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下列的四个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踩影子
B.铅笔弯折了
C.照镜子
D.日食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湖光倒影
B.狗的影子
C.筷子“弯折”
D.雨后彩虹
3.夜间开车时汽车灯光能照亮前方的柏油马路,使司机能看滑路面,但刚下过雨路面潮湿时,司机却几乎看不到路面被照亮,甚至感觉自己车灯未开。

可是当对面的车辆靠近时,却发现路面被照亮了。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路面潮湿,将光线全部吸收了
B.路面被照亮后成为了光源
C.灯光在潮湿的路面上主要发生了漫反射
D.灯光在潮湿的路面上主要发生了镜面反射
4.如图这是一款“迷你KTV”,在大型商场中经常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其标配是:一个玻璃亭,一组由LED光源构成的触屏点唱机、两副耳机、两个麦克风,关上门,戴上耳机,你就可以沉浸在音乐世界里,尽情歌唱。

关于“迷你KT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唱机屏幕彩色画面是由红、黄、蓝这三种色光混合组成
B.玻璃亭可以减弱对周围环境的噪声影响,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耳机收听声音时,其内部不一定在振动
D.麦克风自带“修音”功能,使声音更加优美,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像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手影
B.小孔成像
C.桥在水中的倒影
D.直的花茎“错位”了
6.英语听力测试时,监考老师经常将窗户关上,避免外界环境干扰,“关窗户”是为了
()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减小声音的传播速度
7.如图是小明用笛子和二胡奏出的声音经过同一个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图。

关于这两个声音
对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笛子发出声音的响度较大,音调较低
B.笛子发出声音的响度较小,音调较高
C.笛子发出声音的响度较小,音调较低
D.笛子发出声音的响度较大,音调较高
8.同学们在科普节目上了解到,遇到地震时,被困在废墟中的遇险者通过敲击周围的固体向外求救,这种做法主要是利用了()
A.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且固体传声的效果比空气好
C.敲击固体发出的声音响度更大
D.敲击固体发出的超声波使人听得更清楚
9.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甲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图乙中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降低噪声的
C.图丙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图丁中扬声器播放声音时,它面前的蜡烛的火焰会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10.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的小球运动得越来越快()
A.B.
C.D.
11.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A.B.
C.D.
12.使用温度计测温度时,当温度计中的液柱变长时,始终保持不变的是液柱的()
A.体积B.质量C.温度D.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
13.在暗室内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屏上如图所示,则II 区域为______,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______(选填“A”或“B”)点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明显上升,因为______具有热效应。

14.筷子斜插入水中,从侧面看筷子,如图所示的三个情景简化图中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是符合的,这属于光的______现象。

15.寻声而去,我们听到的声音______不变,但______越来越大(均选填“音色”或“响度”)。

16.如下图甲乙丙丁所示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从物理学角度看,属于噪声的声音有
_________,乐音中音调最高的是________。

17.如图甲使用一张卡片以相同的力从梳子的左端匀速刮向右端,听到声音不同,这说明声音的______ 与______有关;使用图乙实验来验证该关系时,可以采用______(填序号)种操作方法。

A.把钢尺紧压在桌边,伸出桌面一定长度,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B.把钢尺紧压在桌边,伸出桌面不同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尺。

18.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速度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为3︰1,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______。

19.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物体A的长度为_____cm(要求估读)。

20.有一支未刻刻度的温度计,当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液柱的长度为10cm,当玻璃泡放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液柱的长度为30cm,对于这支温度计而言,外界温度升高1℃时,液柱伸长______cm;现在发现液柱的长度为8cm,则现在温度为
_______℃。

三、解答题
21.最近台海局势紧张,为震慑台独势力,解放军在江南沿海持续举行军事演习。

在某次军事演习中,一门坦克炮向目标发射了一枚炮弹,炮弹发射5.1s后看到炮弹击中目标爆炸,又过4.5s听到爆炸的声音。

求:(声音的速度为340m/s,不计光传播的时间)
(1)先看到爆炸后听到爆炸的声音的原因是是什么?
(2)坦克离目标的距离是多少?
(3)炮弹的速度是多少?
22.(1)如图所示,碗底有一枚硬币,当碗内为均匀空气时,画出眼睛甲看到并能准确确定硬币A位置的光路图______。

眼睛乙在图中位置处一开始看不到硬币A,当水加满后,眼睛乙在原来的位置刚好可以看到硬币A,画出眼睛乙看见硬币A的像的大致光路图
______。

此时眼晴乙观察到的硬币A______(选填“在”或“不在”)碗底;
(2)如图所示,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______,此时反射角为______度。

23.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米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40米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求汽车的行驶速度。

24.动车组列车从北京出发,目的地为天津,全程约120.6km,列车全程行驶了30min。

请解答下列问题:
(1)动车组列车行驶的平均速度v是多少?
(2)如图是北京到滨海列车时刻表。

列车若以速度v行驶到滨海,求北京到滨海的距离;
(3)动车组列车全长约200m,若它以速度v完全通过一座长805m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C2567时刻表正晚点
车站名称到达出发停留
北京南--09:46
天津10:1610:204分钟
塘沽10:3710:392分钟
滨海10:4910:49
25.脱蜡铸造是加工饰物或复杂零件的一种方法.例如:要加工一个锡质的小狗挂饰,它的具体做法如图所示:先用蜡制作一个小狗挂饰的模型,再以耐火泥浆浇注,待泥浆干燥后,加热使蜡模型熔化流出,制成小狗形状的模穴,最后将熔成液体的锡倒入模穴内,待锡冷却凝固后取出.已知:小狗蜡模的质量是1.8g,制作出的小狗挂饰的质量是14.56g,ρ=0.9×103 kg/m3.

求:金属锡的密度是多大?
26.《沁园春•雪》中有“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诗句,请根据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诗句中“冰封”和“雪飘”这两种景象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A.踩影子,影子的形成仅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选项错误;
B.铅笔弯折了,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选项正确;
C.照镜子是平面镜反射形成的,故C选项错误;
D.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2.A
解析:A
A.湖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狗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筷子放在水中,看起来像弯折了,是光的折射造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D
解析:D
ACD.由于下雨,水面比较光滑,光在有水的路面上照射时,光线会发生镜面反射,将大部分的光平行射出,所以这时司机迎着对面车辆的灯向前方有水的路面望去,会感觉地面上明亮刺眼;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没有水的路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发生漫反射,很少有光线进入眼睛所以几乎看不到路面被照亮,故AC错误,D正确;
B.路面被照亮后反射的是灯光,本身不发光,不属于光源,故B错误。

故选D。

4.B
解析:B
A.红、绿、蓝三种色光是光的三原色,点唱机屏幕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这三种色光混合组成,故A错误;
B.玻璃亭可以减弱对周围环境的噪声影响,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正确;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耳机收听声音时其内部一定在振动,故C错误;
D.麦克风自带“修音”功能,使声音更加优美,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色,故D错误。

故选B。

5.D
解析:D
AB.手影和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故AB不符合题意;
C.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反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直的花茎“错位”了,是因为水中部分反射的光斜射入空气中时,光线发生折射,远离法线,人逆着光线看去,花茎便发生了弯折,属光的折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B
解析:B
英语听力测试时,监考老师经常将窗户关上,避免外界环境干扰,“关窗户”是为了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选B。

7.D
解析:D
从波形图知,笛子的振幅比二胡的大、频率也比二胡的高,所以笛子发出声音的响度较大,商调较高,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B
解析:B
A.被困在废墟中的遇险者通过敲击周围的固体向外求救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效果比在气体介质中要好,且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所以被困在废墟中的遇险者可以通过敲击周围的固体向外求救,故B符合题意;
C.声音的响度只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
D.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人耳听不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B
解析:B
A.拨动尺子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显示噪声的等级,但不能控制噪声,故B错误,B符合题意;C.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扬声器播放声音时,它面前的蜡烛的火焰会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C
解析:C
【分析】
物体在做加速直线运动时,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距离逐渐变大,可根据这个特点来进行选择。

A.相邻小球的间隔时间相同,但距离先变大后变小,故小球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相邻小球的间隔时间相同,间隔距离也相同;故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相邻小球的间隔时间相同,间隔距离逐渐增大,则说明小球做加速运动;故C符合题意;
D.相邻小球的间隔时间相同,间隔距离在减小,则说明小球做减速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B
解析:B
【分析】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1)估计被测物体的长度;
(2)根据估计结果选择恰当的刻度尺;
(3)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线是否磨损;
(4)放置刻度尺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
(5)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准确读出已知刻度后,在最小刻度后再加上一位估计值;
⑥记录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两部分组成。

A.0刻度线没有对准被测物体一端,故A错误;
B.0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一端,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测量方法正确,故B正确;C.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故C错误;
D.刻度尺放斜了,故D错误。

故选B。

12.B
解析:B
A.当温度计中的液柱变长时,是由于温度升高,液体热胀冷缩,故液体的体积变大,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于温度计内的液体所含的物质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小,故质量不变,且质量也与温度无关,故B符合题意;
C.当温度计中的液柱变长时,是由于温度升高,故C不符合题意;
D.B是正确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13.红橙黄绿蓝靛紫B红外线
解析:红橙黄绿蓝靛紫B红外线
[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分布在II区域。

[2][3]紫光比红光偏转能力强,所以白色光屏上从B到A是红橙黄绿蓝靛紫,紫光之外是紫外线,红光之外是红外线,可以判断A之外是紫外线,B之外是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较强,B点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明显上升。

14.丙折射
解析:丙折射
[1][2]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位置降低,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从而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与丙图一致。

15.音色响度
解析:音色响度
[1]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发声方式有关,一般不会发生改变,寻声而去,我们听到的声音音色不变。

[2]寻声而去,我们离声源越来越近,响度越来越大。

16.丙丁
解析:丙丁
[1]对比各图可知:甲乙丁的波形很有规律,属于乐音;丙的波形杂乱无章,属于噪声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和乙波形的振动幅度,频率相同,即声音的响度,音调相同;丁图振动频率最快,音调最高。

17.音调频率B
解析:音调频率 B
[1][2]一张卡片以相同的力从梳子的左端匀速刮向右端,听到声音不同,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动快慢也就是振动频率有关。

[3]使用图乙实验来验证该关系时,可以把钢尺紧压在桌边,伸出桌面不同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尺,改变钢尺的振动频率来验证实验。

18.2∶1
解析:2∶1

s
v
t
=得,甲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s甲=v甲t甲
乙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s乙=v乙t乙
则它们所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s甲∶s乙= v甲t甲∶v乙t乙=(2×3)∶(3×1)=2∶1
19.1mm300
解析:1mm 3.00
[1]由图可知,一个大格是1cm,一个大格里面有10个小格,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

[2]物体A的长度为
4.00cm-1.00cm=3m
=.00c
L
物体A的长度为3.00cm。

20.2cm-10℃
解析:2cm-10℃
[1]当冰水混合物中,即温度为0℃时,水银柱的长度是10cm;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即温度是100℃时,水银柱的长度是30cm,两者之间的水银柱长度为
l=30cm-10cm=20cm
所以外界温度每升高1℃时,玻璃管内的水银伸长是
130cm-10cm
=0.2cm 100
l=
[2]发现水银柱的长度为8cm,相对于0℃上升了
8cm-10cm=-2cm 所以现在温度为
(-2cm)×0.2cm/℃=-10℃
三、解答题
21.(1)光速远大于声速;(2)1530m;(3)300m/s
解:(1)因为在空气中光速远大于声速,所以先看到爆炸后听到爆炸的声音;
(2)由v=s
t
可得,追击炮离目标的距离
s=vt=340m/s×4.5s=1530m
(3)炮弹飞行的距离为1530m,其飞行时间为5.1s,则炮弹的飞行速度
v′=s
t
=
1530m
5.1s
=300m/s
答:(1)在空气中光速远大于声速;
(2)坦克离目标的距离为1530m;
(3)炮弹的飞行速度是300m/s。

22.在
60
(1)[1]甲能看到并且准确确定A的位置,需要两眼看到两种路径的光线进行定位,如下图所示:
[2][3]乙能看见硬币的原因是光线发生了折射,此时整个碗底和A都看上去变浅了,眼睛看硬币A时仍是觉得处于碗底的,如下图所示:
(2)[4]根据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5]过入射点垂直于反射面画出法线,已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
9030=60︒-︒︒
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角也为60°。

23.10m/s
【解析】
【分析】
声音传播的距离等于车距山崖距离的2倍减去车行驶的距离,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声音传播的时间;声音传播的时间与汽车行驶40m 所用时间相同,最后根据速度公式求出汽车行驶速度。

已知鸣笛处距离山崖s=700m ,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的距离s 1=40m ,根据题意可知声音传
播的距离:s 2=2s-s 1=2×
700m-40m=1360m ,声音传播的时间(即车行驶的时间):2213604340/s m t s v m s ===,汽车行驶速度为:114010/4s m v m s t s
===。

24.(1)241.2km/h ;(2)229.14km ;(3)15s
(1)动车组列车行驶的平均速度v 是
120.6km 241.2km/h 0.5h
s v t === (2)由表可知,列车从北京到滨海实际行驶时间为57min ,北京到滨海的距离为 1241.2km/h 57h=229.14km 60s vt ''==⨯⨯
(3)动车组列车全长约200m ,若它以速度v 完全通过一座长805m 的大桥,需要的时间为
1200m 805m 15s 1241.2m/s 3.6
s t v +===⨯总 答:(1)动车组列车行驶的平均速度v 是241.2km/h ;(2)北京到滨海的距离为229.14km ;(3)动车组列车全长约200m ,若它以速度v 完全通过一座长805m 的大桥,需要15s 。

25.28g/cm 3
【分析】
知道小狗蜡模的质量和密度,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其体积;锡的体积等于蜡模的体积,已知小狗挂饰的质量(锡的质量),再利用密度公式求金属锡的密度. 蜡模的体积:33
1.8=20.9/m g V cm g cm ρ==蜡蜡蜡, 由题意可知,锡的体积等于蜡的体积,即V 锡=V 蜡=2cm 3,且m 锡=14.56g , 则金属锡的密度:3314.56=7.28/2m g g cm V cm ρ=
=锡锡. 26.见解析
冰封是指水凝固成冰;雪飘是指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冰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