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施工安全及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
施工外部周边全是脚手架,组成一个圆形平台,而冷却塔必须内外同时施工,在施工
析
进度为双曲线拐点附近,拐点以上部分(比如60-70米以上)施工困难。因为外面的工人
脸部以及身体需紧贴,脸仰不起来,内部(也全是脚手架)工人要趴着身子很不舒服,内
部工人可以靠着塔壁,因此外部施工危险性较高。由此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在施工高度80
高支模施工安全与案例分析
主要 内容
1
从模板支架垮 塌案例说起
2
支模搭设中常见 的隐患点评
3
高支模搭设施工 安全要求
1
从高模板支架垮塌 案例说起
支模架体坍塌的定义
支模架体坍塌事故是指在建筑物或构筑物施工过程中,支承钢筋混凝土造型的模架,由 于某种内在的或外来的原因遭到破坏,不仅完全丧失了架体的承载力功能和建(构)筑物的使 用功能,而且完全失去了支承能力,导致架体局部或整体坍塌,造成在建工程的人员伤亡和 物损事故。
(1)高支模工程没有设计和计算,没有专项施工方案,未经专家审批,施工无据可凭,
任由工人凭“经验” 搭设;
事
故
(2)模板支架工程架体未设置横向连墙杆,未架设水平剪刀撑、漏设置竖向剪刀撑。任
剖
意放大立杆、横杆间距,不设置扫地杆致使没有履行管理工作职责;
南京电视台演播厅支模板坍塌原因
(1)对超高支模的重要性和严重性认识不足 是事故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大演播厅的屋盖其支 模高度达36m,双向井式楼盖的跨度达25m左右,对这么高大跨度的高支模技术,对有一定工 程经验的项目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但该工程的有关项目部人员和监理人员 明显重视不够,责任心淡漠。
决定拆模时间,这是垮塌事故的主要原因。
建筑施工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解析
(一)设计计算、材料质量和工人技术,是模板工程的三大支柱。设计考虑的重点应该是:定型模 板、梁模板、主次楞木等抗弯强度及挠度;对于支撑柱,主要考虑受压稳定性。从目前现场编制的 方案在设计计算方面主要存在:荷载计算有误差,荷载组合未按最不利原则考虑;如对泵送混凝土 引起的动力荷载在设计计算中估计不足,对可能造成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度大幅度下降。 (二)不按规定编制模板方案或不按施工方案搭设模板支撑体系 特别是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 案未按要求组织专家论证;监理单位对现场监管不力。对模板支撑搭设不验收、没有实行有效的监 管。 (三)材料选用的重要性 造成模板坍塌事故的一大原因中,搭设模板的钢管规范规定钢管管壁厚 度为3.5 mm,而实测普遍为2.8-3.0 mm,其轴向抗压能力将降低13.3-18.7%。任何模板坍塌事 故原因都有 “选用材料不合格”的原因。对承重模板结构来说,防止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是十 分重要的,因而在选用模板及搭设材料时必须注意材料的特性。
丰城电厂三期扩建工程是2015年12月28日开工,其中冷却塔项目(总高度165米)是
2016年4月份开工,当时冷却塔已施工完成70多米。总高165米的冷却塔已是我国冷却塔
事
的最大型号,其底部直径124米,周长400米,底面面积可达1.2万平方米,冷却塔底部的
故
斜支柱进风口高达11.6米,基础施工操作很困难。
事 喊出了口号“协力奋战100天”,将140天的工期,拦腰砍去四分之一,缩短为100天。因
故 此由于赶工期引发的各种违章施工,比如缩短养护期,提前拆模,对此次事故的发生,打开
剖 了绿灯放行。
析
混凝土强度不够拆模,这是事故的主因。混凝土浇筑后,需要「养护」的时间不够,
未待凝固达到规定的强度拆除模板。现场技术人员不等强度检测报告,只是根据“经验”
(4)钢管、扣件、顶托的规格、质量混乱,使用的材料未予验收;
(5)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为追求工期忽视技术安全要求。
丰城电厂垮塌事故
2016年11月24日早上7时左右,江西丰 城火力发电厂三期工程在建冷却塔现场施 工现场交接班时,平台突然发生冷却塔操 作平桥混凝土通道坍塌。事故造成震惊全 国的恶性事故:73人遇难,2人受伤。
米左右的位置。施工平台除了站满工人外,各种工具、小型工程车辆以及钢筋混凝土物料
都堆放在上面。
丰城火力发电厂三期工程项目,事发时正在施工拆除冷凝塔外围的钢管滑模架体,为
了赶工期顾不得混凝土未达拆模要求,是造成未凝结的混凝土脱落倾泄砸在整体模架引起了
坍塌的事故发生。事发时正在赶工期,丰城电厂三期工程不顾建筑科学起码的常识 ,公开
现场事故调查发现,如此高大的模板 支架工程架体,未设置横向连墙杆,未 架设水平剪刀撑、也未设置纵横扫地杆。
南京电视台演播厅支模板坍塌原因
(2)对扣件式钢管搭设的排架支撑的承载力决定因素认识不足是事故产生的主要技术原因。该工 程的楼盖施工有简单的模板支架方案,规定立杆间距为800×800mm,步高为1800mm;大梁下立 杆间距为400mm×400mm,步高为900mm。但实际搭设时立杆的尺寸基本为1000×1000mm以 上,步高1800mm,地下室地坑局部横杆步距达2.6m。大梁下虽增设了立杆,但均未与水平杆连 接,支架承载力没有得到根本的提高。 (3)支架搭设不合理是事故的又一主要原因。事故现场残存的架体无扫地杆,相邻的连续5根立杆 的钢管接头对接在同一高度,未见设置剪刀撑,大梁底模下未设必要的均匀分配荷载的横向水平木 枋等。 (4)梁下加密钢管缺增加连系水平杆。
(四)扣件质量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规定:一个直 角扣件、旋转扣件(抗滑)的紧固扭力矩应达到40-65N.m。据抽样检查发现市场上供应的扣件 质量合格率较低,一些小厂生产的扣件合格率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一个扣件能否达到要 求的紧固扭力矩,还有一些不定因素,例如:1、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是否过松或过紧。2、扣件 是否有裂缝、变形、滑丝、砂眼等现象。3、表面未经清理干净,存在锈迹、水泥砂浆和泥土等影 响扣件与钢管的握裹力。当模板是通过楞木搁置在水平钢管上,水平钢管通过直角扣件把力传给 立柱,钢筋混凝土楼板传给水平钢管的施工荷载。要完成这些负荷承载,扣件质量必须保证。 (五)混凝土浇筑方案 在编制模板施工专项方案时没有考虑包括混凝土浇筑方法、浇筑顺序、浇 筑速度等内容,并根据混凝土施工工艺和季节性施工措施等情况,以确定施工时所承受的荷载不 超过设计规定。如混凝土梁施工应分层对称的浇筑,由跨中向两端对称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 大于400mm,上、下层应在初凝前相接,对分层浇筑的梁混凝土还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在混凝 土中适当加点促凝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