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九周周练试题(含解析)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九周周练试
题(含解析)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低龄留学值与不值、好与不好,也需因人而异。
既不能盲目跟风,视留学为唯一出路;也不能,甘心做井底之蛙。
②面对盘根错节的贪腐案件,调查组办案人员抱持坚定信念,纵使拔出萝卜带出泥,也绝不,看了佛面看僧面。
③这次宴会虽然只邀请了你一个人,但他那里又不是龙潭虎穴,你何必,自己吓自己?不要多心,尽管放宽心去吧。
A.畏首畏尾投鼠忌器杯弓蛇影
B.投鼠忌器杯弓蛇影畏首畏尾
C.畏首畏尾杯弓蛇影投鼠忌器
D.杯弓蛇影投鼠忌器畏首畏尾
【答案】A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一句“既不能盲目跟风,视留学为唯一出路”也不能过于顾虑,用“畏首畏尾”。
第二句中“看了佛面看僧面”做事有顾忌,用“投鼠忌器”。
第三句“自己吓自己”,用“杯弓蛇影”。
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虽然已是第二次来这里了,但仍是,也谈不出更深的感受。
②只要抓住这根主线,我们对美日在南海的意图,就会减少之感了。
③我只抓紧了时间,地看了看石河子军垦区,别的什么也没能去参观。
A.走马观花雾里看花浮光掠影
B.浮光掠影雾里看花走马观花
C.雾里看花浮光掠影走马观花
D.雾里看花走马观花浮光掠影
【答案】B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浮光掠影”强调印象不深;“雾里看花”强调看的不真切;“走马观花”强调观察粗略,看得匆忙。
第二,辨析色彩。
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
第三,辨析用法。
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近日,俄罗斯继续释放愿与OPEC合作恢复油价的意愿,但双方态度暧昧,面对实质问题,大都闪烁其词,没有明确的表示。
B.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明确表示,伴随着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人社部将进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子女带薪护理”方案呼之欲出。
C.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别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同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D.25日上午,方怀瑾委员在“加强管理和服务,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专题会议上,建议政府要理性面对节假日“拥挤踩踏”等重大突发事件,不要因噎废食。
【答案】C
【试题分析】妄自菲薄:形容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心理,自轻自贱。
用错对象。
A.闪烁其词: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
指不肯透露真相或有意回避要害问题。
符合语境。
B.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也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
符合语境。
D.因噎废食:因为吃饭噎住了,索性连饭也不吃了。
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
符合语境。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
等。
第二,辨析色彩。
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
第三,辨析用法。
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A.闪烁其词: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
指不肯透露真相或有意回避要害问题。
符合语境。
B.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也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
符合语境。
D.因噎废食:因为吃饭噎住了,索性连饭也不吃了。
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
符合语境。
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部分高新科技处于突破的临界点,一旦实现突破进入市场化后,就会形成巨大的科技力量,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跨入一个新的科技时代。
B.这本署名为《记住乡愁》的书,是庄乾坤的一本长篇散文集,封面设计精美,画面淡雅宜人,用不着展卷阅读书里内容,仅看书名,就能够被它吸引住。
C.昆明动物园的工作人员说,此次引进的鹦鹉都是来自美洲、非洲、澳洲等地的26个名贵外国品种,一共500多只。
因为人工饲养,它们特别喜欢与人亲近。
D.集团总校要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引领农村学校,使农村学生享受到与城市学生一样优质的教育质量和后勤服务,让这些孩子在教育中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答案】B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
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
比如A项,经过压缩即可发现,成分残缺。
“跨入一个新的科技时代”暗换主语,其主语不应是“高科技”,应改为:使人类跨入一个新的科技时代。
D项搭配不当。
“享受……教育质量”搭配不当,“教育质量”可改为“教育资源”。
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
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
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C项语序不当。
“名贵外国品种”应为“外国名贵品种”。
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
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领导人基于对国际政治格局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反复考量作出的决断,体现的是一代政治家的勇气、担当和创新。
B.19世纪末,报业大亨威廉·赫斯特的《纽约新闻报》为了与约瑟夫·普利策的《世界报》争夺用户,双方在报纸的报道上展开了激烈竞争。
C.IMF成员国中,德国、法国、英国和加拿大等投票权举足轻重的国家都已经成立了人民币清算银行,意味着人民币即将纳入特别提款权稳操胜券。
D.为了我们这一群人过来,朋友宰了六只鸡,从煲鸡汤到炖鸡,从辣椒炒鸡杂到韭菜炒鸡蛋,鸡是自家养,菜是自家种,就连蘸料里的姜和葱,也都是自产的。
【答案】A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
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
比如D项,经过压缩即可发现,成分残缺,两组“从”字结构,缺谓语。
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
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
比如C项,“人民币即将纳入特别提款权稳操胜券”句式杂糅。
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
B偷换主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猴年春晚可谓星光熠熠,歌手谭维维和她的电声乐队与华阴老腔艺人合作的歌曲《华老腔一声喊》酣畅淋漓、荡气回肠,使人们观赏到来自黄土高坡的古老民间艺术的
活力。
B.近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枣阳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穆穆曾侯——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特展”在省博物馆开幕。
值得关注的是,一尊刻有“芈”字的青铜鼎首次
亮相。
C.实施精准扶贫并非只是扶贫方式或手段的简单变换,而是针对贫困人口需求更加多元
化,结合不同帮扶对象的具体特点和现实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D.某种程度上,1986年播出的《西游记》已成为我们对吴承恩名著《西游记》最重要的理解途径,六小龄童对我们并不陌生,成为两代人心中不可替代的美猴王。
【答案】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
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
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
A.搭配不当,把“观赏”改为“感受”或删除“的活力”。
C.介词宾语残缺,在“多元化”后加“的客观现实”;D.一是“六小龄童对我们并不陌生”主客颠倒;二是搭配不当,“成为了两代人心中不可替代的美猴王”不是“六小龄童”本人,应为“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
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
比如A项,经过压缩即可发现,搭配不当,把“观赏”改为“感受”或删除“的活力”。
C.介词宾语残缺,在“多元化”后加“的客观现实”。
D搭配不当,“成为了两代人心中不可替代的美猴王”不是“六小龄童”本人,应为“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
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
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
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
D.“六小龄童对我们并不陌生”主客颠倒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7.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森林生态系统是巨大的碳储存库和重要碳汇。
森林通过碳汇功能,在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贮存了巨量的碳。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森林植物在其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固定在森林生物量中。
A.人们公认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是最为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
B.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人们公认它是最为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
C.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并被公认为最为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
D.人们公认森林是最为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而且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
【答案】C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选用、仿用句式就是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或特定语言环境的要求,选用恰当的句式来表达,仿照范例重新造句,即按照给定材料的要求、思路和格式进行仿制创作。
句式的选用,近年来考查较少,但句式仿写已经成为一个热点,它是对考生语言表达的综合测试。
从修辞角度看,主要有比喻句、排比句、对比句、对偶句等形式;从句式角度看,有假设句、因果句、条件句、转折句等形式,也就是侧重于整句。
选用句式包括句与句、句与段的衔接两种情况。
它主要是检测学生对语句的组合能力。
如本题根据横线前后语境,可以断定填空部分的主语应该是“森林”,故排除A.D.再根据主语一致的语法要求,排除B。
8.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比尔•盖茨首次支持在中国建立公益教育机构,他表示:“通过发起成立深圳国际公益学院,。
”
A.我们希望共同消除不平等现象,为那些愿意贡献聪明才智和丰富资源的人提供支持,创造一个让所有人都能过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生活的世界
B.我们希望所有人都能过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共同消除不平等现象,为那些愿意贡献聪明才智和丰富资源的人提供支持
C.我们希望为那些愿意贡献聪明才智和丰富资源的人提供支持,共同消除不平等现象,创造一个让所有人都能过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生活的世界
D.我们希望为那些愿意贡献聪明才智和丰富资源的人提供支持,创造一个让所有人都能过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生活的世界,共同消除不平等现象
【答案】C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选用、仿用句式就是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或特定语言环境的要求,选用恰当的句式来表达,仿照范例重新造句,即按照给定材料的要求、思路和格式进行仿制创作。
句式
的选用,近年来考查较少,但句式仿写已经成为一个热点,它是对考生语言表达的综合测试。
从修辞角度看,主要有比喻句、排比句、对比句、对偶句等形式;从句式角度看,有假设句、因果句、条件句、转折句等形式,也就是侧重于整句。
选用句式包括句与句、句与段的衔接两种情况。
它主要是检测学生对语句的组合能力。
如本题有先后逻辑顺序:先提供支持,再共同消除不平等,最后是创造……世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塞下曲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①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②,矜夸紫骝③好。
【注】①幽并:指幽州和并州。
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②游侠儿:指恃武勇、逞意气而轻视性命的人。
③紫骝:古骏马名。
9.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对全诗有何作用?(6分)
1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回答。
(5分)
【答案】
9.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无限肃杀的边塞秋景图。
寒蝉在桑叶枯落的空旷桑林里鸣叫,边塞天气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的芦草。
(3分)这两联借景抒情,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后面的抒情议论做了铺垫。
(3分)
10.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献身沙场的壮士豪杰的惋惜和对自恃勇武、炫耀紫骝的所谓“游侠儿”的讽刺;(3分)抒发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
(2分)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易错警示】概括描绘的情景的题目注意题干的要求是“景象”,这里就要有哪些景物,景物有何特征,有些同学可能对景物的特征概括的不够准确,要重点区分是“喜”还是“哀”。
分析诗句的作用要明确诗句的位置是开头还是中间、结尾,开头往往是做铺垫、奠定情感基调、统领全诗,中间往往是承上启下,结尾往往是以景结情、直抒胸臆、卒章显志。
答题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此题应该答出“肃杀”“悲凉”,作用是“铺垫”。
10.【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回答”这是一道分析诗
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必考的题目之一。
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
幽州和并州都是唐代边塞之地,也是许多读书人“功名只向马上取”、“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追逐名利的地方。
然而,诗人从这些满怀宏图大志的年轻人身上看到的却是“皆共沙尘老”的无奈结局。
末两句,以对比作结,通过对自恃勇武,炫耀紫骝善于驰骋,耀武扬威地游荡,甚至惹是生非而扰民的所谓游侠的讽刺,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
前面讲的幽并客的时候,作者还没有什么贬意,字里行间里还隐约可见对于献身沙场壮士的惋惜之情。
用“游侠儿”来形容那些只知道夸耀自己养有良马的市井无赖,作者的反战情绪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
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此题除了结合上一题的景色分析,还要注意抓住注释和诗中的“从来”“皆”“莫”“矜夸”带有的情感色彩来分析。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用“,”两句写出了宋荣子能够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原因。
(2)李白《蜀道难》中,表现壁之险绝、水之湍急咆哮的两句诗是“,”。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运用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了马快弦急、战斗激烈的两句是“,”。
【答案】
(1)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
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