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随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勤随笔
这里原来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然而大自然似乎要跟人类开一个玩笑:不尊重自然,就要受到自然的惩罚。

在越来越贫瘠的土地上,当生存成为一种负担时,人们是否应该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呢?
—题记
在广袤大漠的地平线上,一柱长烟在天际腾空而起,直直指向天空;远处依稀能看到一条大河正缓缓地流淌,夕阳西下,照得河面上一片金光—这便是王维笔下的塞北大漠。

从未见过沙漠的我,总以为沙漠是壮美的。

只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瞥见了金色海洋的浩瀚与广阔,可这次民勤之行,完全颠覆了我对沙漠的印象。

狂风肆虐,沙土飞扬。

沙尘过后的民勤,满目疮痍。

整个城市,笼罩在黄沙之下,呼吸都和着尘土,这哪里是金色的海洋?我看不到壮美,尽是荒凉。

走在民勤的大街上,看着小贩擦拭着盖满沙土的商品,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曾几何时,民勤还是一片汪洋湖海,从红崖山迄于北部的广大区域都是水的世界。

在这个水天一色的世界里,湖鱼轻游,浅草平铺,优美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塞上奥区”。

沧桑渐逝,随着谷水河畔拓荒者踪影的增多,红崖山下升起了缕缕炊烟,自此,这片原始静谧的土地便开始躁动起来,征战的马队,驻守的兵卒,南来北往的商旅,肩镢荷锄的农夫,一拨又一拨地从这里经过,于是便出现了城市,出现了农村,并出现了牛群和羊群。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干旱缺水,植被稀少,生态环境的恶化,昔日的“塞上奥区”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夹击下已变成狂风怒号、黄沙飞扬的混沌世界。

建国前近百年时间流沙埋压村庄6000多个,农田26万亩,明长城、青松堡、连古城、三角城遗址都被淹没在浩瀚的沙漠之中,成为远古的回忆。

而且沙魔仍不罢休,在狂风的鼓动下,一点点吞噬着有限的绿洲。

面对黄沙肆虐逞凶的现实,人们总是把它归结为全球气候变暖,灾害天气增加,西北地区持续干旱,林缘后移雪线上升等等客观原因,却很少想到正是人类无休止地开发掠夺,才加剧了荒漠化的进程。

实际上,在当代,垦荒种植,截流筑坝,汲水灌溉,挖掘矿藏,一味索取,终于掀起新一轮荒漠化的大潮。

缺水,是导致民勤沙漠化地主要原因。

那么,民勤为何缺水?
据我查阅,1952年开始,民勤群众开始挖土井,利用辘轳等提水。

1956年,专业抗旱打井队成立,几年后打成第一眼冲击井,深达51米,开了机械打井之先河,1965年打成第一眼锅锥井,深30米。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的打井取水,井深由几米、十几米、几十米演变到上百米和几百米。

十余年时间,民勤的机井达近1万眼,占到全甘肃机井总数的四分之一,耕地面积随之迅速扩大到90万亩。

这个时期,民勤是河西地区商品粮基地,1976年,全县粮食总产量突破1亿公斤大关,为国家贡献商品粮最多时达到3000万公斤。

这样惊人的开垦速度,这样肆意的破坏生态,换来的只是“大跃进”式的沾沾自喜,自欺欺人。

由于日益扩大的地下水开采和灌溉活动对地下水质的影响也日趋明显,使地下水反复消耗和浓缩,导致地下水水质急剧恶化。

水质矿化度和矿化度增高的范围不断提高和扩大。

同时,超采地下水又导致了植被退化
和死亡。

而植被的退化和死亡,又增加了水分的蒸发,水量也日益减少,这样恶性循环,终于,酿成恶果。

沙夺良田,人穷思走。

于是有人提出放弃民勤,另觅良地。

可是,他们不曾想过,民勤哪里只是民勤人的民勤。

民勤一旦失守,武威将唇亡齿寒,河西走廊将被拦腰斩断,兰州甚至整个华北地区的生态质量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这断然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已再无退路。

关注民勤,关注沙漠化,我们要用实际行动保卫我们的绿洲,呵护我们的家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