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诫子书》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16课《诫子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A.了解作者及有关文学常识,积累文中的文言词语。

B. 反复朗读,翻译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积累名言警句。

2.过程与方法
A.朗读、揣摩、品析,感知情感。

B.自主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习古人淡泊宁静、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高尚品格。

做人要坚持节俭、积极进取,培养自己的清廉风范和美德,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

◆教学重点
1. 翻译课文,积累文中的文言词语。

2. 体会作者的感情,积累名言警句。

◆教学难点
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

其中明代的小说家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一部小说,下面请几位同学说出几个三国演义中印象深刻的人物的姓名。

——刘备、曹操、孙权、张飞、关羽、诸葛亮等
说到诸葛亮,谁能说几个有关诸葛亮的小故事名称?
——草船借箭、七擒孟获、舌战群儒、空城计、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等
千百年,诸葛亮的知识和才能已成为中华民族智慧和聪明的化身,但是今天我们不谈他身为蜀国丞相在治理国家时的鞠躬尽瘁,也不谈他作为军事家在指挥千军万马作战时的运筹帷幄和神机妙算,今天我们就谈谈诸葛亮在家中,作为孩子的父亲,是怎样教育他的孩子的。

下面,我们就学习一封诸葛亮给他儿子写的书信——《诫子书》。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2.读准字音;年与时驰淫慢险躁遂成枯落悲守穷庐
四、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注意词句停顿,初步理解内容。

2.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语句。

3.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翻译课文。

五、展示交流学习成果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夫(fú)君子之行:⑵行:⑶淡泊:⑷宁静:⑸致远:⑹广才:⑺淫(yín)慢:⑻励精:
⑼险躁:⑽治性:⑾驰:⑿日:
⒀遂:⒁接世:⒂穷庐:(16)枯落:2.翻译下列句子
①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③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④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⑤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⑥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预习思考探究二、三题。

第二课时
一、背诵课文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对以下两句话的理解。

1.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四、合作与探究
1. 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2. 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3. 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
么关系?
五、拓展延伸
诸葛亮这一篇短信《诫子书》,是中国儒家教育目标的浓缩,文中的许多语句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

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

结合自己的体验送给大家一句你最喜欢的话。

六、课堂总结
真正的智慧可以穿越时空,让这些经典语句永驻我们心中,伴我们行走一生。

大志成大学成大才,小志成小学成小才,无志不成学不成才。

大志就是与历史潮流一致的志向。

祝愿同学们早立大志,静心读书,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大才!
七、布置作业
1.积累本课的名句。

2.完成本课同步训练。

附:板书设计
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勤学励志治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正)
诫子书修身养性修身: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
珍惜年华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