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改一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改一技”——————-2015教育教学变革新思潮“退潮时,才知道谁在裸泳。

弱势时,更考验企业的管理能力。


竞争时,才知道谁有实力。

准备时。

更需要教师洞察细微的能力。

一、了解教育形势发展,把握基础教育发展脉搏
2015年是实现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研究制定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谋划之年。

教育领域的各项改革正在紧紧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任务与要求全面推进。

1.宏观层面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
从办学条件、硬件设施的改善到校长、教师有序流动、招生政策改革等学校教育软件资源的倾斜扶持。

教育现代化发展加速推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已于23至25日在青岛召开“信息技术与未来教育变革”。

学校教育信息化、国际化、小班化、特色化建设步伐加快,教育现代化强县评估启动在即。

2.中观层面
基础教育选择性特征日益增强
课程改革即将在义务教育、中职教育全面深化,课程多样性、学习选择性、发展个性化将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新常态。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全面推进)。

考试评价改革正在有序推进
高考改革正在全面落实、中考改革正在研究探讨、小学低段个性化考试正在实践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已经出台。

3.微观层面
学校走转型升级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学校办学特色化、学校教育课程化、学校管理信息化是学校教育由“补短”教育走向“扬长”教育的必经之路。

课堂教学改革势不可挡
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教育的“学为中心”、“小班化教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在由点到面逐步开展。

二、顺应形势发展、创新教科研机制,推进教科研工作实现转型升级
2.推进教科研工作任务转型
一是加强课程育人的研究与指导,提高课程育人水平;
二是加强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指导,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三是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指导,推动教学提质增效;
四是加强考试评价的研究与指导,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
五是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发挥优质课程资源的示范引领作用
3.推进教科研工作机制和方式转型
1)是建立课程改革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追踪研究机制。

2)是与高校、科研院所、教师培训机构、电教及中小学校等部门建立协同创新、联合攻关
的工作机制。

3)是坚持基于需求驱动和问题导向开展教研工作,建立教研人员与一线教师围绕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解决的活动开展机制。

4)是建立教研部门业务牵头、教学研究基地实践参与的工作机制。

(建立自己的试验田-
-备课组、学科、班组)
5)是基于教育教学真实问题,基于大量、客观、可靠的事实和数据,运用科学方法,使用科学工具进行教学研究的分析机制。

6)是充分发挥校本教研、联片教研、区域教研等多种教研方式优势互补机制。

7)是重视和加强网络教研,建立研讨交流和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8)是建立教育教学成果的发现、培育、总结和推广机制。

三、教学新理念
(一)课程改革
1.课程的一般概念所谓课程,即“课业及其进程”
2、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3、课程目标
它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它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
第一,时限性,第二,具体性,第三,预测性,第四,操作性。

4、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二)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指那些经过精心计划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设计出各种学程或教育活动方式,并将它们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以此作为进行教育的方案。


(三)教科书设计
(1)教材与教科书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2)教科书的编排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
教学与教学理论
四、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改革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二)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
第一,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第二,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第三,学生特点;第四,教学时间、没备、条件。

第五,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三)、常用的教学方法
(1)发现教学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以发展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以再发现为学习步骤的教学方法综合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被称为“问题一发现教学法
(2)程序教学
1926年普雷西设计了一种自动教学机器,50年代斯金纳设计了使用教学机器的程序教学和只用程序教材的程序教学。

(3)范例教学
范例教学是20世纪50年代德国的瓦•根舍因首创。

(四)教学组织形式
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设计教学法:是由美国教育家杜威首创,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后来经过他的学生克伯屈改进后在全国推广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该教学组织形式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
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帕克赫特于l902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阶设。

它强调以各科作业室代替教室,作业室按学科性质设置教学用具,由l~2名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学习内容由老师按月安排,各科教师与学生签订每月的“学习合同”,每天上午9点15分至l3点为学习时间,下午为游戏时间。

五、作业检查与批改
教师布置作业时应注意下列要求: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同时要精练、典型;
(2)作业的分量、难易要适度;
(3)布置作业应要求明确;
(4)对作业教师要及时批改和讲评
六、教学策略
1. 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1)指向性;(2)综合性;(3)操作性;(4)灵活性。

2. 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1)内容型策:结构化策略与问题化策略。

(2)形式型策略:以教师/学校为中心的策略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

(3)方法型策略:方法型策略就是指以教学方法和技术媒体为中以的策略,它包括各种各
样的教学方法、技术、程序和模式。

(4)综合型策略
综合型策略是指直拉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