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江苏省启东市高中生物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5.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探究——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1.下表为学生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一组实验,请据表分析,如要探究 pH对酶活性的影响,应选择表中的哪些试管?
A. 4 和 5
B. 2 和 3
C. 5 和 6
D. 1 和 2
2.在酶促反应过程中,与酶促反应的速率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酶的性质②底物浓度③反应产物浓度④温度⑤pH
A.④⑤ B.①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3.下列有关酶的研究,按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斯帕兰札尼证明鸟胃里有化学变化②施旺从胃液中提取出胃蛋白酶③人们认为鸟胃里无化学变化④科学家指出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⑤科学家认为,酶是活细胞里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少数酶是RNA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④⑤
C.①②④③⑤ D.③①②⑤④
4.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
请回答:
(1)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________,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_。
(3)该实验中设置的4号试管起______作用;设置3号试管的目_______。
(4)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1号试管中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5.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注入3mL浆糊.然后在甲试管中注入2mL新鲜的小麦淀粉酶滤液,在乙试管中注入2mL清水,振荡这两支试管,并将甲、乙两试管的下半部浸在35℃左右的温水里,保温5min,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同时取出这两支试管,分别滴入一滴碘液,乙试管内的现象是,乙试管在本实验中起作用.
(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无关变量有、等.
(3)实验过程中温度为35℃的原因可能是.6.下列与酶有关的实验的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利用淀粉、淀粉酶、本尼迪特试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利用淀粉、蔗糖酶、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C.利用pH为5、7、9的缓冲液、胃蛋白酶和蛋清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D.利用肝脏研磨液、过氧化氢和蒸馏水探究酶催化的高效性
7.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如下: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并且分别按下表中序号1至序号5的要求操作。
(1)将3支试管内液体混合均匀,再将试管的下半部均浸到60℃热水中,保温5min。
然后,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2mL斐林试剂,混合均匀后,将3支试管下半部放进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中,煮沸l min。
①3支试管内的实验现象是:1号;2号;3号。
②上述实验过程中,三支试管浸在60℃中处理的原因是。
(2)经检测3号试管的pH为2,若在序号5操作前,将3号试管中和至中性再进行后面的操作,是否有砖红色沉淀产生?,原因是。
8.取1-5号5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淀粉溶液,控制温度等条件并进行实验,如下表
(除表中列出的外,其余条件都适宜)
根据实验,试管内容物变蓝的是()
A.l.2.3 B.2.4.5 C.3.4.5 D.2.3.4
9.蔗糖酶能够催化蔗糖水解.下表是在同﹣温度下研究蔗糖酶和蔗糖浓度对水解反应速率影响的系列实验结果.
A.实验一中,酶浓度低于5%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蔗糖浓度
B.实验二中,蔗糖浓度高于20%后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酶浓度
C.两组实验的自变量不同,无关变量有差异,因变量相同
D.如果系列实验条件温度升高5°C,相对反应速率可能降低
10.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见表,下面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响酶活性的因素是
温度
B.1号试管设置正确
合理,为空白对照组C.3 号试管的实验条件是37℃水浴;pH8~9
D.蛋清液和酶液应在混合均匀后再进行水浴
参考答案:
1.答案: B
解析:
2.答案: D
解析: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酶的性质、温度、pH、底物浓度、酶量等,反应产物浓度也会抑制酶促反应,故选D。
3.答案: B
4.答案: (1)维持反应液中pH的稳定(2)Cl-和Cu2+Cu2+Cl -(3)对照确定Na+和SO 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活性是否有影响 (4)由蓝色(或无色)变为砖红色斐林试剂中有Cu2+,其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实验设计,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本实验研究的是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pH为无关变量,维持反应液中pH的稳定才能排除无关变量。
对本实验的分析首先确定对照组和实验组,观察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结果得出结论。
4号试管为对照组,3号试管的结果与4号试管相同,说明Na2SO4溶液中的Na+和
SO对实验中酶的活性没有影响,1号试管为无色,说明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更强,2号试管为
深蓝色,说明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因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的因变量时,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1号试管中产生砖红色沉淀。
因斐林试剂是NaOH和CuSO4的混合液,Cu2+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影响实验结果。
5.答案:(1)变蓝,对照
(2)有无淀粉酶;试剂的量、温度、溶液PH等(写出两项即可)
(3)小麦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35℃
解析:(1)由题意可知,乙试管加入的物质是3mL浆糊和2mL清水,清水不能催化淀粉水解,因此取出乙试管加入碘液,溶液会变蓝色,乙试管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2)由题意可知,甲试管中的物质是3mL浆糊和2mL2mL新鲜的小麦淀粉酶滤液,乙试管加入的物质是3mL浆糊和2mL清水,因此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淀粉酶;因变量是加入碘液后是否变蓝色,试剂的用量、温度、溶液的PH、保温的时间等属于无关变量.
(3)实验过程中温度为35℃的原因可能是小麦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35℃.6.答案: B
7.答案:(1)①产生砖红色沉淀无变化无变化
②使酶处于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最快
(2)不能酶已经失活,不能催化淀粉的水解
解析:本题考查酶与ATP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8.答案: B
解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个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9.答案: A
解析: A、实验一中,酶浓度低于5%时,随着酶浓度的升高,相对反应速率加快,说明酶浓度低于5%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酶浓度,故A错误;
B.实验二中,蔗糖浓度高于20%后,随着蔗糖浓度升高,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快,说明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酶浓度,故B正确;
C.实验一的自变量是酶浓度,实验二的自变量是底物浓度,可见两组实验的自变量不同,所以无关变量有差异,两组的因变量相同,都是相对反应速率,故C正确;
D.当该实验在最适温度下进行时,实验温度升高5°C,酶活性会降低,相对反应速率可能降低,故D正确.
故选:A.
10.答案: C
解析: A、由表格中的实验的自变量可知,该实验是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
B.1号试管是空白对照组,实验设置不合理,应该加入1ml蒸馏水,B错误;
C.3号试管的实验条件是37℃水浴,pH为8~9,分别与2、4试管对照,C正确;
D.温度、PH设置应该是蛋清液和酶分别设定好后再混合保温,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D错误.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