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现5000多年前河洛古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槐村遗址
在5月7日举行的河南郑州巩义双槐树古国时代都邑遗址考古重大发现发布会的现场,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先生说道:“中华5000年文化的起源,目前来看,就在双槐村。
”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位于黄河与洛河交汇流域的河洛地区,古有“居天下之中”的说法,向来被视为中华文明的腹心地带。
河洛古国距今5300多年,位于黄河南岸高台地上、伊洛汇流入黄河处,河洛中心区域的仰韶中晚期遗址被证实是古国时代的一处都邑遗址。
双槐村遗址既是黄河流域的都邑性质中心聚落,也是河洛古国的都邑。
所以双槐村的位置是有所讲究的。
通过对比既往在周边范围内所发现的遗址后,考古人员发现,周边的青台、汪沟、秦王寨、伏羲台和洛阳的苏羊、土门、妯娌等多个遗址,特别是西山、点军台、大河村仰韶文化城址组成的城址群对双槐树都邑形成拱卫之势,“它的北面有黄河这一道天然屏障,其他的遗址呈扇面分布在双槐树遗址的南面,各司其职,而双槐树正好位于扇把的位置。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说道。
据了解,巩义双槐树遗址是一处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也是迄今为止在黄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这一中华文明形成的初期,发现的规格最高的具有都邑性质的中心聚落。
双槐树遗址位于黄河南岸高台地上、伊洛汇流入黄河处的河南巩义河洛镇。
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遗址是迄今为止在黄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这一中华文明形成初期阶段,发现的规格最高的具有都邑性质的中心聚落。
其社会发展模式、承载的思想观念以及诸多凸显礼制和文明的现象,被后世所承袭和发扬,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正是赖此主根脉延续不断、瓜瓞绵绵。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距今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是当时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明中心,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也以考古学的实证材料表明在距今5300年前后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的的确确是黄河文化之根,华夏文明之魂,被专家学者称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