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摘要: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发展迅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但是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政策落实不充分、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方面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该文从完善和落实创新创业政策,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加强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四个方面提出相应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创新;创业;专创融合;
创新创业是新时代快速发展背景下兴起的一股新浪潮,是国家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是推动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

但随着高校每年扩招,每年都有大量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问题,这引起了国家和社会以及毕业生群体的注意和重视。

1.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
1.1 创新创业教育政策落实不充分。

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但同时也面临着压力和挑战。

因此,各部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和发展创新创业政策的规定并提供资金支持,这使得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得以有序开展。

而目前的问题是,虽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但缺乏管理机构及相关部门的监管,致使政策未能落到实处,不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想法和活动提供有效保障,致使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停滞不前。

其次是政策宣传力度不足,许多高校大学生未能了解创新创业的相关扶持和优待政策,使创新创业效果大大降低。

另外,扶持和优待政策不够完善,可能会使进行创新创业的学生失去支持而终止活动。

1.2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各高校纷纷响应号召,创新创业教育迅猛发展。

但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还存在着队伍短缺、专业水平不高
等问题。

一是专职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短缺,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的需求;二是创新创业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够,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投入精
力不足,影响授课效果;三是授课教师多为青年教师,他们虽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大多缺乏创新创业的实践经验,缺乏企业管理经验,创新意识不足,不能满足
学生创新创业的需求。

1.3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够全面,普遍认为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点任务,创新创业教育只是辅助课程,存在设
置与认知偏差的问题。

一是未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与教育教学
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形成系统和科学的教育教学体系;二是教学过程中,重理
论轻实践,课程内容偏重于理论讲解,政策宣讲,行业概述等方面,内容功能较
为单一,实践教学偏少,学生不能将理论与实践较好的融合,创新创业能力得不
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
2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
2.1 完善和落实创新创业政策。

为了给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持、激励
更多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我国出台了扶持创新创业的一系列政策,借此推
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

但能否将政策落实决定了政策实
施的效果,对此,国家应对政策辅以细则措施来督促和监管创新创业政策的实行。

首先,政府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加大对创业政策落实的监管并进一步完善修
订创业政策,使创业政策能够落到实处;其次,政府等有关部门可以制定减免税
费的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2.2 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高校教师的重要作用,高校教师的文化
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教育目标的实现。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综
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对师资力量的要求较高。

要想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稳步发展,
首先需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制定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培养方案、学生创新创业导师激励制度、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实践学时学分认定、职称晋升中
对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成功或大赛获奖的教师给予倾斜等相关教学或人事政策,从
政策制度上为创新创业教师保驾护航,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各方面的待遇,促
使有相关知识经验的教师都能积极投身于创新创业教育;其次,加强校外兼职教
师队伍建设,积极邀请本行业的一些具有企业管理经验、创业经验的企业家到高
校进行任教,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2.3 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摇篮,肩负着为社
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任。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其课
程体系涉及多个学科。

对于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问题,一是要提高对创新创业教育
的重视程度,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发展规划与人才培养方案中,积
极借鉴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构建合理的创新创业知识体系,制定出符合我
国需要的本土化的教育教学方案;二是不仅要对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培养其创新创业思维,还要对有创业兴趣的、创业意愿强烈的学生进行精英教育,传授有针对性的创业知识,以提高创业能力,解决创业过程中的问题;三是高校
应建立健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要将专业教育与创新
意识、创业能力有机融合,并且突出专业教育的导向作用,避免两者相分裂。


合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门别类的创新创业
教育,使学生各自发挥自身具备的专业优势学生在专业教育中提高专业素养,
发现创业机会,培养相关实践能力。

2.4 加强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

影响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开展
的主要问题是资金问题,没有资金的投入就无从谈及创新创业。

所以,高校应加
大创新创业的资金投入,保障创业活动的顺利进行,应积极设立创新创业专项资金,对不同需要的创业人员提供不同程度的资金支持。

首先是要积极引导和鼓励
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商业成功人士等各方设立专门的投资基金,以不同方式
向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寻求创业者与基金设立机构之间的共赢,进一步激励大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创业;其次,建立与之对应的管理机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并借鉴部分发达国家关于创新创业的先进经验,联合多家部门设立创新创业
办公室,负责统一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具体事务,以避免多部门多重管理,提
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