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敬仰的医学家记巴德年院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敬仰的医学家记巴德年院士
第4页
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计划宣告开始。 共有美、日、德、中等6个国家科学家参加了 这次工程,中国科学家完成是全部工程1%。
即使数量极少,但中国科学家完成得很出众。
我敬仰的医学家记巴德年院士
第5页
年,中国科学家以坚定信心,出众地完成了 水稻基因组计划测定10%任务。同年春天,日本 提出测定家蚕基因。在日本要求独立测定之后,
第3页
高尚医德
作为一名医学家,首先要有一颗仁爱心和 高尚情操。“不论什么时候,我们都是属于中 国,干都是中国人事业。”
他满腔爱国热情,强烈民族自信心和自强 感,深深感染了我。这不但是我们医学生最低 要求,而且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切记在心。
1%—10%—100%,这是巴院士说到人类 基因组计划时常提起一个故事。
我敬仰的医学家记巴德年院士
----- 这位和 善可亲老人 就是巴德年 院士
第1页
人物介绍
巴德年,1938年10月27日出生于吉林省四 平市,满族,中共党员。现任中国医学科学 院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中国工程 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医学部外籍院士,免疫 学教授。巴德年院士当前担任社会职务有: 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 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 会声誉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 国工程院管理学部常务委员,并负担各种国 家级杂志主编、常委等工作。
我敬仰的医学家记巴德年院士
第12页
这位著名免疫学教授在专题汇报中提出,与 成立国家人口与健康委员会同时,中国应加强公 共卫生体系建设,将其建成集科研、疾病控制、 食品药品监督、预防、医生、卫生教育、健康促 进、法律规章、科学管理为一体,而且是一个完 整、协调、高效、机动灵活大卫生网络系统。
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卫生建设经费投入,
把人口和健康问题列入国家重点工程,争取用三 个五年计划时间,兑现中国在《巴西宣言》中 “人人享受卫生保健”承诺。
我敬仰的医学家记巴德年院士
第13页
我敬仰的医学家记巴德年院士
巴德年描绘出中国实现全方面小 康社会后人口与健康目标,即人口 数量适中、人口结构合理,全体国 民都享受医疗保障,国家有完整、 系统、高效卫生服务和应急体系, 有很好医疗水平和科研能力,大多 数国民身心健康,生活质量改进, 精神饱满、体力充沛。
然而要成为一名优异医学家,扎实专业知识 是必不可少。
巴德年院士长久致力于肿瘤免疫研究。八十 年代初,他在世界上首次发觉抗胸腺自家抗体, 从而为高血压大鼠免疫功效低下找到了原因,用 胸腺移植等免疫重建方法,在国际上首次提醒免 疫功效异常与高血压发生关系;在国内率先开展 了LAK细胞研究,最早将LAK疗法用于临床并在预 防癌转移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他成为我国癌生物 疗法学术带头人之一。
第14页
就是这么一位优异医学家,
深深得影响着我。相信我们全 部热爱医学科学年轻人,都会 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实现我 们理想,成为祖国优异医学人 才。
我敬仰的医学家记巴德年院士
第15页
我敬仰的医学家记巴德年院士第 Nhomakorabea0页他说:“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自古英雄出 少年’,其实科学也是一样。”他勉励师大学子 主动投身科学研究,争取在学术研究上有更大作 为。
我敬仰的医学家记巴德年院士
第11页
心系百姓
在中国科学院硕士院主办“中国科学家 人文论坛”第二单元主题汇报会上,巴院士 曾做了题为《我国公共卫生系统面临挑战》 专题汇报。巴德年院士在汇报中以翔实数据 向与会听众介绍了我国医疗卫生现实状况, 并呼吁采取主动办法不停提升广大中国百姓 医疗保障水平。
我敬仰的医学家记巴德年院士
第8页
多年来,巴德年院士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百 余篇,参加编写了《Immunology of Cancer》, 主编了《当代免疫学技术与应用》以及《当代 医学进展与应用》丛书。
巴德年院士曾先后取得部级科技进步将4 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日本高桑荣松医 学业绩优异将,国家级有突出贡献教授。1997 年获北美华人生命科学成就奖;1998年获CMB 医学出色贡献奖。
我国科学家也决定独立测定家蚕基因。当中国在 《Science》上发表了结果时,日本却还没有完成 测定。中国科学家以自己实际行动,测定了100% 家蚕基因。从1%—10%—100%,在基因组工程 上中国成为大国、强国已经没有疑义。
我敬仰的医学家记巴德年院士
第6页
我敬仰的医学家记巴德年院士
第7页
精于学问
我敬仰的医学家记巴德年院士
第2页
1962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系
1968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生物化学 专业
1982年在日本北海道大学医学癌症研究所 获医学博士学位。
而谈及以上这一切成就时,巴院士总是 戏称为“当一个人有着这么多头衔时,他肚 子里学问就已经不多了!“
我敬仰的医学家记巴德年院士
我敬仰的医学家记巴德年院士
第9页
重视人才
当我们都在感叹科学家伟大时,巴德年院 士在介绍他们时候,却一再地强调这些奇迹都 来自一群年轻人创造。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提 出时,沃森25岁,克里克35岁;胰岛素合成技 术,则是由一群大学一年级学生所完成。“一 年级学生啊!”这句话,巴教授连续重复了好 几遍。就此,巴院士还研究了诺贝尔奖取得者 人群特征,指出2/3获奖者都在40岁以下,并以 36岁~40岁居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