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术式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疗效对比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术式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疗效对比观察目的:探究不同术式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清扫术应用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临
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9例。

对照组给予传统清扫术治疗,试验组给予腔镜下清扫术治疗。

结果:乳腺癌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淋巴清扫数量及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情况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传统清扫术对比,早期乳腺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具有着术后引流量少、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临床满意度及临床疗效,确保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标签: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临床疗效
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术式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清扫术应用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9例,全部患者都在术前行双侧乳房钼靶X线摄片与B 超检查,肿瘤都是单侧单发。

其中对照组中患者年龄为33~59岁,平均年龄为(42.2±2.3)岁。

试验组中患者年龄为34~58岁,平均年龄为(41.6±2.2)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等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给予腔镜下清扫术治疗,其中有16例患者行改良小口手术,有13例患者行保乳手术,在腔镜下实施腋窝淋巴清扫术,再进行乳房切除或乳房肿块切除。

其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的流程如下:将脂肪溶解液注入到腋窝内,待10分钟后沿着腋窝下乳头的水平上方的腋中线戳直接为1厘米的孔,插入负压抽吸器对腋窝内的脂肪进行抽吸以便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沿着抽吸孔置入trocar,且固定在皮肤上,充气气压应控制在0.8~10.5kPa,将观察镜置入其中,经胸大肌外侧与背阔肌前缘腋窝上部各切开直径约为5毫米的孔,且置入电钩、分离钳及超声刀;将纤维隔切断以显露出血管神经,仔细的对附着于间隔上的淋巴结及脂肪进行剔除处理,直到清扫到II水平淋巴结[1]。

对照组给予传统清扫术治疗,其中有12例患者行根治手术,有17例患者行保乳手术,以常规切开的手术方法清扫淋巴结,其清扫范围同试验组。

1.3 观察指标
乳腺癌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淋巴清扫数量及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进行观察与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中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选择统计学SPSS 15.0实施分析,计量资料通过(x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乳腺癌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观察与分析,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淋巴清扫数量及手术时间分别为(46.24±8.38)mL、(196.15±46.58)mL、(16.62±4.35)枚及(76.25±18.29)min;而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淋巴清扫数量及手术时间分别为(88.65±20.67)mL、(365.18±68.16)mL、(19.15±5.26)枚及(98.15±18.25)min。

其中,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情况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乳腺癌是一种临床中常见与多发的恶性肿瘤,目前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疗法。

相关研究指出,在确定患者存在保乳指征以后,不管选择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扩大根治手术,还是保乳手术,都不会改变患者总体生存率[2]。

就乳腺癌保乳术而言,腋窝淋巴结清扫一直作为分期手术金标准存在[3]。

最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乳腺腔镜下腋窝淋巴清扫术被广泛的应用在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中,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4]。

传统乳腺癌清扫术具有瘢痕大及切口长等弊端,患者术后常常会发生水肿、患肢疼痛及麻木等症状,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

而腔镜下清扫术可以抽出溶解脂肪,且显露腋窝内结构清晰,有效的降低发生术后皮肤感觉障碍及上肢水肿的概率[5]。

相关研究证实,早期乳腺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具有着术后引流量少、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临床满意度及临床疗效,确保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此次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观察与分析,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淋巴清扫数量及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情况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结语
总而言之,与传统清扫术对比,早期乳腺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具有术后引流量少、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临床满意度及临床疗效,确保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参考文献
[1] 龚皓,陈国强,陈俊辉.前哨淋巴结活检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21(10):3739.
[2] 张微微,江科,陈洁,等.“通阳利水方”治疗乳腺癌淋巴清扫术后上肢淋巴水肿62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4,12(11):115117.
[3] 苏震东,苏光启,李小强,等.T(12)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生发中心和窦组织细胞增生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2(11):102104.
[4] 丁波泥,钱立元,赵于军,等.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乳腺癌的Meta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15(11):6062.
[5] 王子函,滕长胜,葛智成,等.全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加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5(02):68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