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饶市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文艺批评理论在中国逐渐主导中国文艺批评的权威,掌握了很大程度上中国文艺批评的思维方式和话语实践。
部分文艺批评工作者用从西方直接“拿来”的新奇概念和批评方法,导致中国本土文艺批评话语产生“失语”的焦虑。
此类批评,(),是明显的逻辑缪误。
中国文艺是中华民族生活思想、情感的经验书写和审美表达,任何脱离文艺现实土壤的文艺批评,只能是__________________,文艺批评工作者需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文艺修养。
然而,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大潮中,部分文艺批评工作者在世界功利的驱使下失去了真诚。
有的为了市场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捕风捉影,哗众取宠。
文艺批评的主要对象是文艺作品,任何脱离对象本体的文艺批评都是空洞无力的。
然而,当前一些文艺批评常常表现出脱离对象本体的空泛化倾向。
这类文艺批评往往下笔千言,离题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作品中某个不重要的细部出发,妄加演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真正的文艺批评应该是及物的,紧紧围绕批评对象,在细读作品的基础上,按照文艺的特点与规律,进行美学的、历史的、客观的、科学的判断。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徒劳无功望文生义含糊其辞以偏概全
B . 隔靴搔痒望文生义含糊其辞掩耳盗铃
C . 隔靴搔痒穿凿附会不知所云以偏概全
D . 徒劳无功穿凿附会不知所云掩耳盗铃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从主观结论出发,违背了基本的逻辑规则,采取主观预设等方法和策略,侵袭了文艺理论及批评的本体性
B . 从主观结论出发,采取主观预设等方法和策略、侵袭了文艺理论及批的本体性,违背了基本的逻辑规则
C . 采取主观预设等方法和策略,从主观结论出发,侵袭了文艺理论及批评的本体性,违背了基木的逻辑规则
D . 从主观结论出发,侵袭了文艺理论及批评的本体性,采取主观预设等方法,违背基本的逻辑规则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西方文艺批评理论在中国逐渐主导中国文艺批评的权威,很大程度上掌控了中国文艺批评的思维方式和话语实践
B . 西方文艺批评理论在中国逐渐主导了中国的文艺批评,很大程度上支配了中国文艺批评的思维方式和话语实践
C . 西方文艺批评理论在中国逐渐成为中国文艺批评的权威,很大程度上掌握了中国文艺批评的思维方式和话语实践
D . 西方文艺批评理论在中国逐渐主导了中国文艺的批评,影响了很大程度上中国文艺批评的思维方式和话语实践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很多经典文学作品最近被贴上了“毁三观”的标签:《红楼梦》写的是“富N代的爱恨情仇”,《包法利夫人》写的是“爱慕虚荣的白富美”,《追忆似水年华》被认为是“体弱多病的高富帅写了本无病呻吟的碎碎念”……经过时代检验的经典作品怎么在一些读者眼中变成了“毁三观”的作品呢?
标签可能是彰显特质,也可能是偏见障目。
标签会使人无视作品的内在价值,缺乏深入了解的动力。
作品是作家无声的申辩。
包法利夫人自杀是时代的悲剧,福楼拜深刻揭露了造成这一恶果的各种因素,这种对个人、社会的批判不是“爱慕虚荣”的标签所能囊括的。
马克思的女儿在英文版《包法利夫人》导言中指出:福楼拜的这部作品的实质是道德的,健康的;我们见到了邪恶,但没有被它所感染。
人需要审视自身的存在状况,而文学正是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之一,文学的世界里不是简单呈现好人与坏人的对立,那里只有人的棱镜,作家没有站在道德的彼岸。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德行有亏就是“毁三观”?难道高大全就好?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在塑造生动立体的人物、展现人的复杂性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触及道德的边界,对逾矩、背德、困境的描绘,同时也是对人生存状态的真实呈现。
文学以不同于科学的方式揭示出生活中某一事件的普遍性,披露生活本质的一棱一面,都是意义生成的基石。
文学作品对人性的剖析、对救赎的探索,对读者有着重要的警醒、借鉴意义。
文学作品在时间的链条上点亮智慧,让读者在别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和生命的可能性,在心灵的对话中,用艺术形象去涵养、发展、健全人格,让世界在人们的心中不再模糊,让读者心理成长。
从《俄狄浦斯王》到《背德者》,其中的自我救赎、对善的呼唤,引发读者共鸣、带来反思,最终产生心灵的净化,正是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
文学的文献价值在于它是时代的纪念碑,《红楼梦》中的时代风云、《追忆似水年华》中的世态人情,都是作品得以成为世界经典文学的过硬理由。
文学既再现生活,也造就生活;既照亮远方,也照亮深渊。
文学中建基于大地的世界,经由读者得以呈现。
当作者与读者的心境在碰撞中生成意境,作品对读者敞开了,读者因简化而遮蔽的行为是对作品的不尊重。
读者的评判应该是以理性为基础的质疑,从更高更广的维度审视作品、自我、生活、时代,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
只顾贴“毁三观”的标签,却没有细想人性的复杂、生活的百态,确实有失偏颇。
现实主义文学特别关注人的生存困境:悖谬、失落、迷茫……现实主义展现着人的个性、共性、复杂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所呈现的正是从揭示社会谬误案例到进行经验教训总结的心路历程。
在“加强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时代背景下,更需要在时代现场秉笔直书。
正如作家加缪所说,写作“是为了使人们至少能回忆起这些人都是不公平和暴力的牺牲品,如实地告诉人们他在这场灾难中所学到的东西,并告诉人们:人的身上,值得赞赏的东西总是多于应该蔑视的东西”。
(选自2018年10月26日《中国文化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因为无视作品的内在价值,缺乏深入了解作品的动力,读者难免会给所读作品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
B . 文学作品为了真实呈现人的生存状态,会描述人的个性、共性、复杂性甚至人的逾矩、背德、困境。
C . 好的文学作品会巧妙地表现善恶对立,不回避对道德底线的触碰,能够用艺术形象涵养、发展、健全读者的人格。
D . 肤浅、片面、标签式解读,缺乏理性质疑,这些问题存在于所有文学经典作品阅读中,影响读者理解作品价值。
(2)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从作品与读者关系的层面,阐述了作品对读者的影响以及读者对作品准确解读应该具有的态度。
B . 文章围绕文学的文献价值这一核心,结合经典作品论述脱离文献价值来评判文学作品是失之偏颇的。
C . 文章引用马克思女儿和加缪的观点,意在强调准确把握作品的本质在文学作品阅读中具有重要作用。
D . 文章由文学作品标签化现象切入,先揭其危害后析其原因。
较之原因的分析,对危害的揭示更直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尽管有揭露和批判,但并不影响读者自我救赎、对善的呼唤,从而引发共鸣、反思。
B . 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现实主义文学更应该真实的展时代风云,绘社会百态,写人生悲喜。
C . 如果忽视人性的复杂和生活的多样,以道德审判者自居,作家就难以创造立体、丰满而真实的文学形象。
D . 任何一部文学经典,无论怎样表现社会荒唐人性丑恶,其本质必定是美的善的,都体现文学的应有价值。
3. (9分) (2019高三上·嘉兴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孔子认为:只有见到财利想到道义,见到危难勇于担当,长期困顿却不忘平生之志,这样的人方可谓之“成人”。
中国古代男子满20岁行冠礼,女子满15岁行笄礼,行礼后,开始享有“成年人”的权利,并对婚姻、家庭和社会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这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朝。
1994年,中共中央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倡导各地组织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举行对国旗宣誓的成人仪式。
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倡开展成人仪式活动,引导公民提高道德修养。
2000年,浙江省把每年12月9日定为18岁“成人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成人节”省级立法。
随后,广州、南京、北京、上海等地也以不同的形式确立了地方“成人节”。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建议以国家立法形式规范18岁“成人节”仪式,以加强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国家观念教育,把仪式所特有的庄重感转化为感动和鼓励,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章正《代表委员建言:立法规范18岁“成人节”仪式》)
材料二:
在孩子16岁时,英国家长一般会为他(她)举办庆祝成年的仪式,就是“成人礼”。
笔者曾参加一个在祖辈安息地举行的成人礼。
一阵音乐过后,年轻的主角神情严肃地面朝着祖辈的墓碑,聆听父亲讲述家族发展史:“我们家积累的这些财富,都是祖祖辈辈辛苦打拼得来的,你已经成年,要继承祖辈的优良传统,努力拼搏,为整个家族争光。
”随即,伯叔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共同的话题,最后年轻的主角也发表了“成人誓言”。
笔者的一位朋友也对他的成人礼记忆犹新:父母只给他买了往返法国和英国的船票,而他在法国期间,几乎每天都在不同的餐馆、夜总会或城市环卫部门打工。
(摘编自曾祥伍《在英国参加成人礼》)
材料三:
(摘编自沈慧《“成人礼”前后学生思想情感变化情况调查》)
材料四:
2016年6月9日,安徽省教育厅、相关市区县教育局及高中的负责人观摩了省内某高中毕业典礼暨成人礼活动。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也派出代表出席活动。
该活动共有四个篇章:拼搏、成人、感恩、飞翔。
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千余名毕业生在家长的陪同下步入校园,沿着呈现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从活泼可爱到风华正茂的18年生活轨迹照片的长廊步入典礼会场。
“我宣誓,从今天开始,我以孝心对父母,以诚心待他人,以热心对社会,以忠心对国家;我宣誓,从今天开始,在新的起点我将更加努力!因为有我,人民将更加幸福;因为有我,家园将更加美好;因为有我,祖国将更加昌盛……”千余名学生面对国旗庄严宣誓,宣誓他们已经成人,将离开父母的庇护,肩负起社会责任。
礼毕,学生们纷纷将鲜花献给身边的家长,并与家长紧紧拥抱。
(摘编自《合肥高中毕业典礼暨成人礼示范活动纪实》)
(1)下列对材料中“成人礼”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国有悠久的“成人礼”历史和传统,男子在20岁时行冠礼和女子15岁时行笄礼,这两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至今。
B . 当代中国将18岁作为一个人的成人标志,而且十分注重“成人礼”仪式,而“成人礼”仪式的主旋律是爱国主义教育。
C . 在思想情感方面,相对于“成人礼”前,“成人礼”后,中国学生的爱心意识、社会责任感及爱国情怀得到明显增强。
D . 中英两国的“成人礼”都有宣誓环节,所不同的是前者对国旗宣誓,而后者是对祖先和家族宣誓,因此前
者高于后者。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孔子对“成人”的定义至今仍有指导意义,他认为真正的“成人”应该在财利、危难面前不忘道义和担当,在困顿之中执着初心。
B . 浙江省把每年12月9日定为18岁“成人节”,并且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成人节”省级立法,紧随其后的是广州、南京、北京、上海等地。
C . 当代中国一直注重“孝敬父母”“敬爱老师”“关爱他人”“报效社会”“热爱国家”等情感教育,“成人节”仪式尤其能体现这些教育。
D . “孝心、诚心、热心、忠心”等誓词洋溢着当代中国学生“成人”后的正能量,但不能忽视的是成人后必须培养自己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
(3)当代中英两国的“成人礼”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有哪些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 (12分) (2017高二下·安徽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梨花白
刘建超
梨花白在老街唱红时,年方十六岁。
梨花白六岁开始跟着师傅学艺,拜在梅派名师门下。
在老街首次登台时,正值梨花满天,一院春色,师傅便给她起了个艺名梨花白。
梨花白登台唱的是梅派经典剧目《贵妃醉酒》。
梨花白扮相俊秀,嗓音甜润,念白、唱腔、舞蹈、水袖,一招一式,举手投足都深谙梅派风韵,把老街人听得如醉如痴。
梨花白走出戏楼已是午夜,一轮弯月苍白地挂在丽京门的檐角,青石板路泛着幽幽的冷光。
一辆车轻轻地来到她的面前,拉车的是一个和她年纪差不多的小伙子。
老街人歇息的早,天黑收店,吃饭睡觉。
半夜里是不会有啥生意的,尤其是个拉车的。
“这么晚了,还没有收工?”
小伙子憨憨地笑笑:“我是在等你,天黑,路上怕不安全。
”
梨花白好生感动。
说了句:“去怡心胡同。
”
车子在青石板路上轻快地颠簸起来。
老街的戏园子在城外两里地。
从丽京门到戏园子,一色的青石板路。
青石板路在戏班子唱戏时才热闹一下,沿街两边卖各种小营生的摊贩忙碌着,多半是些卖小吃、水果的。
在这里可以吃到纯正的不翻汤、浆面条、绿豆丸子汤。
戏散人静,青石板路便又恢复了冷清。
车子在青石板路上微微颠簸,却很舒适。
许是太累了,梨花白在轻微的颠簸中闭上眼睛睡了。
拉车的小伙子放慢了脚步,双手攥紧车把,让车子走得更平稳些。
怡心胡同到了,小伙子不忍心叫醒梨花白,车子拐过头又跑了回去。
梨花白醒来,看见小伙子气喘吁吁,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
梨花白连忙表示歉意,小伙子乐呵呵地说:“没事,我爱听你唱戏。
只要你有戏,多晚我都等你。
我姓程,你叫我程子就中。
”
程子真的每次都等着拉梨花白,并且说啥都不收钱。
梨花白说急了,程子就呵呵笑,说:“那中,啥时候你给我唱出戏就中了,我爱听《贵妃醉酒》。
”
一个雨夜,程子送梨花白回家,发现胡同门口有几个鬼鬼祟祟的身影。
程子也就没走,躲在一个屋檐下。
梨花白住的二层木楼上果然传出了动静。
程子飞一般蹿过去,跑上二楼,推开了门。
几个汉子满嘴酒气,梨花白单薄的身子缩在床角发抖。
几个痞子对程子来搅和他们的好事极其恼怒,三五下就把程子打翻在地。
程子满脸是血,依然倔强地站起来。
痞子头儿说:“看来你真是想逞能了。
那我成全你,今天我要不了女的就要你。
你是干啥的?”
“拉车的。
”
“靠腿脚吃饭啊。
那好吧,今天我废了你的腿,就放过这个小妞。
”
“咋都中,你们别欺负女娃。
不然,就是打死我,我也拽个垫背的。
”
痞子掏出了刮刀,程子的一双脚筋被他们生生挑断。
虽然那几个痞子后来被法办了,但是,程子只能坐轮椅了。
程子学了剪裁手艺,在丽京门下开了“贵妃醉裁缝店”。
每天接送梨花白的是她师兄洛半城。
老街人都说梨花白和她师兄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可就是等不到他们结合的消息。
动乱的年月,剧团由造反派接管,梨花白被当成资产阶级的黑苗子遭受批斗,发配到街道去扫大街。
程子转着轮椅,找到“靠边站”的洛半城,说:“我听着剧团里演李铁梅的那主嗓子不中,不洪亮。
英雄李铁梅声音不洪亮咋能鼓舞咱老街人们。
你和剧团头头说说,可以让梨花白伴唱,这也是接受改造,接受教育嘛。
”
剧团头头觉得革命群众说得有理,就把梨花白抽回团里,在幕后为演李铁梅的演员伴唱。
老街人知道后,都去听梨花白唱戏,听戏的人多了,剧团头头挺高兴。
中秋时节,梨花白发烧,嗓子不佳,她和剧团头头请假。
头头瞪着三角眼不允许——中秋节快到了,要过革命化的中秋节,死了都要唱。
结果梨花白在唱“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时,倒了嗓子。
剧团头头说梨花白故意破坏,还是想着那些才子佳人。
在戏园子的土台子上,不但批斗打骂梨花白,还要她把“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唱一百遍。
梨花白直唱得气若游丝,昏死过去。
从医院出来,梨花白彻底失音,别说唱戏,说话都如蚊子嗡嗡。
洛半城气愤难平,把剧团头头狠狠揍了一通,从此不再唱戏。
一个艺人,不能唱戏,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梨花白来到了洛河边。
圆月朗朗,秋水依依。
梨花白的脚刚刚踏进河水,却听到洛河桥上传来《贵妃醉酒》: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
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竟然是程子。
梨花白哭倒在程子怀中。
动乱过后,梨花白又回到剧团,担任艺术指导。
她退休后常常推着程子去广场听大家聚会唱戏,两人真的是发如梨花。
又是一个中秋夜。
老街戏园子那座土台子上,梨花白和洛半城着装重彩,冰冷的月光下,演着《贵妃醉酒》。
台下没有观众,静静的场子里,只有一部空空的轮椅。
——(选自《市井人物•出门是江湖》)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 . 程子专程等候梨花白并送她回家,一是因为戏园子在城外两里地,天又黑,他怕路上不安全,二是他想让梨花白给他唱一曲《贵妃醉酒》。
B . 城里的人都认为梨花白和她的师兄极为般配,但就是没有他们结合的消息,这是因为当时梨花白内心对程子十分愧疚。
C .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并不多,但多次写到清幽的青石板路和冷冷的月光。
既渲染了气氛,同时也给小说蒙上
了一层淡淡的忧伤。
D . 小说在刻画人物上主要是正面描写,如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凝练传神地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2)请简要分析程子的性格特点。
(3)小说中“贵妃醉酒”出现了多次,请简要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 (2019高三下·吉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裴楷字叔则,弱冠知名,尤精《老》《易》,少与王我齐名。
钟会荐之于文帝,辟相国擦。
贾充改定律令,以楷为定科郎。
事毕,诏楷于御前执读,平议当否。
武帝为抚军,妙选僚采,以楷为参军事。
石崇以功臣子有才气,与楷志趣各异,不与之交。
长水校尉孙季舒尝与崇酣燕,慢傲过度,崇欲表免之。
楷闻之,谓崇曰:“足下饮人狂药,责人正礼,不亦乖乎!”崇乃止。
楷性宽厚,与物无许。
不持俭素,每游荣贵,辄取其珍玩。
虽车马器服,宿昔之间,便以施诸穷乏。
尝营别宅,其从兄衍见而悦之,即以宅与衍。
梁、赵二王,国之近属,贵重当时,楷岁请二国租钱百万,以散亲族。
人或讥之楷曰损有余以补不足天之道也安于毁誉其行己任率皆此类也
楷子瓒娶杨骏女,然楷素轻骏,与之不平。
骏既执政,乃转为卫尉。
及骏诛,楷以婚亲收付廷尉,将加法。
是日事仓卒,诛戮纵横,众人为之震恐。
楷容色不变,举动自若,索纸笔与亲故书。
赖侍中傅祗救护得免,犹坐去官。
太保卫瓘、太宰亮称楷贞正不阿附,宜蒙爵土,乃封临海候。
代楚王玮为北军中候。
玮怨瓘、亮斥己任楷,楷闻之,不敢拜,转为尚书。
楷长子舆先娶亮女,女适卫瓘子,楷虑内难未已,求出外镇,垂当发而玮果矫诏诛亮、瓘。
玮以楷前夺己中候,又与亮、瓘婚亲,密遣讨楷。
楷素知玮有望于己,闻有变,单车入城,匿于妻父王浑家,故得免难。
楷有渴利疾,不乐处势。
王浑为楷请曰:“楷受先帝拔摧之恩,复蒙陛下宠遇,诚竭节之秋也。
然楷性不竞于物,安于淡退,有识有以见其心也。
楷今委顿,臣深忧之。
光禄勋缺,以为可用。
”不听。
及疾笃,诏遣黄门郎王衍省疾。
卒,时年五十五,益曰元。
(选自《晋书·裴楷传》)
(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人或讥之/楷曰/损有余以补/不足天之道也/安于毁誉/其行己任/率皆此类也/
B . 人或讥之/楷曰/损有余以补不足/天之道也/安于毁誉/其行己任率/皆此类也/
C . 人或讥之/楷曰/损有余以补不足/天之道也/安于毁誉/其行己任/率皆此类也/
D . 人或讥之/楷曰/损有余以补/不足天之道也/安于毁誉/其行己任率/皆此类也/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老》,指《老子》,又称《道德经》,后被纳入科举考试的经书范围中。
B . 武帝,皇帝的谥号,帝王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给予的一种称号。
C . 婚亲,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文中指裴楷与杨骏两家儿女结为婚姻的亲戚关系。
D . 矫诏,假托或假传皇帝布告臣民的文书,或者篡改皇帝布告臣民的诏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裴楷年少有名,屡获任用。
裴楷年少时有名声,经钟会推荐,被征辟为相国擦,以定科郎身份参与朝廷律令的修改;武帝精选属下,任裴楷为参军事。
B . 裴楷性格宽厚,轻财仗义。
裴楷为人宽厚,与人无仇;堂兄裴衍喜欢他的别院,他就慷慨相送,还把每年索要来的几百万租钱,散发给自己家中的穷亲戚。
C . 裴楷遭遇动乱,仓皇逃命。
裴楷在两位姻亲的推荐下代替楚王司马玮担任北军中侯,楚王司马玮发动叛乱,秘密派人去讨伐裴楷,裴楷藏匿在岳父家,才得以免于灾难。
D . 裴楷不附姻亲,从容应变。
裴楷一向看不起姻亲杨骏,杨骏执政后,裴楷就转任卫尉,后来杨骏被杀,裴楷也被捕交付廷尉,然而他神色不变,举动自如。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楷闻之,谓崇曰:“足下饮人狂药,责人正礼,不亦乖乎!”
②楷受先帝拔擢之恩,复蒙陛下宠遇,诚竭节之秋也。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 (7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