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焊接位置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焊接位置介绍
按焊缝空间位置不同可分为平、立、横、仰四个焊接位置。

1.平焊
平焊是气焊中最普通和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它用将两块金属板以对接方式连接在一起。

焊接时应预先留出相当于板厚的间隙,使用中性焰先加热焊缝一端的边缘,待边角开始熔化时将焊丝加入焊缝将一端固定;用同样方法连接焊缝的另一端。

焊接开始时,焊炬与焊件的角度可大些,当熔池形成后再填充焊丝,并要注意保持熔池前方始终处于熔化状态,火焰的位置应环绕在焊丝的前沿,及时熔化,使焊丝连续不断地填熔入池。

加热过程中焊炬与焊件角度可减小,焊丝与焊炬夹角保持900-1000左右,注意熔池的颜色及变化,并使焊丝始终处于焊缝的上方。

如果温度过高使金属板产生熔化倾向时,应及时将焊枪适当提起使之远离焊缝,待焊缝熔池略有凝固时可继续施焊。

不可反复在一处加热和施焊,以免使焊缝形成脆硬现象而造成接合强度下降。

这样才能保证完全熔焊。

焊接结束时,焊炬缓缓提起,使焊缝结尾部分熔池逐渐减小,待结尾处填满后火焰在离开。

2.搭接焊
搭接端焊也称填角焊,通常用于金属板的搭接或在锈蚀的工作面上补片。

搭接焊使用中性焰,焊前同样需要用“暂焊”方法将其固定,施焊过程中将焰心离开上板6mm左右,这样可使下板得到更多的加热机
会。

当熔池形成后再以焰心靠近上板并加入焊丝。

焊丝的位置应靠近上板并在火焰与上板之间移动,焰心则应指向下板。

搭接焊需要填充更多的焊丝,并且有条件形成充足的焊缝,由此可以获得比其他方式更可靠的焊接强度。

3.角焊和“T”形焊
角焊和“T”形焊的连接方式基本相同,用以焊接垂直或以一定角度连接件的焊接。

进行角焊和“T”形焊时也要以一定间隔“暂焊”,但可以省略施焊过程中的预热操作,从开始到结束可一次性连续完成。

角焊和“T”形焊比搭接焊容易,主要在于两焊件的受热可以比较均匀,并且也比较容易形成熔池。

需要注意的是焊枪角度应适当减小,以增大加热面积和避免熔化面积过大、过热穿透焊件。

4.立焊
火焰效率较平焊小些。

严格控制熔池温度,向上倾斜与焊件构成600,以借助火焰气流的吹力托住熔池,不使熔池金属下淌。

一般情况下,焊炬不作横向摆动,仅作上下移动,使熔池有冷却的时机,便于控制熔池温度。

焊丝则在火焰气流范围内作环形运动,将熔化金属均匀地一层层堆敷起来。

若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熔池金属下淌,应立即将火焰向上提起,待熔池温度降低后,再继续进行焊接。

5.横焊
使用较小的火焰能量控制熔池的温度。

焊炬应向上倾斜,与焊件间的
夹角保持在600-750左右。

利用火焰吹力托住熔化金属而不使其下淌。

焊接薄板时,焊炬一般不作摆动,焊丝要始终浸在熔池中。

焊接较厚板时,焊炬可作小环形运动。

焊丝浸在熔池中,以免熔化金属堆积在熔池下而形成咬边和焊瘤等缺陷。

防止火焰烧手,可将焊丝前端50-100mm处加热弯成450-600,手持的一端宜垂直向下。

6.仰焊
使用较小的火焰效率,严格控制熔池温度和面积,利于熔化金属快速凝固。

选择较细的焊丝,利于薄层堆敷。

当焊接坡口及加厚的焊件时,宜采用多层焊。

第一层目的在于焊透;第二层主要在于使焊缝两侧熔合良好,形成均匀美观的焊纹。

同时,多层焊是仰焊中防止熔化金属下堕的有效手段。

焊炬可作不间断的扁圆形斜环左右摆动。

焊丝则应作月牙形运动,并将其始终浸在熔池内。

仰焊时要特别注意操作姿势,防止飞溅金属微粒和熔滴烫伤面部和身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