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世界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 说明⑦
可以传声
教材图片
命题内容 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钢尺,则尺 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⑧ 快 (选填“快”或“慢”),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⑨ 高 ;尺子 慢 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⑩ (选填“快”或“慢”),发出 声音的音调越 11 低 ;说明音调 . 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 12 振动频率 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 13 高
质,有时也会考查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
比较,也会结合声学其他知识或者是其他章
节知识(如电磁波、能源等)一起考查.
例1(’14无锡)敲击鼓面,人们可以听到 振动 鼓声,鼓声是由鼓面________ 产生的,然 后通过________ 传播到人的耳朵. 空气
变式题1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 是( A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阻断噪声⑦ 传播 :在⑧ 传播过程中 减
弱,如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穿越北京 动物园的“隔音蛟龙”、在道路两旁植 树 等.
(3)防止噪声⑨ 进入人耳 :在⑩人耳处 减
弱,如工厂用的防音耳罩、捂住耳朵、 飞机场的地勤工作人员戴耳罩等.
教材图片解读
教材图片 命题内容
橡皮筋套在小纸盒中间,用 手拨动橡皮筋,橡皮筋由于 ① 振动 产生声音 用同一根橡皮筋,通过改变 ② 拨动橡皮筋的力的大小可 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声学综合 )
例4(’14成都)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 A.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
B.用力敲鼓,站在近处和远处的人听到
鼓声的响度是一样的 C.能听出电话里谁在说话,是根据声音 的音色辨别的 D.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是在声源处消 除了噪声
变式题4(’14玉林)“神十”上天,女
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说话时发出

.
(3)频率:发声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为 ⑤ 赫兹 ,简称⑥ 赫 ,符号:⑦ Hz .
(4)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多数人能够听到的
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从⑧ 20 Hz~⑨ 20 000 Hz
(5)超声波:频率高于⑩ 20 000 Hz的声 (6)次声波:频率低于11 2.响度: (1)概念:声音的 12 越 13 大 20 . Hz的声
人才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别开,否则反射
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更响亮. (3)利用:回声测距离:s= 20
vt 2
.
考点二
声音的特性(云南近三年共13套试卷,
音调考查5次,响度考查2次,音色考查8次) 1.音调: (1)概念:声音的① 高低 . (2)决定因素:发声体振动的② 频率 ,频率 越 高则音调越③ 高 ,频率越低则音调 越④
小提琴、钢琴等) 动发声 管乐器(笛子、 箫和各种号等) 乐器内的空气(笛子、箫等内 部的空气柱)振动发声
风吹树叶沙沙响 人 蜜蜂 风
树叶振动发声 声带振动发声 翅膀振动发声 空气振动发声
例5 ( )
雨滴落到水塘中的荷叶上发出“啪、
啪”的声音,这里主要振动发声的物体是 C
A.雨滴 C.荷叶
B.空气 D.以上都是
①“闻其声 知其人”; ②声纹锁; ③区分不同 发声体的依 据:如分辨 不同人的讲 话、不同乐 器的演奏; ④模仿别人 的声音等
①音调和响度没有必然的联系,音调高的 区 声音响度不一定大
别 ②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音调、音色一般
不会变化,而响度会随传播距离的改变而 变化
变式题2
下列探究声音的实验中,能用
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C ) A.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 B.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
C.手指蘸水摩擦杯口时,改变注入杯中水量
D.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
类型三
噪声的控制
命题解读:主要考查判断是通过哪种方法控制
噪声,偶尔也涉及了是否是噪声的判断. 例3(’14广安)我市为迎接邓小平同志诞 辰100周年做了大量的工作,控制噪声污染就是 其中一项,我们用 dB(分贝) 为单位来表示噪 声的强弱等级.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 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
教材图片
命题内容 将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 叉,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 音是由物体14 振动 的产生 的. 敲击音叉的力越大,音叉发 出声音的响度15 越大 ,乒乓 球弹起得越高,说明振幅越 大,响度16 越大 .
教材图片
命题内容
如图,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
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
的高度不等.若用相同的力 敲击它们,发出声音的 是不同的,此时是 17 音调 的振动,盛水越多, 敲击 18 瓶与水
变式题5 下列现象中属于由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的是 ( D )
A.讲话发声
B.敲钟发声 C.蝉发声 D.吹竖笛发声
000 Hz);d.响度不能太小;e.人耳距离发声体
不能太远.
考点三
声的利用
声音可以传① 信息 . 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接收地震 声 与 信 息 利 次声 波 、台风、核爆炸等产生的次声 波,处理这些信息可以确定这 些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用 超声

回声定位;倒车雷达;医学中
利用“B超”来检查身体
声音可以传递② 能量 .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12 声最快, 14 声最慢.
,声音15 ℃ 340
m/s. 固体 传
(3)声速的比较:一般情况下, 13
液体 传声较快, 15 气体 传
4.回声
(1)定义: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
碍物,就会被 16 反射
被 17 反射回来 的声音
,回声就是
(2)辨别回声的条件:发出的声音经过较长 的时间(大于18 0.1 s)回到耳边,即 人与障碍物的距离超过19 17 m时,
强弱
(2)决定因素:物体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3.音色:
(1)概念:声音的品质
(2)决定因素:发声体的 14 材料 、 15 结构 不 同,发声体的音色也就不同.
人耳听声的条件 a.物体振动发声;b.有传播声音的介质;c.声 音的频率在人耳能 听到频率范围(20 Hz~20
B.敲锣声是靠锤子的振动引起的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类型二
声音的特性
命题解读:考查时常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的生 活现象(如口技、模仿秀、乐器等);一般 在选择题(1个选项)或填空题(1空)进行 考查,均是辨别所给现象与哪个特性有关以
及声音特性的影响因素等.
例2(’14张家界)如图所示,是同学们 在玩游戏,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 音色 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 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 的 响度 来大致判断 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 (均选填“响度”、
时发出声音的音调

19
. 越低
教材图片
命题内容 如图,医生利用B型超声波 诊断仪,可以观察母体内
的胎儿,这是运用了声音
可以传递 20 信息 .
教材图片
命题内容
如图,在正在发声的扬 声器的纸盆前点燃一支
蜡烛,可观察到烛焰
在 21 摇曳 ,表明了声
音能够传递 22 能量 .
教材图片
命题内容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二章 声现象
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云南近三年共
13套试卷,声音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考查5次,声音的传播
考查2次,声速考查3次)
1.声音的产生 (1)原因:声音是由物体的① 振动 产生的. (2)特点: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② 振动 ,③ 振动 停止,发声也就
停止.
2.声音的传播
的不同,
“音色”或“音调”)
类型突破 音调
声音三个特性的对比表 响度 音色 与发声体的 材料和结构
影 发声体振动 与发声体振动 响 的频率有关, 的振幅有关, 因 频率越快, 振幅越大,响 素 音调越高 度越大
等自身因素
有关
生 活 实 例
①俗称声音的 ①俗称声音的“大”、 “粗”、 “小”;②打击乐器时, “细”;②男 用力越大,发声体振幅 高音、女高音; 越大,响度越大;③调 ③声音越尖细, 整收音机的音量,响度 音调越高;④ 改变;④减小声音的分 管乐器的空气 散:如喊话时用喇叭, 柱越长,音调 医生用的听诊器等,都 越低;⑤弦乐 可以增大响度;⑤“声 器的弦绷得越 振林木”、“歌声嘹 紧,音调越高; 亮”、“响彻云霄”、 ⑥打击乐器鼓 “震耳欲聋”是形容歌 皮绷得越紧, 声或乐器声高亢洪亮, 音调越高 说明响度比较大
声与 能量 利用 利用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清洗物 体、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考点四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云南近三年共13 套试卷,噪声的控制考查6次) 1.噪声
定义: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① 无规则 振
动时发出的声音. 环境保护角度:凡是② 听到的声音产生③ 干扰 妨碍 人们正常 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 的声音,都属
于噪声.
2.噪声强弱的等级 (1)单位:人们以④ 分贝 为单位来表示声 音强弱的等级,符号为dB.
(2)噪声对生活的影响:0 dB是人刚能听到
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 dB是较为理 想的安静环境;70 dB会干扰谈话,影 响工作效率;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 超过90 dB.
3.控制噪声 (1)防止噪声⑤ 产生 :在⑥ 声源处 减弱, 如公共场合不得大声喧哗、使用乐器和 家电时控制音量、禁止鸣笛、摩托车的 消声器等.
声音是因为声带在 振动 响度 声音的 “音色”)很大. ,声音很大是因为 (选填“音调”、“响度”或
易错题探究 如何正确判断发声体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但同学
们在判断具体是什么部位发声的时候常常出 错,可以通过熟记以下生活实例来解决此类 题.
分类
发声体
打击乐器(鼓、锣 被打击的部分(如鼓面、锣面 等) 弦乐器(二胡、 等)振动发声 弦(如琴弦、二胡的弦等)振
23_______ 声源处 减小噪声,戴上
防噪耳罩是在 24 人耳处 减 弱噪声,穿越北京动物园的 “隔音蛟龙”是在 ______ 25 传播
过程中 减弱噪声. _______
常考类型剖析
类型题展示 类型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命题解读:命题常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如听到的人声,乐器声,音叉等),主要 在填空题中考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介
(1)形式:声音以④ 波 的形式传播着,我
们把它叫做声波.
(2)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 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传声的介质既 可以是气体、固体,也可⑤ 液体 真 空⑥ 不能 传声.
3.声速
(1)定义:声音传播的⑦ 快慢 ,大小等 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⑧ 距离 .
(2)影响因素: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 ⑨ 种类 和⑩ 温度 有关,在不同介 质中的传播快慢 11 不能
从 传播过程中 减弱噪声.
类型突破
减弱噪声的途径及常见实例
变式题3 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 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
属于在噪声的传播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 B )
A.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B.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
类型四 C 确的是(
拨动橡皮筋的力越大,响度
③ 越大 .
教材图片
命题内容
将正在发声的钟表放在玻璃
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 听到钟表的声音逐渐变小, 可以推测出声音 ④ 不能 在真空中传播;再让 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听到 的声音逐渐变大,说明声音
的传播需要⑤ 介质 .
教材图片
命题内容 手指轻敲课桌桌面,耳朵贴 在桌子上⑥ 能 (选填“能” 或“不能”)听到敲击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