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校教改实验开展情况的调查报告(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实验情况汇报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我校教改实验开展情况的调查报告(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实验
情况汇报材料)
镇头中学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开展情况的报告
——镇头中学教导处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是宝鸡市教育局目前正在强力推进的教改实验项目,该项目自2009年10月启动,前期在三县五校进行试点,后期逐步扩大至全市整个基础教育学段。
目前,教改项目正在向纵深化发展。
现对作为后起实验校的我校在教改项目实施情况做一汇报。
一、基本情况
我校自2010年9月起,通过有效教学理论学习,在教改中注入新鲜血液,把握由点到面,逐步深化的教改思路。
从新入学的初一级学生中进行先期实验,涉及10个班级570余名学生,参与实验教师为语、数、外学科教师共16名,经过一年的实验和学习,探索出了比较适合我校教情、学情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也积累了一定经验。
自2011年9月起,进一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吸收市、县级实验推导员经验,在初一、初二级20个教学班中全面推行,目前,两个年级15个学科53名文化课实验教师均采用“一案三单”(导学案、问题导读生成单、问题解决训练单、问题拓展评价单)组织教学,114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特别是2012年2月以来,更是狠抓理论学习,从领导到教师改变观念,提升理论,明确教改的必要性,可行性,通过“大讨论、大学习、大实践”,教师认为实验的可行性由30%-60%-100%逐步提高,使学校教改活动开展如火如荼。
二、教改实验开展情况
(一)具体做法
1.培训学习:
在教改项目刚刚启动的2009年,为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市县研究在
确定重点实验校时,有意避开了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相对较好的
部分学校,因而我校未能成为市县重点实验校。
即便如此,学校对教改项目的实施依然高度关注,未雨绸缪,提前介入。
一是在教工会上集中学习宣传相关文件,编印了韩立福教授的“有效教学行动策略”辅导资料并下发各教研组进行学习;二是组织教师30多人次分批赴宝一中、岐山、凤翔、丈八中学、招贤中学、职业中学和西街小学进行听课、研讨;三是邀请市县重点实验校教师来我校作课两次;四是对教师进行课改理论知识测试等,从而使全体教师认识到实施教改势在必行,增强了教师参与实验的自觉性。
2.分层推进,全面实施:
在2009年3月,我校在30个教学班中组建小组合作双元管理学习体系,对学生进行分组,按学科设置学校学科助理和学科长,搭建起了小组学习平台。
在后期实施阶段,学校能分层推进,促使教改实验不断向纵深发展。
2010年9月,我校在初一级10个班级中推行项目实验,教导处下发了《高效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有效教学实施方案》、《有效教学分层布置作业制度》、《有效教学集体备课制度》等用于规范实验过程。
首先在教室布置学生编排形式和课堂结构上符合了实验要求,并力求通过集体备课,促使实验教师教学相长,尽快熟悉课堂教学流程能按要求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展示。
经过实验教师一年的学习及摸索,初步掌握了实验课堂教学的相关流程,积累了一定经验。
自2011年9月起,我校将实验范围扩大到两个年级20个教学班,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围绕“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效、高效的好课堂”的设问思路,积极构建高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并将其作为促进实验向纵深发展的一个抓手,力求将传统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使评价体系发挥其导向和
指引作用。
评价指标从学生的结构化预习到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思维状态、自主状态、合作状态等方面予以量化,以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过程贯穿整个课堂,而教师的导学过程也按导学案的构思预设、组织课堂及个人素养予以量化,促使教师思考:如何做到“因
学定导”、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完成学习任务。
3.充分利用资源,建一支骨干实验教师队伍:
为进一步深化教改实验,积极搭建教师成长平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通过专家示范、引领,教师自我探索、交流,尝试探究,创符合我校教情、学情的有效教学模式。
抓年级备课组,合理设计“三单”:狠抓问题导读评价单设计,促学生预习,实现预习“六字诀”,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注重课堂训练评价单(课堂测评单)设计,及时掌握学生课堂学习情况,通过评价,确保教学高效;完善教学流程,实现课堂高效。
为使我校有一支骨干实验教师队伍,在完善评价体系下,在教师中积极组织进行“高效课堂教学观摩”和“中青年教师‘高效课堂’教学达标活动”,并继续做好教师专业素质成长“八个一”活动和备课组导学案研讨与反思活动,使教师在专家示范引领,同伴互助的带动下,进行自主研修,尽快提升业务素质,进而打造一支教改实验的骨干教师队伍,使之成为整体深入推进项目实验的生力军。
(二)财力保障:
在2010年我校实施实验伊始,学校购置桌牌60个,悬挂相关实验制度牌、标语牌70个,购置小黑板60块;2011年9月,我校又新装置了20个班的相应设施,并新购速印一体机一台,为实验教师办公室添置电脑10台,方便教师研发“三单”,同时给各处室配备电脑和打印机,为“三单”的印制让路,学校每月的“三单”印制,印刷纸张量都在15令以上。
截止目前,学校
共为项目的实施投入资金约15万余元。
经费和设备的投入,为项目实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取得的成绩:
教改项目在我校实施已有一年半,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实验中,实验教师经过不断学习和探索,不仅更新了教育理念,也在困惑和挫折的磨练之中积累丰富而宝贵的经验,不断改进课堂组织形式,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为今后教改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实验实施以来,学生自学能力得以提高,自主
探究、尝试思维习惯得以养成,探究合作、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学习信心和整体素质得以明显提高,集体荣誉感剧增,组织能力、合作意识增强。
同时,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也逐渐深入到全校师生之中,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在实验中,我校也涌现出了一批教改实验的排头兵,在县局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中,我校教师王瑞仙、王鹤楼、张江凤、马晓燕、郑海鹏等同志先后多次赴兄弟学校示教,教师张江凤被授予麟游县“高效课堂”教改实验优秀教师,张江凤,马晓燕经过逐层竞争,成为省级教学能手,我校语文教研组被授予麟游县“高效课堂”教改实验优秀教研组。
在2011年麟游县基础教育优秀教研成果展中,我校29名教师撰写的教研论文、教学设计、教育叙事及课件、课堂实录等获奖,还有部分教师的教研论文还在省市刊物得以发表、交流。
我校2010-2012三年的中考总评成绩逐步上升,2012年名列全县第一,语、数、外、理化单科名列第一;高中上线率也逐年上升,2012比2010年上升了22.42个百分点;特别语数外三科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呈螺旋式上升。
2013年全县第一,语、数、外、理化单科名列第一,宝中正录一人,定向一人。
四、存在的问题:
在市、县教研行政部门的支持,引导下,我校的教改实验缺德了可喜的成绩,但教改实验还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亟待在今后实验中加以重点研讨和解决:1、学科特点的不同,对“三单”研发、发放;
2、教师对课堂流程的掌控;
3、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4、课堂展示“六字诀”的实现,注重了展、演、论,忽略了思、记;
5、教改实验经费投入捉襟见肘等等。
总之,通过三年多的教改实验,将研训结合,大力推动,将教改实验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抓手和突破口,积极“大讨论、大学习、大实践”,坚定不移的将教改实验继续深入开展下去,提高我校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