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册过关检测综合试卷 鲁人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第一册过关检测综合试卷鲁人版
按照2007年山东高考考纲草案拟制(鲁人版)
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测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
一、(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蕴藉.(jiè)颤.(chàn)动贮.(chù)存谆谆.(zhūn)告诫
B.寥.(liáo)落描摹.(mó)累赘.(zhuì)强.(qiáng)词夺理
C.荫.(yīn)蔽悖.(bèi)谬氛.(fēn)围周景王之无射.(yì)也
D.谬.(miù)种停泊.(bó)记载.(zǎi)咎.(jiù)其欲出者
2.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气慨钟磬不假思索独出新裁
B.安祥闪烁风弛电掣甘败下风
C.陨落砥砺苍海桑田旁征博引
D.兰色膨胀名附其实闻过饰非
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对于这种行为,我们每个领导都应该大胆_______,不能袖手旁观。

②现代著名作家,《钓台的春昼》的作者——郁达夫,于1945年在苏门答腊_______。

③可持续性发展作为一种理论和战略,是国际社会对工业文明和现代化道路深刻______的产物。

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培养出一大批对祖国做出_______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A.干预遇难反省特殊 B.干涉罹难反省特出
C.干涉遇难反思特殊 D.干预罹难反思特出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山东金斯顿队在本场比赛中虽说队员技术发挥正常,战术运用得当,但我们对不公正的裁判却只能望洋兴叹
....。

B.面对光怪陆离
....的现代观念,他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C.为了应付高考,老师越教越细,学生越学越碎,其结果是肢解了一篇篇美文,长此以往,学
生自然目无全牛
....,见一斑而不见全貌。

D.从没有听他抱怨过生活的艰难,她总是轻言漫语,脸上始终带着温和的笑容,与她相处心情
舒畅,如坐春风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新建京沪高速铁路将对京沪铁路运力长期严重紧张局面、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东部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B.这种以社区居民楼院为中心,沿街楼房一二层为商业服务用房,集餐饮、购物、文体、教育、卫生、家教中介、资源回收等8项服务功能于一体,将成为我省未来推广的重点。

C.组委会还将举办齐鲁(国际)原创动漫作品大赛,设立齐鲁动漫发展论坛,使山东乃至国内原创动漫成就得到最大限度的宣传与展示。

D.写考场作文,语言是很重要的,可审题也一样不可小视,准确的理解题意往往是一篇作文成败的关键。

6.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一部韩剧《大长今》,让人们重新领略了中医的无穷魅力:除了针灸术、药膳术在电视剧中大放异彩外,中医美容术也在其中小露峥嵘。

B.这本刊物凝聚着编者的全部心血,我们只需要看看如下这些标题:《被温暖照亮》《寒冷的味道》《有月亮的晚上》,就能感受到编者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真情。

C.“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使劲敲着我房间的门,“焰火晚会马上开始了,再不走就赶不上了!”
D.中国画几近天成的含蓄与西方某些现代艺术密电码一样概念化的晦涩有别——那不是审美或审丑的感知过程,而是炫耀玄学的思辩过程。

二、(12分)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康延孝自梁奔唐,先见崇韬,崇韬延之卧内,尽得梁虚实。

是时,庄宗军朝城,段凝军临河。

唐自失德胜,梁兵日掠澶、相,取黎阳、卫州,而李继韬以泽潞叛入于梁,契丹数犯幽、涿,又闻延孝言梁方召诸镇兵欲大举,唐诸将皆忧惑,以谓成败未可知。

庄宗患之,以问诸将,诸将皆曰:“唐得郓州,隔河难守,不若弃郓与梁,而西取卫州、黎阳,以河为界,与梁约罢兵,毋相攻,庶几以为后图。


庄宗不悦,退卧帐中,召祟韬问计,崇韬曰:“陛下兴兵仗义,将士疲战争、生民苦转饷者,十余年矣。

况今大号已建,自河以北,人皆引首以望成功而思休息。

今得一郓州,不能守而弃之,虽欲指河为界,谁为陛下守之?且唐未失德胜时,四方商贾,征输必集,薪刍粮饷,其积如山。

自失南城,保杨刘,道路转徙,耗亡太半。

而魏、博五州,秋稼不稔,竭民而敛,不支数月,此岂按兵持久之时乎?臣自康延孝来,尽得梁之虚实,此真天亡之时也。

愿陛下分兵守魏、固杨刘,而自郓长驱捣其巢穴,不出半月,天下定矣!”
庄宗大喜曰:“此大丈夫之事也!”因问司天,司天言:“岁不利用兵。

”崇韬曰:“古者命将,凿凶门而出。

况成算已决,区区常谈,岂足信也!”庄宗即日下令军中,归其家属于魏,夜渡杨刘,从郓州入袭汴,用八日而灭梁。

节选自《新五代史•唐臣传》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崇韬延之
..卧内延之:延请他到
B.人皆引首以望成功而思休息
..休息:休养生息
C.庶几
..以为后图庶几:差不多
D.四方商贾,征输
..必集征输:指征缴的赋税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与”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若弃郓与.梁,而西取卫州、黎阳②以河为界,与.梁约罢兵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④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A.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

B.①与③不同,②与④也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④相同,②与③不同。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有利于“定唐计”的一项是()
①崇韬延之卧内,尽得梁虚实
②庄宗军朝城,段凝军临河
③李继韬以泽潞叛入于梁
④今大号已建,自河以北,人皆引首以望成功而思休息
⑤陛下分兵守魏、固杨刘,而自郓长驱捣其巢穴
⑥古者命将,凿凶门而出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①④⑤ D.③④⑤
10.下列对文段内容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唐双方已打得不可开交,互有胜负,且唐腹背受敌、军民疲惫不堪处于生死攸关时,梁军却在战略防御上出现真空,给唐军以可乘之机。

B.唐臣郭崇韬看到只有进攻才有生存的希望,并从康延孝那里得知敌方虚实,于是力主长驱直入、捣敌巢穴,打敌人个猝不及防。

C.郭崇韬的计策是一着险棋。

唐军也有破釜沉舟之概,他们在出兵之前,先安顿家小于魏州,大有壮士一去不复返之概。

据《旧五代史》戴,唐庄宗与皇后、皇子告别时还泪水涟涟呢。

D.郭崇韬从民心、粮草等方面分析唐军宜速战速决,不能旷日持久的相持下去,建议唐庄宗分兵出击,直捣梁军老巢郓州。

第Ⅱ卷
三、(18分)
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秋稼不稔,竭民而敛,不支数月。

(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臣自康延孝来,尽得梁之虚实,此真天亡之时也。

(4分)
译文:
⑶况成算已决,区区常谈,岂足信也!
译文: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朽木不折;,。

(2),则知明而行无过也。

(3)吾师道也,?是故,,,。

(4)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5),泉涓涓而始流。

(6),。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7),思而不学则殆。

(8)《石钟山记》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四、(18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16题。

乱世中的美神
梁衡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

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

本来,3000年封建社会,来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活。

你看,北宋仓皇南渡后不是又夹风夹雨、称臣称儿地苟延了152年吗?尽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陆游愤怒地喊道:“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但朝中的大人们不是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你看,虽生乱世,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咏风月,琴棋书画了一生吗?你看,有多少女性,不学什么辞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但是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

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

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

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从骨子里讲,李清照除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定外,还追求人格的超俗。

她总是清醒地持着一种做人的标准,顽强地守着
自己的节操。

在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出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

当年赵明诚在莱州做官,她去探亲,见室中诗书不多,竟大不悦。

以后世事纷扰,她就更超群拔俗,出污泥而不染。

她是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俯视众生的,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寂寞。

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李清照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还有,她不可能知道,千年之后,到封建社会气数将尽时,才又出了一个与她相知相通的女性——秋瑾,秋瑾回首长夜3000年,也长叹了一声:“秋风秋雨愁煞人!”
如果李清照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

她偏偏是以心抗世,以笔唤天。

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的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不尽的词作珍品。

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之中有执著坚忍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

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

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

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

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

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有了答案。

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选自《十月》,有删改)
13.作者将李清照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她的“美”在文中有哪些体现?试结合全文,分条陈述。

(6分)
答:
14.如何理解文章开头画线句子“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的含义?(4分)
答:
15.大量引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试分析文章中引用陆游和王维诗句的作用。

(4分)答:
16.结合全文,你怎样理解这些写“离情闺怨”的诗词在李清照的诗作面前是“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4分)
答:
五、选修题(从下列三个题目中任选两题。

共24分)
(一)《史记》选修部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17-19题。

(12分)
孔子世家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

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孔子曰:“有是言也。

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

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途;途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

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

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

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

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

”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

孔子遂行,宿乎屯。

而师已送,曰:“夫子则非罪。

”孔子曰:“吾歌可夫?”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

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师已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师已以实告。

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霸则吾地近焉.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①沮之而.不可则致地②酌贪泉而.觉爽
C.①孔子遂行,宿乎.屯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①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②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18.下面对文章意思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孔子做了大司寇以后,有喜色。

门人批评了他,孔子没有接受批评,因为他认为自己高贵了,下人也会高贵。

B.孔子把鲁国治理得很好,齐国人很害怕,想送土地给鲁国,黎鉏提出不同意见,齐国国君采取了他的建议,先送女乐和纹马给鲁国。

C.齐国人用女乐迷惑鲁国国君,鲁君三日不理政务,祭祀时又不守礼制,孔子就离开了鲁国。

D.师已送走孔子后,把孔子走时的话告诉季桓子,季桓子叹息着说,孔子是怪罪我收下了齐国的女乐。

1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途;途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唐诗宋词》选修部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7-19题。

(12分)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20.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
答:
21.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6分)
答:
22.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什么?(4分)
答:
(三)《语言运用》选修部分
23.读下面的材料,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话语,使前后文连贯,衔接合理,符合人物心理与性格。

(4分)
清代某私塾先生有四个学生。

一天,当地来了戏班,四个学生都想去看戏。

先生见此情景便说:“我提一个问题,如果谁答得妙,我就允许谁去看戏。

”我的问题是:“读书好还是看戏好?”?
学生甲不多想便说:“”。

先生生气的说:“你就知道玩!”
学生乙回答:“。


先生笑着说:“此老生常谈也,谁都会说。


学生丙采用了圆滑的说法:“。


先生不以为然的说:“此调停两可之说,恰似汝之为人。


学生丁灵机一动答道:“。


先生十分满意:“好,好,此言得之矣。


24.临近毕业,你班同学决定以集体的名义给学校送—块匾留作纪念,以表达对母校的感激之情。

同学们知道你文笔不错,一致推举你在匾额上题写两句能表达心意的话。

你该怎样题写呢?请把你题写的语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要求:两句话字数相等,结构大体一致,要有文采,有意蕴,每句不少于5个字,不超过10个字。

(4)
上句:
下句:
25.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0字)(4分)
中国农业大学今天专门为该校的15名大学生实习“村官”举行了欢送会。

欢送会后,这些实习“村官”就和北京林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及北京林学院3所高校的45名大学生一道赶赴平谷、延庆等4个郊区县农村,开始为期3个月的“村官”实习。

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情况,中国农业大学还对他们的毕业设计做了调整,让他们把毕业设计写在农村的土地上,不必像其他同学一样写毕业论文。

该校领导说,在愿意当“村官”的学生中,农村生源和外地生源相对多一些,如果将来能有70%的同学在农村扎下根,就非常成功了。

六、作文
2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就人类而言,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就个人而言,家庭是我们个人的家园。

家园,有温馨的,也有冰冷的;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

请以“我的家园”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自选文体,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 2.C 3.D(干涉:过问或制止,多指不该管硬管。

罹难:被害。

反省:有“悔悟”义。

特出:特别出众,格外突出。

) 4.B 5.C(A项成分残缺,缺少动宾短语中的动词,在“对”后加“缓解”之类的词语。

B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在“一体”之后加上“的商业运作模式”之类的词语。

D项表意不明,单提双承,把“成败”改为“成功”。

) 6.B(B项书名号应为引号。

) 7.C (表可能或希望) 8.B(①给②和③结交④参加) 9.C 10.D(郓州不是梁军老巢) 11.(1)秋天的庄稼没成熟,(即使)把百姓搜尽式地征敛,也支持不了几个月。

(2)我自从康延孝投来,已全部了解了梁兵的虚实情况,这真是上天灭亡梁的时机啊。

(3)何况(我们能取胜的)计划已经决定,微不足道的平庸之语,哪里值得相信!
参考译文
梁将康延孝从粱投奔唐,先参见郭崇韬,郭崇韬把他请到卧室内,(通过他)了解到梁军的全部虚实情况。

这时,唐庄宗领军驻在朝城,梁将段凝率梁军驻在临河。

唐自从丢失了德胜(南城),梁军很快攻占了澶州、相州,夺取了黎阳、卫州,而且唐将李继韬又在泽潞州投降了梁,契丹几次侵犯幽州、涿州,又听康延孝说梁正召集各镇的兵马要大规模行动,唐的众将领(对此)都很忧虑疑惑,以为唐的成败还难以预料。

唐庄宗对此很担忧,就此询问众将领,众将都说:“唐夺得郓州,隔着黄河难以防守,不如放弃郓州(把郓州)给梁,而向西夺取卫州、黎阳,以黄河为界,与粱定约息兵,不再互相攻击,(如此这般)或许可作为以后的打算。


唐庄宗不高兴,回来躺在军帐中,召来郭崇韬询问计策,郭崇韬说:“陛下起兵主持正义,将士疲于战争,百姓苦于转运粮饷的情况,已有10多年了。

何况现在国号己建立,从黄河以北,人们都伸长脖子以(希望)看到(唐)成功而期盼休养生息。

现在唐夺得一个郓州,就不能守住而放弃它,虽然想划河为界,谁来为陛下把守边界?况且唐没有丢失德胜(南城)时,(向)各方商人征的税、缴的赋必能聚集起来,柴草粮饷,堆积成山。

自从丢失(德胜)南城、救保杨刘,在道路上转移调迁,(粮草)消耗丢失了一大半。

而且魏、博等五州,秋天的庄稼没成熟,(即使)对百姓搜尽式地征敛,也支持不了几个月,这难道是停兵不战、长久坚持的形势吗?我自从康延孝投来,已全部了解了梁兵的虚实情况,这真是上天灭亡梁的时机啊。

希望陛下分出兵力据守魏州,固防杨刘。

而从郓州长驱直捣梁的巢穴,不用半月,天下就平定了!”唐庄宗大喜说:“这真是大丈夫的事业啊!”他于是询问掌管天象的官员,掌管天象的官员说:“年景不利于用兵(打仗)。

”郭崇韬说:“古时任命将帅(领兵出征),是打通不吉利的门出发的。

何况(我们能取胜的)计划已经决定,微不足道的平庸之语,哪里值得相信!”唐庄宗(于是)当天下令军中,把他们的家属安顿到魏州,(唐军)夜里就从杨刘渡过黄河,从郓州进入(梁地)袭击汴州,用8天时间就灭了梁。

12.略。

13.李清照的“美”体现在:①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立场上的坚定;②追求人格的超俗;
③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不尽的词作珍品。

14.在封建社会,作为女人,她们依附于男人而存在,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别人不追求的境界。

正由于这两方面的矛盾,她只能生活在孤独与悲哀之中,这就是李清照的悲剧。

14.引陆游诗句的作用在于借陆游的愤怒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交代了李清照生活的社会背景;引王维的诗句在于赞美李清照如“松间明月”“石上清泉”般的超俗人格。

16.(参考)①在写作的主题上,离情闺怨类诗词写的都是男女相思;李清照的词作往往表现的是女词人在国难当头的困境里的愁思。

②在诗词的格调上,离情闺怨类诗词表现的都是狭隘的个人愁绪;李清照的诗词往往表现出关心国家兴亡,坚守操守的大志。

③在艺术风格上,离情闺怨类诗词往往滥用感情,手法粗劣;李清照的诗词含蓄蕴藉,给人以美的享受。

17.D(A项都是代词;B项都表转折关系;C项都是介词“在”;D项①介词“因为”,②连词“用来”。

)18.A(A项重在对“乐其以贵下人”一句的理解。

应为:乐在身居高位而礼贤下士。


19.孔子参与国政三个月,贩卖猪羊的商人不敢哄抬物价;男女都分路行走;掉在路上的东西没有
人捡拾;四方的旅客来到鲁国的城邑,不必向有司求情送礼,都给予接待和照顾,直到他们满意而归。

参考译文:
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岁,他由大司寇代理丞相职务,脸上流露出喜悦的神色。

门人说:“听说君子大祸临头不恐惧,大福来到不喜形于色。

”孔子说:“有这个话。

但不是还说‘乐在身居高位而礼贤下士’吗?”于是就把扰乱政治的鲁国大夫少正卯杀了。

孔子参与国政三个月,贩卖猪羊的商人不敢哄抬物价;男女都分路行走;掉在路上的东西没有人捡拾;四方的旅客来到鲁国的城邑,不必向有司求情送礼,都给予接待和照顾,直到他们满意而归。

齐国人听到这个消息感到期害怕,有人说:“孔子主持政治,鲁国一定会称霸,一旦称霸,我国离它最近,我们会先被吞并。

何不送给它一些土地呢?”黎鉏说:“请先试着阻止它强大。

如果阻止不成,再送给它土地,难道算迟吗?”于是从齐国挑选了八十名漂亮的少女,都穿上华丽的衣服,且会跳《康乐》舞,还有身带花纹的马三十匹,一并送给鲁国国君。

齐国先把女乐和纹马彩车安置在鲁城南边的高门外。

季桓子身穿便服多次去偷看,打算接受,就告诉国君外出巡游,以此为名,整天在城南观赏齐国的美女、纹马,连国家的政事都不想了。

子路见此情形,说:“先生,我们可以离开这里了。

”孔子说:“鲁国如今就要郊祭,假如能按礼法把祭肉分给大夫,那么我们还可以留下来。

”季桓子终于接受了齐国送来的美女,一连三天不问政务;郊祭结束,又没有把祭肉分给大夫们。

孔子于是离开鲁国,在屯地住宿过夜。

鲁国的师已赶来送行,说:“先生是没有罪过的。

”孔子说:“我唱首歌行吗?”于是唱道:“那些妇人的口,可以把大臣赶走;亲近那些妇人,可以使国破家亡。

悠闲啊悠闲啊,我只有这样安度岁月!”师已返回,桓子问:“孔子说了些什么?”师已照实告诉。

桓子长叹一声说:“先生是怪罪我接受齐国那一群女乐的缘故啊!”
20.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21.“浮”和“动”。

“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

(意思对即可)
22.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23.甲:看戏好!乙:自然是读书好!丙:书也须读,戏也须看丁:读书即是看戏,看戏即是读书。

24.①因材施教雕心雕志,教书育人铸德铸魂;②厚德以载物,裨教而泽学;③雏鹰长空翱翔日,永铭杏坛受教时。

④树高千尺不忘根本,桃李茁壮永志园丁。

⑤洒下园丁千滴汗,赢来桃李满园春。

25.60名北京大学生赴任实习“村官”(要点要包括“60名”“北京大学生”“赴任”“实习‘村官’”。

意思对即可)
26.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