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五大领域之艺术领域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五大领域之艺术领域教案
一、艺术——音乐—歌唱
活动名称:两只老虎
活动班级:小班
活动目标:
在教师引导下,逐渐熟悉并能记住《两只老虎》的歌词内容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大胆的歌唱歌曲《两只老虎》
通过游戏活动体验与小朋友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大胆的歌唱歌曲《两只老虎》
活动准备:录音机;钢琴;手工制作的两只老虎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宝贝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小动物朋友,可是这两位小动物朋友很奇怪(出示教具)宝贝们看看他们是谁?哪里奇怪?
二.学唱歌曲《两只老虎》
教师有表情的范唱,幼儿欣赏,熟悉理解歌曲内容
教师播放歌曲《两只老虎》让幼儿合着歌曲的节奏一起拍手,并试着哼唱歌曲
教师分句教唱歌曲《两只老虎》
教师钢琴伴奏,幼儿大胆的用自然的声音跟唱歌曲《两只老虎》
二、艺术—舞蹈
活动名称:我是一个大苹果
活动班级:小班
活动目标:
喜欢听音乐做动作
感受一字一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喜欢听音乐做动作
活动准备:苹果实物一个;《我是一个大苹果》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一)以直观的实物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它长什么样子
你们喜欢吃苹果吗
吃的时候要先去做一件事情,是什么事情
如果小手没有洗干净,苹果宝宝会对你说什么
小结:我是一个大苹果,小朋友们都爱我,请你先去洗洗手,要是手脏别碰我。

二.通过听一听,感受乐曲旋律和歌词内容
(一)录音机里也有一个大苹果,我们一起来听听和老师的是不是一样,听的时候可以拍拍手
三.引导幼儿通过比一比,动一动学习动作
(一)教师“一字一动”的示范,同时讲解要领,幼儿随即模仿(二)重点强调“一字一动”
(三)跟着录音机集体动一动
四.角色扮演结束活动
三、艺术——圆点宝宝的旅行
活动目标:
1.探索出连点成线的多种可能方法;
2.运用连点成线的技能绘制具有不规则、美感和个性的作品;3.围绕自己的作品展开自由联想和想象,并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述出来。

活动准备
1.调色盘,各色颜料,棉签,大小不一的黑色卡纸,擦手布。

2.音乐:《一号圆点舞曲》《升涂色2c小调幻想即兴》《O1小提琴涂色奏鸣曲》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游戏《连连看》
“小朋友小朋友连连看”,可一个、几个、多个幼儿用身体的某个部位相互接触,让幼儿初步感知连接的方法是多样的。

一.感知探索
圆点宝宝找朋友一一画点、连线。

指导语:你们来到这里和老师一起瞵戏,还有一群圆点宝宝也忍不住想探出圆溜溜的脑袋来看热闹了,瞧,他们来啦!(教师在纸上快速用白色颜料画出几个圆点)
1.个别尝试(请3—4个幼儿同时进行)
指导语:圆点宝宝也想和你们玩找朋友的游戏,谁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朋友?(请几名幼儿尝试)
2.探索多种连线法
指导语:你觉得这个圆点宝宝的朋友会是谁,请你将他们连起来吧!他们的朋友可能会很多很多,还有谁可能是他的朋友,帮他们把几个
好朋友连在一起吧!她刚刚是用直线连的,谁能用不一样的线连一连? 女宝宝是用温柔的短线连接的,有没有更有力量的男宝宝可以试一试用其他线条,让圆点宝宝与远一点的好朋友连起来?(提示:线与线之间,可以有交叉,引导幼儿用不同长短的直线和曲线将点与点之间连接起来,形成封闭的图形。

)
二、尝试表达表现
(一)幼儿作画(播放《一号圆点舞曲》,幼儿画点、连线)
指导语:大家都来试一试,先在纸上画一些圆点宝宝,然后用直线或者曲线把他们连起来。

这有小、中、大三种不同大小的纸,也可以选择一个人独立完成,或者和几个好朋友一起合作完成,我们约定,当音乐停止的时候,就回到老师这里来。

1.幼儿作画,老师巡回观察指导。

2.选择具有典型代表的作品,引导幼儿观察。

(二)涂色一一圆点宝宝在彩色“地板”上跳舞(多种颜色的颜料) 1.激发兴趣
指导语:圆点宝宝和线宝宝做了一次愉快的旅行,他们还手拉手去参加舞会。

可是,他们这黑黑的地毯不够漂亮,你们想想办法变出彩色的地毯,他们就会跳得更开心了。

2.自由涂色(播放《升涂色2c,小调幻想即兴》《01小提琴涂色奏鸣曲》)
指导语:每一种颜料宝宝都有自己的家,一个棉签蘸一种颜料,用过的棉签放回相同颜色宝宝的家里。

如果想换颜色就请更换一个棉签。

教师采用暗示、点拨的方法进行指导。

三、想象与欣赏
指导语:“看,圆点宝宝和线宝宝跳着优美的舞蹈,变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我们来猜猜看,这幅图画像什么?”
老师带幼儿到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去欣赏、想象,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适时给予肯定和赞赏。

四、艺术——画春天
活动目标
1.能用鲜艳明亮的颜色及各种造型表现春天的景物特征,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2.能选择各种材料,大胆想象表现,体验创作的乐趣。

3.尝试相互商量,共同作画。

重难点提示:幼儿学会合作、分工,能进行整体布局。

活动准备
1.丰富印象和感性认识,参加一系列的春季活动,感受春天的到来。

2.材料:水彩笔、水粉笔、颜料、皱纹纸、卡纸、树枝、蜡笔、剪刀、胶水、抹布等。

活动过程
1.幼儿坐在线上,与教师讨论踏青的所见所闻。

教师小结:原来春天这么美,是因为温暖的阳光,蓝蓝的天,嫩绿树叶,
美丽的花,还有从冬眠中苏醒的可爱的小动物,小朋友在春天里能快乐地玩耍。

还因为春天有很多鲜艳、明亮的颜色。

2.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把春天留在我们教室里,留在我们画纸上。

幼儿自由组成三组,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商量可以画春天的什么?怎样分工?用什么颜色,什么材料,做春天的什么?激励幼儿比一比,哪组小朋友合作做出最美的春天
3.教师指导幼儿做画
(1)制作中提示幼儿选择多种材料,用明亮鲜艳的颜色着画。

(2)要求幼儿想好后再取工具材料,注意保持桌面清洁,用具用
后放回原处,不乱放。

(3)听信号后,小朋友分组收拾用具。

4.展示幼儿作品,总结谈话。

(1)展示幼儿作品,带领幼儿观看每组作品,请每组幼儿介绍画
或制作出春天的什么景象?并给自己组的画取名。

(2) 教师对幼儿所用的颜色、所画的形态和所选的材料进行评价,帮助幼儿积累绘画的经验。

五、艺术——颜色
活动名称:中班美术活动:颜色变变变
活动目的:
1、在生活中能发现不同颜色在混合后发生的变化。

2、能大胆尝试用红、黄、蓝三原色进行相互配色,完成不同作品。

3、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两种颜色混合后会出现新的颜色。

难点:能大胆尝试用三原色进行相互配色,完成作品。

活动准备:红、黄、蓝颜料,水果的空白图案,毛笔,调色盘,抹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用魔术的方法将大树变绿,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观察颜色的变化。

(重点,像变魔术一样,幼儿的兴趣较为浓厚,愿意积极操作)秋天到了,大树的树叶都变成了黄色(边说边刷上黄色)。

春天又来了,树叶变成了绿色(请幼儿睁大眼睛观察,老师边说边刷上蓝色,但是结果却变成了绿色)
提问:开始大树是什么颜色?后来老师刷上了什么颜色,变成了绿色?
方法:黄色+蓝色=绿色
请小朋友试一试红色和黄色混合在一起,看看有什么变化?再试一试红色和蓝色,看看有什么变化?
教师出示:黄+蓝=绿、红+黄=橙、蓝+红=紫
二、基本部分
(难点,掌握颜色混合的方法后幼儿容易产生创作的欲望,此环节与上一环节衔接自然、紧凑,且幼儿不会感到厌烦。

既检验了幼儿对上一环节的掌握,又进一步发展了幼儿的创作力)
1、小兔开了一个水果店,有橘子、葡萄、西瓜。

可是它的水果都不漂亮,卖不出去,请小朋友帮帮忙用你们调出的颜色绘水果都穿上好看的衣服。

2、提出配色要求:
(1)两种颜色相互混合,用小勺取出的颜料一定要一样多。

(2)记住自己把什么颜料和什么颜料放在一起,变出另一种什么颜色。

(3)注意桌面和衣服的整洁。

3、幼儿操作,给橘子、葡萄、西瓜涂色,教师给予指导。

4、幼儿作品展示在水果店里。

活动延伸:
1、开展买水果的游戏。

2、在美劳区提供不同的水果、蔬菜的空白图,幼儿自选进行涂色配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