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成语故事-道听途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成语故事-道听途说
学习成语⼉童故事可以从故事中培养学⽣的创造性。
随着科学技术⽇新⽉异的发展,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正是有创造思维的⼈才。
下⾯⼩编给孩⼦们带来了中国古代成语故事-道听途说。
道听途说
春秋时代,齐国有个⼈叫⽑空,他爱听那些没有根据的传说,然后再把⾃⼰听到的津津有味地讲给别⼈。
有⼀次,⽑空听到⼀只鸭和⼀块⾁的事,他觉得⾮常稀奇,便告诉给艾⼦。
他说:“有⼀个⼈,养了⼀只⾮凡能⽣蛋的鸭,那鸭⼀天能⽣⼀百多个蛋。
”他见艾⼦笑了,⼜说:“那天,从天上掉下⼀块⾁,那块⾁长有三⼗丈,宽有⼗丈。
”艾⼦笑着问道:“真的吗?有那样长的⾁吗?”⽑空急忙说:“噢,那就是长⼆⼗丈。
”艾⼦仍不相信。
他⼜改⼝:“⼀定是⼗丈长了。
”艾⼦说:“你说的那只鸭是谁家养的?你说的那块⾁掉在了什么地⽅?”⽑空⽀⽀吾吾说不出来,最后只好说:“我是在路上听别⼈说的。
”
成语“道听途说”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
这⼀成语⽐喻在路上听到没有根据的⾔论或传闻,再去传给别⼈。
⾚膊上阵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军阀割据,互相攻伐。
割据凉州军阀马腾,被曹操杀掉。
马腾的⼉⼦马超为报⽗仇,与西凉太守韩遂联合起来,出动数⼗万⼤军进攻曹操。
双⽅在渭⼝⼀带对阵。
第⼆天,两军出营布成阵势。
马超挺枪纵马,与曹操的猛将许褚⼤战。
两⼈战了⼀百多回合,不分胜败。
因为战马疲累不⽀,于是各回军中,换了匹马,⼜出阵前战了⼀百多回合,胜败仍然不分。
许褚杀得性起,拍马回阵,卸下盔甲,露现突出的筋⾁,⾚着膊,提⼑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双⽅官兵⼤为震动。
两⼈⼜⽃了三⼗余回合,许褚奋⼒举⼑向马超砍去,马超闪过,挥枪向许褚⼼窝刺来。
许褚扔下⼿中⼑,⽤⼒夹住马超的枪,于是两⼈在马⾝上夺抢,许褚⼒⼤,咔嚓⼀声,扭断枪杆,两⼈各拿半截,在马上乱打。
接着两军混战,曹军损伤⼤半,退回寨中坚守不出。
马超退回渭⼝,对韩遂说:“我看在恶战当中,再也没有⽐许褚不要命的了。
他真是个‘虎痴'啊!”
这个成语出⾃《三国演义》第五⼗九回:“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却了盔甲,浑⾝筋突,⾚体提⼑,翻⾝上马。
来与马超决战。
”⽐喻作战毫⽆掩护或不讲策略。
天下⽆双
信陵君魏⽆忌窃符救赵后,怕哥哥魏王追究,避居赵国。
他听说⽑公和薛公很有才能,便去邀请。
但两⼈不肯来见。
他打听到⽑公藏在赌徒中,薛公藏在卖酒⼈家,便去寻访,终于结识了两⼈。
平原君知道后,说:“以前听说信陵君为⼈天下⽆双,今天看来他⾏为荒唐,徒有虚名!”信陵君说:“既然平原君耻笑我,那我该离开这⼉了。
”平原君知道说错了话,向信陵君谢罪。
信陵君名望更⼤了。
这时秦国出兵攻魏。
魏王派⼈请信陵君回国。
信陵君怕魏王追究他的窃符之罪,不肯回国,并告诫下⼈:“谁为魏王使者通报,处死!”只有⽑、薛两⼈冒死进⾔:“秦灭了魏,公⼦国破家亡,怎么见天下⼈?”信陵君⽴即省悟。
信陵君回到魏国,魏王把上将军的印信授给他。
信陵君率齐、魏等六国兵将,⼤破秦军。
他威震天下,被誉“天下⽆双”。
这个成语出⾃《史记•信陵君列传》:“始吾闻夫⼈弟公⼦天下⽆双。
”“天下⽆双”作成语,形容出类拔萃,独⼀⽆⼆。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杀了太⼦申⽣,⼜派⼈捉拿申⽣的弟弟重⽿。
重⽿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来到楚国。
楚成王认为重⽿⽇后必有⼤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天,楚王设宴招待重⽿,两⼈饮洒叙话,⽓氛⼗分融洽。
忽然楚王问重⽿:“你若有⼀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略⼀思考说:“美⼥待从、珍宝丝绸,⼤王您有的是,珍禽⽻⽑,象⽛兽⽪,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王呢?”楚王说:“公⼦过谦了。
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吧?”重⽿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
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
假如有⼀天,晋楚国之间发⽣战争,我⼀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舍等于三⼗⾥),假如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
四年后,重⽿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公。
晋国在他的治理下⽇益强⼤。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
晋⽂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下令军队后退九⼗⾥,驻扎在城濮。
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害怕了,马上追击。
晋军利⽤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左传•僖公⼆⼗⼆年》。
成语“退避三舍”⽐喻不与⼈相争或主动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