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舜耕田文言文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昔者,天地初辟,民生凋敝。
洪水横流,草木焦枯,民不聊生。
帝尧禅位,推选大禹治水。
禹者,仁德之君,智勇双全,遂兴利除弊,平治水土。
及至禹子启立,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然启君好乐,不务农事,民生日渐凋敝。
于是,天下英雄,各怀壮志,欲求治世之道。
有舜者,贤良之才,乃隐居南亩,躬耕自食,以求治国安邦之道。
舜生于历山之阳,长于耕田之间。
幼时,父母早丧,孤苦伶仃,自食其力。
及长,性谦恭,好学不倦,常与耕夫牧竖为伍,共商天下大事。
舜耕田之时,身先士卒,与民同劳,民感其德,皆愿归附。
舜知民心向背,遂立誓愿,若能平治天下,必不负民望。
一日,舜耕于历山之下,忽闻天籁之音,如龙吟凤鸣。
舜仰观天象,见东南方有五彩祥云,绕山而旋。
舜心知有异,遂止耕而观。
不久,云雾散尽,一位仙人自空而降,谓舜曰:“吾乃五方神君,受天命而来,观汝耕田,知汝仁德,特赐汝《耕田经》一卷,以助汝治国安邦。
”
舜喜出望外,接经而拜。
仙人又曰:“此经乃上古圣贤所传,内含耕田之道,治国之术。
汝宜细心研读,领悟其中奥妙,必能造福天下。
”言罢,仙人腾空而去,留经于舜。
舜得经后,日夜研读,领悟其中道理。
经云:“耕田者,必先修心,心正则事成。
农事乃治国之本,务农者,必先敬天敬地,敬民敬己。
”舜遂依经行事,教导百姓耕种,提倡节俭,劝民和睦相处。
舜耕田之余,还亲自巡视四方,安抚百姓。
他深知农事为天下之本,故对农业发展尤为重视。
舜下令推广良种,改进农具,提倡水利,使得农业生产力大幅提升。
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国家日益富强。
又过数年,舜治国有方,天下太平。
百姓感念舜君之德,皆愿称颂。
时有诸侯,欲献宝物以媚舜君,舜却婉言拒绝,曰:“吾耕田为民,不求名利,汝等献宝,非吾所愿。
”诸侯闻言,皆感其高尚品德,纷纷效仿,致力于农事,天下大治。
舜君在位三十三年,寿至八十一岁。
临终之际,舜君召集群臣,曰:“吾临终之前,愿举贤自代,以保国家长治久安。
”群臣皆推举禹继位。
禹感舜君之恩,悲痛不已,遂继位为帝,继续推行舜君之政,使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自此,禹舜二帝,以仁德治国,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后世子孙,皆以禹舜为楷模,传承耕田之道,致力于农业发展,使得我国农业日益繁荣,成为世界农业大国。
《禹舜耕田赋》云:“耕田者,民之本;治国者,民之望。
心正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