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民政厅关于印发救助管理工作有关规章制度的通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民政厅关于印发救助管理工作有关规章制度的
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贵州省民政厅
•【公布日期】2005.11.10
•【字号】
•【施行日期】2005.11.1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扶贫、救灾、慈善
正文
贵州省民政厅关于印发救助管理工作有关规章制度的通知各市、州、地民政局:
为进一步规范全省救助管理工作,根据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和工作实践,省厅制定了《受助人员须知》、《受助人员学习制度》、《贵州省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医疗卫生及环境内务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请在工作中遵照执行并将执行中的有关情况及时报告省厅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

二○○五年十一月十日
受助人员须知
一、救助范围
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

二、救助内容
(一)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
(二)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
(三)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
(四)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
(五)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

三、救助期限
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

四、终止救助
已经实施救助或者救助期满的;不如实提供个人情况的;受助人员自愿放弃救助或者擅自离站的;不遵守救助管理站规章制度,破坏、盗窃公私财物,无理取闹、扰乱救助工作秩序的;
五、应遵守的规定
(一)如实提供本人姓名、年龄、籍贯、户口所在地、亲友姓名、地址、联系方式以及其他相关资料;
(二)如实将随身物品情况提供给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除生活必需品外,其余的交救助管理站保管,离站时归还;禁止携带易燃、易爆、腐蚀等危险物品进站;
(三)未成年人及其他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离开救助管理站,须经救助管理站同意;
(四)遵纪守法,不准辱骂、殴打工作人员或其他受助人员;不准破坏救助设施,盗窃公私财物;不准无理取闹,扰乱救助工作秩序;
受助人员学习制度
为加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在救助站受助期间的教育,提高受助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根据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七条规定,特制定本学习制度。

一、学习内容
(一)学习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及政府的有关规定。

了解救助政策、法规中受助人员的权利、义务,提高受助人员遵纪守法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二)学习受助人员须知、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等各项规章制度。

(三)学习救助管理站卫生管理制度。

帮助受助人员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二、学习方式
根据受助人员具体情况,采取黑板报、墙报、工作人员讲解辅导、印发有关资料以及自学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教育活动。

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行为规范
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规范救助,文明管理,切实保障百亿年受助人员的基本权益,制定本行为规范。

一、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二、树立为政府分忧、为民众解愁的思想观念。

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

三、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熟练掌握并运用《救助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胜任本职工作。

四、爱岗敬业,忠于职守,遵守职业道德,热爱救助管理工作。

五、严格遵守站内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安排,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自觉维护站内工作和生活秩序。

六、严格遵守工作程序,规范填写各类表格。

七、严格遵守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八不准”规定。

自觉使用文明用语,礼貌待人,做到文明服务,规范救助,接待求助人员态度和蔼、耐心细致。

八、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救助管理工作中的紧急情况和突发事
件。

医疗卫生及环境内务管理制度
一、卫生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对受助人员要进行卫生常识、性病、爱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受助人员自我防病意识。

在传染病的多发流行季节,提前搞好防疫工作。

发现受助人员患传染性疾病或为疑似传染病病人时,要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发现疫情,要及时按规定上报。

二、对新入站的受助人员应询问其健康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建立健康档案。

三、受助人员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应及时送医疗机构治疗。

四、救助站应实现受助人员宿舍文明、整洁和站内环境绿化、净化、美化,卫生无死角,站内物品摆放整齐有序。

五、室内外卫生应坚持每日清扫和定期大扫除制度,保持窗明几净、地面清洁。

六、建立受助人员个人卫生制度,帮助受助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七、加强食堂卫生管理,做好餐具消毒和卫生防疫工作。

八、救助站应派人经常打扫、冲洗站内厕所,做好消毒保洁工作,经常喷药灭蝇、灭蛆,保持厕所的清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