录但却令何劭欣赏的鲜明个性魅力和人格特点,使之选择为奉倩立传。
让我们有机会认识一位具有魏晋风度的名士,即使在今人看来荀粲确实为人“偏隘”,“以燕婉自丧,然有识犹追惜其能言”[2]。
荀粲自幼聪颖过人且极有个性,热衷玄学清谈,狂放任性,士人言行和自我意识极
强。
他曾公然与诸兄长品评父亲与从兄荀攸的长短:“又论父彧不如从兄攸。
彧立德高整,轨仪以训物,而攸不治外形,慎密自居而已。
粲以此言善攸,诸兄怒而不能回也。
”可见荀粲耿直鲜明的个性,这与荀氏温文尔雅的儒学家学似乎格格不入。
而这种个性使他很难以跟人交往,促使他养成孤傲的性格。
成年后,据《荀粲传》记载:“粲简贵,不能与常人交接,所交皆一时俊杰。
”说其性格高洁而不失风流。
从《三国志魏书·傅嘏传》裴松之注引《傅子》曰:“嘏友人荀粲有清识远志,然犹
怪之。
”来看,荀粲在旁人眼里是清远孤傲的形象,不该为人情往来有所顾虑。
这种高洁品性,秉持庄子所推崇的“其淡如水”君子之交。
欣赏他人,也是荀粲以自己的个性为参照系对他人的表象,而非传统礼教出于伦理纲常的要求,结交“一时俊杰”和表现自我是同步进行的,在和谐交往中体现了简贵的性格。
“简贵”所包含的意思应该是为人处世很简略,品味风格很清贵。
那个时代的清贵多半与地位相关,但对人情世故懒于应付,待人接物不通人情,这就是荀粲本身的性格使然。
魏晋之际尤重儒家礼数,荀粲虽所不屑,亦不免显得不近人情。
《世说新语》中特地有《简傲》一门,指高傲无礼,士族阶层享受各种特权,少不了轻视别人。
但也是那时的名士风度,“高致之人,才性绝伦,天性往往率真,故行事之礼数往往简略,不计小节,颇有不群的神采。
”他欣赏荀攸的“慎密自居”,想来也是对待人接物的一个态度。
不与过多的人交往,自然达到谨慎自顾自的生活状态。
荀粲对自己的才能颇为自傲不屑仕途,认为“功名者,志局之所奖也。
然则志局自一物耳,固非识之所独济也。
我以能使子等为贵,然未必齐子等所为也”,不仅如此,他还批评儒学六经为“圣人之糠批”[3],功名利禄不足贵。
在魏晋名士中,
大多都是清谈玄虚复又侧身庙堂,比如何晏、钟会等,荀粲所为确实并不常见,说恃才傲物多了一分狂放,说清高贵气少了一分潇洒。
《荀粲传》载:又曰:“粲常以妇人者,才智不足论,自宜以色为主。
骠骑将军曹洪女有美色,粲于是娉焉,容服帷帐甚丽,专房欢宴。
历年后,妇病亡,未殡,傅
嘏往喭粲;粲不哭而神伤。
嘏问曰:‘妇人才色并茂为难。
子之娶也,遗才而好色。
此自易遇,今何哀之甚?’粲曰:‘佳人难再得!顾逝者不能有倾国之色,然未可谓之易遇。
’痛悼不能已,岁馀亦亡,时年二十九。
”
荀粲的这句话大多数的观点是认为,他觉得女子只要貌美就行,才学聪慧不足以提及,这其实是说他认为色乃是天生丽质,非由粉饰。
他爱色而又钟情,非单以女色而共赏玩,故妻死而神伤。
傅嘏虽然是他“非常人能交”的朋友,但也不能理解荀粲为妻悲伤过度的原因。
他觉得才貌双全的女子实为罕见,但按荀粲的观点若仅求面容姣好还是容易的,认为他只是以色美只为玩赏。
而真正的佳人难再得,乃是恋情死者,故说“未可谓之易遇”。
这其实是个表达概念的转换,所谓真正难的,也不过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吧。
关于曹氏死亡在《世说新语》里还有一个细节描述,《世说新语·惑溺》载:“荀
奉倩与妇至笃,冬月妇病热,乃出中庭自取冷,还以身熨之。
妇亡,奉倩後少时亦卒。
以是获讥於世。
”我们大概可以推论出荀粲的死因是因为风寒导致的肺炎,这种炎症在那个时代应该不至于是绝症,只是加上抑郁神伤,他最终不治而亡。
年仅二十九岁。
二来我们推论可说荀粲确实是为情而死,而非因色而死,爱色而笃情,性情中人,也是真名士自风流。
荀粲采取这种近于原始的治疗方法,完全是出于对妻子的休戚与共的深挚痴情。
从这位为情而死的情种身上,似乎看到了李贽追崇的“童心”和杜丽娘为情而死的先兆。
晋人认为:“情之所钟,正是我辈。
”[4]荀
粲的“好色”被归纳为“惑溺”,并因此“获讥于世”,多半是因为“以色为主”太过直白,外人将荀粲天然坦荡对美色的爱好,以及对妻子的纯粹爱恋和真情,裹挟在情欲之中了。
注释:
①房玄龄《晋书·荀崧传》:“荀崧字景猷,颍川临颖人,魏太尉彧之玄孙也。
父頵,羽林右监、安陵乡侯,与王济、何劭为拜亲之友。
”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②据《世说新语·惑溺》"荀奉倩与妇至笃"《注补,(余嘉锡:地说新语奠疏》,中华书局,2007年。
③《三国志·魏志·荀彧传》裴松之注引何劭《荀粲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④《世说新语·伤逝》,北京:中华书局,1984。
Key words: Xun Can; frugal and noble indulgence of Wei and Jin dynasty 【相关文献】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150-152.
[2](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231-239
[3](南朝)刘义庆等撰.世说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4:384
[4]孔繁.魏晋玄谈[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36-39.
[5]宁稼雨.魏晋风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151-164.
Abstract: At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Three Kingdoms on the occasion, in the Yingchuan that has many talents, Xun's family has always been the core strength in the region of the celebrity group. Xunzi's people inevitably be coerced to the situation. But the Xun Can as Xun Yu’s son, didn't take a mark on the way, rather than the expression of personality, strong sense of self esteem, against Confucian metaphysics, ultimately still revered as celeb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