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考试题【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考试题【加答案】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哪项行为或现象与“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基本特征相同()A.燕子育雏B.子女与父母不同
C.种子萌发长成幼苗D.小羊发现狼后迅速逃离
2、中医说的“望、闻、问、切”中的“切”指的是号脉,这里的“脉”是指()A.动脉B.毛细血管C.静脉D.经络
3、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所见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
A.白细胞B.红细胞C.血小板D.淋巴细胞
4、在抽血或输液时,要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胶皮管捆扎起来,下列解释中不恰当的是()
A.目的是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的向心运动
B.动脉中血液向心流动,刺后的伤口出血很少,稍经压迫即可止血
C.血管由于血液多而鼓胀起来,从而便于针刺入
D.多数静脉分布较浅,壁薄,弹性较小,有利于针的刺入
5、血液流经人体器官b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用曲线表示,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是O
2
含量的变化,b代表肺
B.若是CO
2
含量的变化,b可代表脑
C.若是尿素含量的变化,b代表肾脏D.若是饭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b代表小肠
6、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
A.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B.小肠长约5~6米
C.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D.小肠内表面有小肠绒毛
7、下列特征与生物个体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由菌丝构成,细胞没有叶绿体,能产生孢子---蘑菇
B.根、茎、叶有输导组织,能产生孢子---葫芦藓
C.种子由胚、胚乳和种皮构成,有一片子叶---花生
D.植株矮小,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肾蕨
8、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研究的时候,材料必须是()
A.新鲜的B.干燥的C.薄而透明的D.有颜色的
9、下列关于尿的形成与排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B.尿的形成和排出都是连续的
C.婴幼儿期间出现不自主排尿现象的原因是膀胱太小
D.人体排尿的意义在于能够维持体温恒定
10、我国政府启动的“酱油补铁工程”是继食盐加碘后实施的又一项全民营养工程,“补铁”和“加碘”分别可以预防()
A.缺铁性贫血、地方性甲状腺肿B.夜盲症、坏血病
C.脚气病、佝偻病D.呆小症、肢端肥大症
11、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时,气体经过的途径是()
A.外界→咽→食道→肺B.肺→气管→鼻→外界
C.外界→鼻→气管→肺D.肺→气管→咽→外
12、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草盛豆苗稀”
C.“雨露滋润禾苗壮”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3、下列自然现象中具有生命特征的是
A.日出日落B.潮涨潮退C.花开花谢D.春去秋来
14、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是骨中缺少()
A.蛋白质B.维生素C C.铁D.钙
1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照条件是实验的变量 B.可以用1只鼠妇完成
C.只有光影响鼠妇的生活 D.在一个盒子进行,不用设置对照
16、下列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其实例不相符合的是()
A.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朵朵葵花向太阳
C.生物需要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蜻蜓点水
D.生物能生长繁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17、下列关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陆生脊椎动物 B.都属变温动物
C.所产的卵都有卵壳 D.发育过程都经过变态发育
18、为了促进儿童骨骼的发育,除了给儿童多补充含钙、磷多的食物,还应补充( )
A.维生素 A B.维生素 B C.维生素 C D.维生素 D
19、下列对多细胞生物体结构层次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动植物体表的组织都有保护作用,都属于保护组织
B.人体内担负着运输氧气和养料的组织属于输导组织
C.心脏作为输送血液的泵,主要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
D.在结构层次上比较,松鼠有系统,松树不具有系统
20、下列对生物分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海带和紫菜都属于藻类B.鱿鱼属于软体动物
C.“小龙虾”属于节肢动物D.乌龟属于两栖动物
21、植物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成熟区
22、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

”依据是光合作用:()
①消耗二氧化碳②产生氧气③消耗水④产生有机物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2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

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
24、下列不是生物特征的是()
A.能生长 B.能繁殖 C.会活动 D.能对刺激发生反应
25、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如果室内光线过弱,应()
A.放大光圈,用平面镜B.放大光圈,用凹面镜
C.缩小光圈,用平面镜D.缩小光圈,用凹面镜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______________ 的调节,但也受到_________ 调节的影响。

2、青春期是一生中_______发育和_______发展的黄金时期。

3、神经系统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以及它们发出的________组成。

4、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_________因素和
_________因素。

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如图是五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E与A、B、C、D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E无_____结构,仅由⑩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⑨_____构成。

(2)A与B、C、D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A无_____,因此属于_____(选填“真核生物”或“原核生物”)。

(3)以上生物中可以通过产生图D中的a来繁殖后代的还有_____(填序号)。

(4)制作馒头、甜酒时都要利用到图中的_____(填序号)。

(5)由于以上生物体内都无_____,所以它们的营养方式均为_____。

2、下面是眼球基本结构与功能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人一般为黑眼睛,“黑眼睛”是指〔〕__________的结构,其内含有平滑肌,能够调节〔〕__________的大小。

(2)当光线进入眼球时,对光线有折射作用的结构有〔〕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3)正常情况下,物像在〔〕_________上形成,形成的物像信息由〔〕
________传递给大脑,形成视觉。

(4)中学生若用眼不当会造成近视,其成因是因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
_______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使看到的物像模糊不清,这需要配戴__________透镜加以矫正。

3、下图是被子植物花、受精过程及果实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图一所示的花的结构中,属于雄蕊结构的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图一中标号〔a〕所示的过程称为传粉,其实质是__________散落到__________上的过程。

(3)图二示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即〔7〕_________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
_________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4)图三示被子植物的果实,标号〔10〕__________来自于图一中的〔〕
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共2个小题,共14分)
1、馒头是中国特色传统面食之一。

当我们咀嚼馒头时,会觉得越嚼越甜。

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咀嚼馒头变甜的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
(1)同学们推测咀嚼馒头变得有甜味是因为出现糖分的缘故,据此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检验这个假设,实验设计如图所示,请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①步骤1的试管中滴入2~3滴碘液后显蓝色,这么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补全步骤2中的内容:1组中滴加_________________,设置1组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

③步骤4中,滴加碘液后显蓝色的是_________________组实验,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此次探究活动,同学们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的多套相同的实验装置,以探究光照强度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实验时,每套装置置于不同的光照强度下,分别记录单位时间内红墨水滴左、右移动距离,并将实验结果绘制成了图2曲线(此实验不考虑温度等因素对小室内气体体积等的影响)。

请分析回答:
(1)图1装置中的营养液应含有多种______以满足幼苗生长发育所需。

将装置置于黑暗环境中,红墨水滴向左移动,说明此时幼苗的生命活动消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照条件下,装置中的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制造的有机物通过______运输到根部。

(3)图2中,在b点光照强度下,红墨水滴不移动的原因是该光照强度下
________________。

(4)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内实现的能量转换是______。

图2中,在c点光照强度下,氧气产生的速度为______毫米(用单位时间内红墨水移动的距离表示)。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某校生物学兴趣小组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影响”的实验过程如下:A.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甲、乙。

(具体实验设计操作见下表)。

实验步

甲缸乙缸
① 2 000 mL池塘水 2 000 mL自来水
②分别加入同时期孵化出的蝌蚪各1只
③加入相同的等量的蝌蚪饲料

加甲状腺激素制剂5mg
(每隔1天添加1次、持续
5次)
不加甲状腺激素制剂
⑤水温同时保持在相同且适宜的范围内
B.每天观察并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请分析并作答:
(1)该生物学兴趣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是:______?针对提出的问题,你所作出的假设是:______。

(2)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有两个步骤不够严谨。

请你帮助该小组改进完善:______;______。

(3)改进完善后的实验中,乙缸起到的作用是:______。

(4)在你的帮助改进完善后,这个探究实验的唯一变量是:______。

(5)若该实验按你修改后的方案进行,根据甲状腺激素的作用,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

(6)改进完善后,该实验所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7)实验结束后,如何处理青蛙?答:______。

(8)如果要进一步说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还需要增加一个实验,你认为最合理的设计是: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D
2、A
3、B
4、B
5、C
6、C
7、A
8、C
9、A
10、A
11、C
12、B
13、C
14、D
15、A
16、C
17、B
18、D
19、D
20、D
21、D
22、D
23、A
24、C 25、B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神经系统激素
2、身体智力
3、脑脊髓神经
4、生物非生物
5、生物圈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细胞结构遗传物质成形的细胞核原核生物 BC C 叶绿体
异养
2、(1)〔1〕虹膜〔2〕瞳孔(2)〔4〕晶状体〔8〕玻璃体(3)〔6〕视网膜〔7〕视神经(4)〔4〕晶状体凹
3、(1)〔1〕花药〔2〕花丝(2)花粉柱头(3)花粉管〔9〕卵细胞(4)种子〔6〕胚珠
四、实验探究题。

(共2个小题,共14分)
1、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它能使无甜味的淀粉发生变化。

证明淀粉的存在 2mL 清水对照 1、3 1组的清水中不含有淀粉酶,3组煮沸的唾液中的淀粉酶失活,1、3组试管的淀粉没有被分解,遇碘变成蓝色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它能使无甜味的淀粉转变为有甜味的小分子糖类物质
2、无机盐氧气绿叶筛管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光能转换成化学能 m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发育有影响吗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发育有(或没有)影响第①步中应该在两缸中加同样的池塘水第②步中加入1只蝌蚪太少,应加入相同数量的蝌蚪若干只对照(或对照作用)甲状腺激素制剂甲缸中的蝌蚪比乙缸中的发育快(或甲缸中的蝌蚪先于乙缸中的发育成小青蛙)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发育放回适于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或放回大自然)①选择与甲缸和乙缸数目相同的同时期孵化出的一组蝌蚪②切除甲状腺,置于装有 2 000 mL池塘水的丙缸中,不饲喂甲状腺激素制剂③与乙缸对照,观察蝌蚪发育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