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墓园景观规划与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8
墓园的绿色环境发展与建设一直备受设计者关注,而生态墓园景观规划设计存在问题较多。
应诠释“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将绿色发展、生态墓园建设植入其中。
本研究以生态墓园景观规划与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总体景观规划设计理念、绿色环保生态优先原则、规划长远发展及特色设计、揭东区玉湖公墓概述、设计方向与目标、功能分区设计、公共关联设计新颖布局、强化生态建设降低污染波及等,提出具体方案及措施,并阐述了实施方法及设计要点。
1生态墓园概念解读
伴随我国绿色生态环保战略推动实施,强化自然环保与人为景观设计尤为关键。
墓园作为丧葬文化及情感寄托的重要形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1]。
受传统文化与丧葬理念影响,我国百姓对丧葬场所及空间环境较为重视,经分析调查发现,我国墓园从主体架构与设计形式逐渐向自然风格转变,生态丧葬模式日益突显。
因此,生态墓园概念逐渐被诸多学者关注。
首先,生态墓园是指在传统墓园的基础上,进行生态化延展,提升自然效应与环保设计,将丧葬文化与情感寄托进行外在形式升级,强化自然景观设计的生态化,为逝者营造更为舒适、和谐、自然的安息环境。
其次,生态墓园具有自身生态循环系统,可自动处理可能造成的污染或相关问题,以景观规划或绿植搭配为主,提升墓园功能的同时,起到带动周边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是城市生态发展与绿色主题实施的重要方向。
最后,生态墓园是基于科学架构与生态环保理念架构下的衍生物,具有一定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应用影响,生态墓园主要以绿色资源搭配、生态技术植入、自然景观规划设计为主,体现我国特有的丧葬文化与新时代墓园功能,对诠释生态丧葬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2生态墓园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分析
2.1总体景观规划设计理念
墓园景观规划设计与其他形式不同,由于丧葬功能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在生态墓园景观规划设计中需强调新时代的发展理念,总体景观规划设计理念秉承“自然生态、花园墓葬”为主[2]。
以自然生态环境营造、自然生态景观设计为核心基础,植入花园墓葬概念,全面提升墓园功能与景观建设。
同时,采用多元设计与服务满足的设计理念,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延伸墓葬功能。
在城市用地方面侧重于科学规划用地资源,减少污染,并利用通过景观规划与设计实现与城市周边环境的融合衔接,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2.2绿色环保生态优先原则
本研究的生态墓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强调绿色环保、生态优先原则。
花园模式生态墓园主要以2个生态化为主,包括墓园环境生态化、安葬模式生态化。
在墓园环境生态化设计中强调景观规划应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环境与土地占用,科学合理地进行设计规划,最大程度减轻对资源的消耗与浪费,起到环保节约的最终目的[3]。
景观规划设计以花园衬托、绿植环抱为主,即鸟语花香、树茂林密,呈现鲜明的绿色景观公园效果。
在安葬方式生态化方面,主要设计理念如下:(1)满足节约土地与安葬数量保障双要求;在实际安葬中建议采用花卉葬、立体葬及草坪葬等模式,同时墓碑设计要以小、精、巧形式为主。
(2)选择可降解的骨灰盒类型,且降解后不再保留骨灰,对土地循环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效果。
(3)在逝者的地上标志设计中要融合园林环境设计,打破传统的成排、成列规则。
地上标志设计需采用自然搭配形式,结合树林或花卉等进行穿插点缀,景观融合要结合园林小
生态墓园景观规划与设计
范翔
(广州市园林生态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随着我国墓园基础建设逐渐完善,绿色发展与生态建设成为墓园建设主题。
因此,强化生态墓园景观规划设计尤为关键,是绿色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保障。
生态墓园景观规划与设计对全面营造环境层次化、视觉体验性、生态循环性意义重大。
以生态墓园景观规划与设计为主,提出具体途径与方法,从绿植配置设计与生态构建方面入手,为后期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生态;墓园;景观;规划
作者简介:范翔(1986-),男,汉族,工程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设
计。
图1墓园各区域景观规划设计配置占比
85
--
20228
品或雕塑等,凸显墓碑的艺术形式。
2.3规划长远发展及特色设计
花园式生态墓园设计要树立长远发展意识,明确判断未来墓园生态效能体现与功能发挥,并在具体景观规划设计中强调统一布局,实际实施建设采用结合开展、循序渐进的方式,体现景观搭配的合理性、绿化植入的科学性[4]。
同时创新设计方案与手法,实施顺序为先建花园、后建墓园,在完成自然生态景观建设基础上,打造墓园功能,进而在视觉感官上体现公园、花园、墓园的绿色生态效果。
最后,在特色设计方面要体现其创新、创造性,墓园的本质在于庄严与优雅的双重表现。
所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要强调集中庄严与分散优雅的双重效果,通过特色园林景观设计避免大同化问题发生,避免以往的呆板、僵化情况。
利用景观设计植入各种要素、资源,如设计布局现场景点,从游客或用户角度出发,提升整个墓园的视觉观赏性。
实际设计与设施开展要以自然形态为主,应用自然条件与环境,升级原始地貌与水文条件,塑造具有自然韵味的生态都市墓园。
揭东区玉湖公墓项目既是为全社会服务的窗口,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阵地。
其功能是使人们在殡仪活动中的悲伤得到慰藉、情感得以抒发、哀思有所寄托,倡导文明、健康、进步的殡仪活动,起到移风易俗和引导合理消费的作用,同时对集约、节约用地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实现意义。
与此同时,可依托与潮汕地区的天然距离和交通优势,有效发掘当地的旅游资源,将项目开发与环境保护、旅游开发、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5]。
3揭东区玉湖公墓景观规划与设计实践分析
3.1揭东区玉湖公墓概述
揭东区玉湖公墓项目建设对社会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另外,更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让用户可以在殡仪活动中得到一定的慰藉感,由于传统墓区等环境问题影响,本项目主要以人文景观塑造、情感环境营造为主。
对合理引导消费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价值。
其次,可实现对土地或生态资源的集约保护、节约增效。
另外,可依托与潮汕地区的天然距离和交通优势,有效发掘当地的旅游资源,将项目开发与环境保护、旅游开发、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3.2设计方向与目标
在对墓园进行整体设计中,要结合实际需求,侧重宣传力度,强化品质建设。
以绿色发展为战略主题。
在墓园整体设计中,需考虑城市位置、环境影响,构建实施要考量生态因素与环境条件,必须强化墓区设计与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协同搭配性。
并利用自然人文景观,全面建设周边生态环境。
如利用新西河水库减少水资源的过度浪费与成本投入,利用北侧的大宝山形成天然屏障,提升绿植覆盖与景观搭配。
揭东区玉湖公墓项目建设主要以政府筹划为主,采用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植入现代化城市概念,提升自然环境与现代文明的双重内涵。
生态与环保的现代工艺建设保留该项目历史文化,并形成独立的开放模式与资源贯通,为本地区的墓葬服务产业及经济发展起到经济促进作用。
3.3功能分区设计
揭东区玉湖公墓在功能分区设计方面也较为考究,侧重利用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搭配,科学合理地开展功能分区设计。
如在广场活动区设计中选择设置2个独立广场,分别在整个墓园中的南北两侧,其目的在于满足墓园集散与组织活动的需求。
由于广场为墓园集散或组织活动主要区域,人流数量较多,景观设计主要以小景观搭配、大空间满足为主。
如在广场中心地域设计三阶式喷泉花台,并与其高台进行呼应。
在花台四周可设置花卉,利用花灌草木的方式营造整个高台与四周的生态效果,并逐一分阶地在广场四周安置休息座椅,座椅应靠近花卉或中央喷泉处,便于游客或用户休息。
墓园区域设计强调自然景观的搭配性,墓园区域中以矮树丛为主,通过低灌木配置的方式提升墓碑之间的交错感,实现整个墓园的综合搭配效果,提升整个墓园区域的美观度。
但从墓园庄严程度考虑,设计中以白色、黄色花卉为主,营造庄严+协调的环境氛围。
并通过阶梯设计方式提升整体墓区的分层感,使其效果得到最大程度体现。
另外,在通往墓区与广场之间采用树林长廊设计方式,强化长廊石阶两边的树林庇荫效果,呈现整个长廊区域的自然生态美观。
最后,墓园出口与入口处以假山形式为主,通过假山设置提升障景效果,并在周边设置纪念亭,提升纪念感与仪式感。
3.4公共关联设计新颖布局
地形地貌特征,玉湖镇地处山区,平面图状似一叶芭蕉。
地势北高南低,东西两侧是小北山山脉,南北两侧为平缓的丘陵,中间地带自成天然小盆地,盆地中又平起一处高地——
—湖岗山。
境内大小山头300多座,鹰爪石山为全县最高峰,海拔1180.50m。
最低处洋边湖海拔4m。
项目选址处由于缺乏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资料,暂时无法对场地进行定量描述,建议该项目在下一步工程勘察阶段应进行详细勘察。
因此,在玉湖公墓绿地边界空间景观设计中要以公共关联为主,体现空间景观设计的时效性、互通性。
首先,在设计中明确边界空间的“公共属性”,边界空间是墓园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衔接缓冲地带,该地带必须体现其公共性,减少过度的个性或封闭式设计方式,以开放自由式为主,构建符合大众需求及服务百姓的公共景观、便民设施。
其次,在设计中可强化文化理念、价值精神,利用边界空间的公共属性完成价值性建设。
如传统
86 --
20228
形成视觉冲击力,通过这种植物配置理念,进一步为群众创造一种更加优异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5]。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生态园林景观已经成为了提高城市内部环境质量及群众幸福感的关键所在。
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保证设计内容可以满足我国不同城市的基本发展需求,还要进一步发挥园林景观在城市建设阶段中所具备的价值与作用,使其能成为城市的亮丽风景线,在设计时不仅需要保证植物的配置具备层次性,还要根据不同植物所具备的特征进行搭配,有效结合园林植物与各类要素,以此保证生态园林景观可以发挥自身的实际作用。
(收稿:2022-02-25)
参考文献
[1]金勇.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1,1(22):42-44.
[2]任龙凤.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探讨[J].工程技术与管理,2021,5(12).
[3]李申,汤雪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探讨[J].中国科学探险,2021(03):110-112.
[4]张弘.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析[J].现代园艺,2021,44(07):139-140.
[5]张盛旺.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分析[J].南方农业,2020,14(36):28-29.
文化、民族精神、改革内容、建设功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诸多价值体系及文化理念均可通过边界景观设计得以体现[6]。
最后,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边界空间景观与外部城市公共区域的过度关联性。
既不能完全封闭关联,又不能完全大同化;既要体现过度特殊,又要融合公共关联。
因此,在边界空间景观设计中需注重外部、内部的结合性,包括人文结合、绿化结合、环境结合、地势结合等。
3.5强化生态建设降低污染波及
在玉湖公墓景观规划设计中,侧重营造生态建设,经过分析发现,以往玉湖公墓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导致实际工作开展进度缓慢,景观规划与设计时效性不强。
基于该问题,在墓园景观规划设计中以全面强化生态建设为主,有效控制污染情况,降低其波及影响与问题发生。
首先,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玉湖公墓的景观偏重于环保方面,主要从绿植覆盖与水源打造方面均采用多元化方式,提升绿植覆盖的循环效应,墓区绿植覆盖率达67%,主要采用丛林+灌木的方式,通过绿植带将整个园区进行分段、关联,墓园内部中央处主要采用大景观、矮灌木为主,并配合喷泉与假山景点。
本墓园设计以生态墓园为主,在墓园主体与景区设计中侧重打造天人合一的环境体系。
首先,基于现场环境与自然景观,有效利用已形成因素,通过走访调查该墓园现场及环境发现,墓园中心为小型水池,长年积水与沉淀形成小湖泊,但受污染影响需对其进行快速治理。
墓园设计中将该湖泊拟定为重要水源景观,并以该湖泊为主对整个区域进行水循环生态资源带构建,以中心湖、流水渠道、喷泉景观为主,合理设计流水渠道进行布局,覆盖到整个建筑项目中。
通过该湖泊改造对其水流进行引流利用,降低施工成本投入、提升自然形成利
用率。
其次,利用墓园西部的山坡对其进行二次利用,重新设计山坡与周边废弃巨石,构建假山园林景观,利用山坡起伏不平形成项目景区地标,为整个园区居民休闲放松提供场所。
最后,通过水流、山体的自然形成利用,提升整个墓园的天人合一感觉,实现生态效应与自然促进影响[7]。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生态墓园景观规划与设计,将边界效应与景观设计进行融合、系统论述。
主要包括总体景观规划设计理念、绿色环保生态优先原则、规划长远发展及特色设计、揭东区玉湖公墓概述、设计方向与目标、功能分区设计、公共关联设计新颖布局、强化生态建设降低污染波及等。
同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景观规划及设计方案。
以理论结合实践、方法结合理念,对生态墓园模式与配置设计重点给予阐明,为全面践行生态墓园建设提供参考价值。
(收稿:2022-01-25)参考文献
[1]冯强,白珍.生态环境的人居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1,46(9):30-34.
[2]王展华.城市生态型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5):10-13.
[3]左沛鋆.绿色建筑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性研究[J].建筑技术研究,2021,3(11):20-21.
[4]董璟.乡村景观设计与环境保护研究——
—评《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J].环境工程,2020,38(2):172.
[5]程艳红,苏同向.城市生态墓园景观设计研究[J].园林,2021,38(3):63-68.
[6]米满宁,王胜蓝.山地墓园地景化设计策略探讨[J].中国园林,2020,36(3):60-64.
[7]李煜,苏志龙.云南昆明长松园节地墓葬墓园文化塑造探索[J].现代园艺,2021,44(18):53-56.
(上接第84页)
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