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
教学目标:
理解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的含义。

了解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的互动关系。

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改革的影响。

教学重点:
教育信息化的含义
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
教学难点:
教育信息化相关概念的理解
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改革的影响
教学时数:1微学时
作业:
1. 说说你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

2. 正确理解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

3. 谈谈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改革的影响。

教学建议与反思:
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改革的影响,相对学生来说比较难,因此,收集一些信息化教育政策文件,、教学研究文献,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最新教学改革动态,理解本节课内容。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

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明确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并用单独一章对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将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教育信息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理解信息化教育。

二、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
1. 教育现代化与教育信息化的含义
顾明远教授认为,教育现代化是传统教育转化为现代教育的过程。

教育现代化的内容很广泛,包括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等等。

现代化以产业革命为起点,经历了工业化和信息化两个阶段。

我们研究的教育信息化,实质上就是教育现代化的第二个阶段。

关于教育现代化确切含义,学术界至今没有一致的看法,更无公认的定义。

教育现代化作为一个综合的、开放的、动态性的概念,依靠一定条件而存在,而且必须在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包括经济现代化与人文现代化联系起来加以考虑。

广义而言,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工业化引起,并与之相适应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整体转换的过程。

狭义而言,教育现代化是指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构建起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相贯通的教育格局,结合国内外教育资源,继承并创新、赶超国内外先进教育发展水平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既具有“技术”的属性,同时也具有“教育”的属性。

从技术属性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

从教育属性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

教育信息化包含六个要素:即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以及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等。

这六个要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完整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该体系中,信息网络是基础,信息资源是核心,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是L1的,而信息化人才、信息技术产业、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是保障。

2. 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的互动
教育信息化水平指标主要反映教育系统对信息化社会的适应惜况以及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在教育中的应用情况。

教育信息化不仅表现为电脑和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情况,更表现为教师和学生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情况。

教育信息化具体包括两个二级指标,“中小学生机比”反映学校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水平,“中小学建网率”反映学校教育对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 通过校园网可以存储、采集、交流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也是学校进行现代化教育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校与社会沟通的重要平台。

教育信息化可以极大地提高教育过程的效率。

祝智庭教授在《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第2期上曾发表过“教育信息化---- 教育技术新高地”的论文,说明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技术研究的新高地。

通过对教育信息化概念、特点、要素的分析,可以看出它与教育技术具有相交性,指标中教育信息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技术自身的发展,因此教育技术发展水平事实上就是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教育技术与教育现代化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育信息化一方面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方法、途径和前提,另一方面,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极大地丰富教育信息化的内容,同时对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管理等诸多方面所产生的深刻变革,将成为教育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没有教育信息化,就不可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从现阶段来看,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重点主要是学校和专门的教育机构,主要内容包括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和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以及现代远程教育等。

从长远看,教育信息化的领域必然会延伸到家庭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其中家庭教育信息化和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产生的教育水平的差距,使全体国民的综合素质普遍均衡提■_■ 咼。

教育技术是提升教育生产力的学科,而教育信息化无疑也是出于这一LI的,那么教育技术和教育信息化所追求的U标是完全一致的,二者最多也只是范畴大小的问题。

显然,教育技术是小范畴,教育信息化是大范畴,在实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育技术无疑是最贴近、最有力、最活跃的元素和推力。

山此可以说,起步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度非常活跃、非常迅猛的教育技术,现在乂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次机遇是一次本质意义上的大机遇。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实现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三、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改革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改革的影响核心在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形成以及如何运用信息化教学环境(尤其是网络教学环境)来促进教育深化改革,大幅提升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不仅是中国教育信息化健康、深入发展的关键,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健康、深入发展的关键。

各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所以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

过去教育信息化往往在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或教育信息管理方面下很大工夫,当然这些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能总是抓基础,总是打外围战,教育信息化必须面向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要打攻坚战,才会有显著成效。

这就必须把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真正落到实处才有可能,而这乂有赖于科学的信息化教学理论的指导,如上所述,信息化教学理论的核心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

四、小结
教育技术对教育改革同样存在很大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推动了教学观和学习观的变革;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迫使教育LI标发生了变化;现代教育技术丰富了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发展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