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跟中国共产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在我心中——读《建党伟业》有感
发布人: : 发布时间:2011-8-31 9:25:16 阅读人数:520
今年是伟大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怀着庄严崇仰的心情,我认真阅读了青年作家高瑞沣所著的《建党伟业》一书,透过书中对辛亥革命、护法战争、五四运动等一幕幕历史场景的生动描述,我重温了那段风云激荡、波澜壮阔的岁月,透过书中对毛泽东、周恩来、李大钊等革命前辈的细腻刻划,我感受了无数先驱为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而呕心沥血、大义无畏的精神。

回望我党成立之初,中华民族正处在内忧不绝、外患不止的危急存亡时刻,满清王朝腐朽分崩,各地军阀划地割疆,外部更有列强环伺,只有众多的贫苦百姓在连年不绝的战火和动荡中饥寒交迫、辗转流亡,其凄苦无助的情状罄竹难书。

乱世出英杰,孙中山先生与无数同盟会志士高举“三民主义”旗帜,策划发起了举世震惊的辛亥革命,摧毁了植根中国数千年的封建腐朽统治,使久受压迫的穷苦大众终于看到了民主自由的一丝曙光,但受资产阶级思想的主观局限和内部纷争、封建复辟等客观形势所迫,中山先生的救国之志终究未能彻底实现,中国又再次沦为了被西方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瓜分掠食的瘠土,巴黎和会的失败更是激起了无数爱国学子的愤慨和广大工商阶层的抵制,就在这看似无休无止的国难民殇中,一个在当时仅有五十余名党员,党员平均年龄仅为二十七岁的政党在上海望志路的一间普通民宅里正式宣布成立,她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纲领,以推翻一切不平等制度、消除社会阶级划分为目标,以团结工农兵学各阶层人民为基础,悄然点起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星星之火,并迅速化作了燎原烈焰铺向神州大地的每个角落。

历史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从武装革命到五次反围剿,从万里长征到抗日救亡,从反蒋独裁到组建民主联合政府,我们的党经历了无数的曲折和磨难,战胜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即便数次面临被误导被分裂的重大危机,也从未停止过奋勇前行的脚步,直至最终带领全国人民夺取了民族解放、和平自由的光辉胜利,建立起了一个由人民当家作主的伟大国家,这一切都告诉了我们,真理只有经过严酷的考验才会闪光,中国只有走上社会主义之路才能存活。

历史同样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强中国,建国以来,党领导着全国人民打土豪、分土地使耕者有其田;强工业、促生产使国计民生大幅改善;反贪污、惩腐败使党风政纪更加整肃;话和平、讲合作使中国屹立世界舞台;跨疆域、援友邦使帝国主义野心灰飞烟灭;强国防、求统一使中华领土日趋完整。

虽也有大跃进时期的“左”倾冒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倒退,但瑕不掩瑜、云不遮辉,经过四代中央领导班子的正确引导,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祖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综合国力得到了全面持续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伟大思想仍在不断的实践与创新中萌发新芽、广结硕果,党的丰功伟绩已为世界所公认,为历史所铭记。

鉴往惜今,思源致远,作为一名生于和平发展年代的平凡青年,作为一名常年驻守高路一线的普通职工,我深感幸运和自豪,幸运的是能在党的关怀和荫庇下幸福成长、美好生活,自豪的是能在党的领导和指引下为祖国交通事业出力报效、为广大出行群众尽心服务,而与此同时,我更感担忧和紧迫,担忧的是自身思想不坚,难以真正领会和践行党的宗旨,紧迫的是个人能力有限,难以为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心绪固然难解,而信念从未动摇,尽管我的岗位仅在区区的“三尺费亭”,但我知道,每一张通行卡、每一笔交通资金都印刻着我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红心,尽管我的工作仅是向每位司乘提供短短数秒的服务,但我知道,每一次微笑、每一句问候都表达着我回报党、回报社会的志向;尽管我的文笔仅够浅显表述内心简单的感受,但我知道,每一滴墨汁、每一行文字都寄托着我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情怀,而所有这些都只源于一个信念——“党在我心中”。

如今的我已是一名光荣的入党积极分子,在党旗的指引下,我要坚持发扬革命先驱们为国分忧、不计得失的精神,立足本职岗位,恪尽工作职守,用自己的全部心血确保国家交通建设资金的顺利征收,在《党章》的感召下,我要不断学习党员前辈们终生为民、无私奉献的情操,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伟大的窗口服务事业当中,力争以更加出色的费收业绩和更加优异的服务表现去迎接那紧握右拳、高声宣誓的神圣时刻的到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国革命暂
时进入低潮,毛泽东同志领导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
根据地。

但是,当时党内有“左”倾思想的人,仍幻想以大城市为中心举
行武装起义;而以林彪为代表的有悲观思想的“右”倾机会主义者,在强
敌进攻面前,怀疑革命根据地发展的前途,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的疑问。

他们不相信革命高潮很快就要到来,不愿经过艰苦奋斗创建农
村革命根据地,主张用轻便的流动游击方式去扩大政治影响,等到全国
各地争取群众的工作做好了,再来一全国武装起义。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为了批判党内存在的悲观思想,给林彪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就是后来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
毛泽东在信中批评了林彪的错误思想,指出:一、现在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虽然弱,但是立足于中国落后的脆弱的社会经济组织之上的反动统治阶级的一切组织(政权、武装、党派等)也是弱的。

二、1927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

三,对反革命力量的估量,决不可只看它的现象,要去看它的实质。

1928年底到1929年初,敌人对井冈山根据地进行三次“会剿”,好象很有力量,其实英、美、日在中国的斗争已十分露骨,军阀混战业已形成,实质上这是反革命潮流开始下降,革命潮流开始复兴。

四、现实的客观情况是,各种矛盾都向前发展了,全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

()
毛泽东在信中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地分析了国内政治形势和敌我力量对比,批判了夸大革命主观力量的盲动主义和看不到革命力量发展的悲观思想,认为这是“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

信中充分估计了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在中国革命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农村包围城
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明确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毛泽东在给林彪的这封信中,实际上已经开始形成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然后夺取城市的思想,这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斗争所作出的新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