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溶液与胶体.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 / l T : 绝对温度(T 273 t C) R : 气体常数(8.314kPa L / mol K)
对于电解质溶液:
iCRT
对于AB型(NaCl)及A2B型 (Na2SO4)或AB2型( MgCl2) 的强电解质,i则分别为2和3。
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一、分散系(统): 一种物质(分散相)以极
小的颗粒分散于另一种物质(分 散介质)中所组成的系统,称为 分散系(统)。
天然水、空气、合金都是分散系统。 分散相——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介质——容纳分散相的物质
例如: 生理盐水——NaCl水溶液是分散系
分散相( NaCl)——溶质 分散介质(水) ——溶剂
c2
n2 V2
又
c1 V1 c2 V2
n1 n2
• 不同浓度、同种溶质的溶液混 合后的浓度:
c总
n总 V总
n1 V1
n2 V2
nN VN
三、溶液的渗透压:
渗透现象:溶剂分子(水分子) 通过半透膜单向扩散至溶液的 自发过程称之为渗透。(半透 膜只允许溶剂分子透过而溶质 分子不能透过。)
需要知道物质的质量 m及B该
物质的摩尔质量 M B 三者
关系:
nB
mB (g) M B (g mol1)
例:H2的质量为2g,H2的摩尔质量 是多少?H2的摩尔数是多少?
解:
mH2 2g M H2 1 2 2g / mol
nH2
mH2 M H2
2 1mol 2
• 典型例题分析: 例1. :正常人血清中100mL
含Na 326mg ,计算Na
物质的量浓度。
解:
mB 326mg 0.326g
M B 23.0g mol-1
nB
mB MB
0.326g 23.0g mol1
0.014mol
例2.乳酸钠( C3H5O3Na ) 注射液的质量浓度为19 , 计算g 物 L-1质的量浓度.
第一章 溶液与胶体
考核知识点: 一.分散系 二.溶液的浓度 三. 溶液的渗透压 四.溶胶
补习部分:物质的聚集状态
一般物质由分子、原子及 离子聚集而成。 其形式有三种: 固态、液态、气态。
1.固态:具有一定体积并 具有一定形状,不能流动。 是地球上常见的一种物态。
2.液态:具有一定体积而无 一定形状的流动性物态。液 态的分子排列紧密并在小范 围内具有一定规律。
• 1mol的H ,表示 有6.023×1023个氢原子。
• 1mol的O2 ,表示 有6.023×1023个氧分子。
• 1mol的Na+ ,表示 有6.023×1023个钠离子。
摩尔质量:1mol物质中所 含物质的质量,数值上等 于分子量,单位为g/mol 。
值得注意:计算物质的量 nB 时,
正常人的血浆总渗透浓度 为303.7mosmol/L
280—320mosmol/L 为等渗 <280mosmol/L 为低渗 >320mosmol/L 为高渗
红细胞在不同浓度的 NaCl溶液中的形态变化:
四、溶胶:胶体的一种类型。
溶胶的分散相是由许多个 分子(或离子)聚集形成的固态 粒子。离子直径在1~100nm 之间。
d<1nm
分子分散系(溶液)
d=1~100nm 胶体分散系
(蛋白质溶液、血液)
d>100nm 粗分散系(泥浆、牛奶)
(d—分散系统中的粒子直径)
分子分散系——溶液: 溶质粒子直径小于1nm ,以离子 或分子状态均匀地分散在溶剂 中所形成的均相、稳定的分散 系称为溶液。
二、溶液的浓度:
在溶液体系中,分散相称为溶 质,分散介质称为溶剂。溶液 的浓度是指在一定量的溶液或 溶剂中所含溶质的量。
解:
cB
B
MB
19g L-1 112g mol-1
0.17mol L-1
cB
nB V液
0.014 mol 0.1L
0.14 mol L-1
140 m mol L-1
• 概念:摩尔是一个系统的物质的量, 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量等 于6.023×1023(阿佛加德罗常数) 时,那么该系统的量即为1mol。
CB
nB V溶液
•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浓度换算:
m V液
n
m M
C
n V液
m M .V液
B
• 质量分数与其他浓度的换算: 需知道溶液的密度,可直接 测定也可以通过手册查阅
•溶液的稀释:稀释前后溶质 的量(即摩尔数)保持其性质 和数量不变。
c1
n1 V1
3.气态:具有显著的扩散性 及很小的密度,无固定的体 积且无固定的形状。通常气 体分子很小、易于压缩。
一般物质均存在三态变化,物质受 热时可由固态变为液态继而再变为气 态,气态分子再受热可进一步分解为 原子,再进一步电离成为气体离子和 自由电子。
固态 受热 液态 受热 气态
冰(2固态)受热水(2液态)受热水蒸气(2气态)
产生渗透原因:由于溶质分 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水分 子可以自由通过。
渗透压:
渗透压π可定义为:将溶液和 溶剂用半透膜隔开,为阻止 渗透现象发生而必须施加于 溶液液面上的最小压力。
渗透压是溶液的一种性质, 不同的溶液表现出不同的的渗 透压。
对于难溶的非电解质溶液:
cRT
: 溶液的渗透压—kPa Nhomakorabea• 溶胶的分散介质为液态物质。 通常是以水为分散介质的水溶胶。 • 溶胶的分散相与分散介质形成 有介面、非均相的不稳定体系。
溶胶的性质:
动力学性质:布朗运动—显微镜 下溶胶粒子作不断改变速度和 方向的运动。
光学性质:丁铎尔现象—一束 光照射在分散相粒子上时,会 发生反射、散射的现象。
电学性质:电泳—在外电场作 用下,带电的分散相粒子向电 场的某一方向移动的现象。
溶液浓度的表示: 质量分数、体积分数、 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
质量分数(w):溶质的质量 与溶液的质量之比称为溶质的 质量分数。
体积分数(φ):溶质的体积 与溶液的体积之比称为溶质的 体积分数。
质量浓度( ρ):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与溶液的体积之比称为溶 质的质量浓度。
B
mB V溶液
物质的量浓度(C):溶液中溶 质的量与溶液的体积之比称为 溶质的量浓度。
对于电解质溶液:
iCRT
对于AB型(NaCl)及A2B型 (Na2SO4)或AB2型( MgCl2) 的强电解质,i则分别为2和3。
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一、分散系(统): 一种物质(分散相)以极
小的颗粒分散于另一种物质(分 散介质)中所组成的系统,称为 分散系(统)。
天然水、空气、合金都是分散系统。 分散相——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介质——容纳分散相的物质
例如: 生理盐水——NaCl水溶液是分散系
分散相( NaCl)——溶质 分散介质(水) ——溶剂
c2
n2 V2
又
c1 V1 c2 V2
n1 n2
• 不同浓度、同种溶质的溶液混 合后的浓度:
c总
n总 V总
n1 V1
n2 V2
nN VN
三、溶液的渗透压:
渗透现象:溶剂分子(水分子) 通过半透膜单向扩散至溶液的 自发过程称之为渗透。(半透 膜只允许溶剂分子透过而溶质 分子不能透过。)
需要知道物质的质量 m及B该
物质的摩尔质量 M B 三者
关系:
nB
mB (g) M B (g mol1)
例:H2的质量为2g,H2的摩尔质量 是多少?H2的摩尔数是多少?
解:
mH2 2g M H2 1 2 2g / mol
nH2
mH2 M H2
2 1mol 2
• 典型例题分析: 例1. :正常人血清中100mL
含Na 326mg ,计算Na
物质的量浓度。
解:
mB 326mg 0.326g
M B 23.0g mol-1
nB
mB MB
0.326g 23.0g mol1
0.014mol
例2.乳酸钠( C3H5O3Na ) 注射液的质量浓度为19 , 计算g 物 L-1质的量浓度.
第一章 溶液与胶体
考核知识点: 一.分散系 二.溶液的浓度 三. 溶液的渗透压 四.溶胶
补习部分:物质的聚集状态
一般物质由分子、原子及 离子聚集而成。 其形式有三种: 固态、液态、气态。
1.固态:具有一定体积并 具有一定形状,不能流动。 是地球上常见的一种物态。
2.液态:具有一定体积而无 一定形状的流动性物态。液 态的分子排列紧密并在小范 围内具有一定规律。
• 1mol的H ,表示 有6.023×1023个氢原子。
• 1mol的O2 ,表示 有6.023×1023个氧分子。
• 1mol的Na+ ,表示 有6.023×1023个钠离子。
摩尔质量:1mol物质中所 含物质的质量,数值上等 于分子量,单位为g/mol 。
值得注意:计算物质的量 nB 时,
正常人的血浆总渗透浓度 为303.7mosmol/L
280—320mosmol/L 为等渗 <280mosmol/L 为低渗 >320mosmol/L 为高渗
红细胞在不同浓度的 NaCl溶液中的形态变化:
四、溶胶:胶体的一种类型。
溶胶的分散相是由许多个 分子(或离子)聚集形成的固态 粒子。离子直径在1~100nm 之间。
d<1nm
分子分散系(溶液)
d=1~100nm 胶体分散系
(蛋白质溶液、血液)
d>100nm 粗分散系(泥浆、牛奶)
(d—分散系统中的粒子直径)
分子分散系——溶液: 溶质粒子直径小于1nm ,以离子 或分子状态均匀地分散在溶剂 中所形成的均相、稳定的分散 系称为溶液。
二、溶液的浓度:
在溶液体系中,分散相称为溶 质,分散介质称为溶剂。溶液 的浓度是指在一定量的溶液或 溶剂中所含溶质的量。
解:
cB
B
MB
19g L-1 112g mol-1
0.17mol L-1
cB
nB V液
0.014 mol 0.1L
0.14 mol L-1
140 m mol L-1
• 概念:摩尔是一个系统的物质的量, 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量等 于6.023×1023(阿佛加德罗常数) 时,那么该系统的量即为1mol。
CB
nB V溶液
•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浓度换算:
m V液
n
m M
C
n V液
m M .V液
B
• 质量分数与其他浓度的换算: 需知道溶液的密度,可直接 测定也可以通过手册查阅
•溶液的稀释:稀释前后溶质 的量(即摩尔数)保持其性质 和数量不变。
c1
n1 V1
3.气态:具有显著的扩散性 及很小的密度,无固定的体 积且无固定的形状。通常气 体分子很小、易于压缩。
一般物质均存在三态变化,物质受 热时可由固态变为液态继而再变为气 态,气态分子再受热可进一步分解为 原子,再进一步电离成为气体离子和 自由电子。
固态 受热 液态 受热 气态
冰(2固态)受热水(2液态)受热水蒸气(2气态)
产生渗透原因:由于溶质分 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水分 子可以自由通过。
渗透压:
渗透压π可定义为:将溶液和 溶剂用半透膜隔开,为阻止 渗透现象发生而必须施加于 溶液液面上的最小压力。
渗透压是溶液的一种性质, 不同的溶液表现出不同的的渗 透压。
对于难溶的非电解质溶液:
cRT
: 溶液的渗透压—kPa Nhomakorabea• 溶胶的分散介质为液态物质。 通常是以水为分散介质的水溶胶。 • 溶胶的分散相与分散介质形成 有介面、非均相的不稳定体系。
溶胶的性质:
动力学性质:布朗运动—显微镜 下溶胶粒子作不断改变速度和 方向的运动。
光学性质:丁铎尔现象—一束 光照射在分散相粒子上时,会 发生反射、散射的现象。
电学性质:电泳—在外电场作 用下,带电的分散相粒子向电 场的某一方向移动的现象。
溶液浓度的表示: 质量分数、体积分数、 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
质量分数(w):溶质的质量 与溶液的质量之比称为溶质的 质量分数。
体积分数(φ):溶质的体积 与溶液的体积之比称为溶质的 体积分数。
质量浓度( ρ):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与溶液的体积之比称为溶 质的质量浓度。
B
mB V溶液
物质的量浓度(C):溶液中溶 质的量与溶液的体积之比称为 溶质的量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