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血经验交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血的血浆内含有较高浓度的纳、钾、氨、 乳酸,增加代谢负担
输全血与输成分血
一般来说,6h内稀释性自体输血回输的就 是新鲜全血
但在我国现行的血液保障体制下,能够提 供安全,质量较高的新鲜全血比较困难。
新鲜血与库存血
某些临床医生认为:凡有输血,新鲜血都 优于库存血
实际上新鲜全血的含义随输血目的不同而 异,刚采出来的血输给患者并不安全
常见的有D、C、E、c、e、M、N、S、s等 利用2-3个筛选红细胞与待检血清反应,如果
存在不规则抗体,那么可以和这2-3个细胞中 至少一个出现反应。
所用的筛选红细胞通常是用2-3人份的O型红细 胞组成一套试剂。
不规则抗体
不规则抗体鉴定:
待检血清与一组谱细胞反应,根据反应格局鉴 定意外抗体的特异性
谱细胞一般由8-12人份已知血型表现的O型红 细胞组成,尽可能包括最多的抗原决定簇以及 缺乏某种抗原决定簇,以便检出大多数单一抗 体和多种混合体
不规则抗体阳性的处理
输注不含有特异性的不规则抗体的血液制 品
九江市未开展不规则抗体鉴定故只能采取 配合型输血
抗筛阳性,盲配,交叉配血主次测均为阴 性,可以发血
新鲜全血的含义
输血目的是:纠正贫血 ACD保存全血(保存时间:存活率)
1d : 100% 7d : 98% 14d : 85% 21d : 80%
单纯纠正贫血21d内的全血可以视为新鲜全 血
新鲜全血的含义
输血目的是:补充粒细胞
需要保存8h以内的全血
输血目的是:补充血小板
全血中所含白细胞、血小板和凝血因子量 很少,不能取得预期疗效
对于血容量正常的病人,特别是老人和儿 童可引起循环超负荷,发生急性肺水肿和 心力衰竭
全血输注的缺点
全血中的白细胞是血源性病毒传播的媒介 物,尽可能去除白细胞能预防输血传播疾 病
全血示制备血液成分的原料,不利于保护 血源,造成浪费
ACD:21天;+腺嘌呤=ACDA CPD:28天;+腺嘌呤=CPDA
=35天
这些保护液是针对红细胞设计的,只对红 细胞才有保护作用
全血不全
血小板
在22±2℃的震荡条件下保存,目前 西院没有保存血小板的条件。
4℃静置12h丧失大部分活性,24h 全部失活。
全血不全
中性粒细胞
4℃保存最长不超过8h,超时则吞噬 功能和趋化功能明显下降。
全血不全
凝血因子
不稳定的凝血因子:V VIII 必须在-18℃才能保持活性 4℃保存1天VIII活性下降50% 全血保存3天,V活性下降50%
全血不全
输注红细胞的目的:提高携氧能力 1U红细胞和全血所含红细胞数目
相同,但容量较小,循环负荷轻
全血危险性大
由于异体红细胞、血浆蛋白、白细胞、血 小板抗原同种免疫反应危险性增大
输全血与输成分血
输全血的目的:提高携氧能力同时 补充血容量
全血适应证:出血量大输注的缺点
全血中含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可以使受血 者产生抗体,当再次输血时,可发生输血 反应
全血危险性大
全血贮存1周后,由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 板碎片,变形蛋白及纤维蛋白形成大小不 等直径约为20-80微米的聚集物。
大量输注(>3袋)可通过孔径为170微米的 标准输液滤器进入体内广泛堵塞毛细血管 造成肺微血管栓塞
临床表现为输血中(后)烦躁不安,呼吸 困难,严重缺氧甚至死亡,体外循环手术 时能直接引起肺微血管栓塞
若不危及生命建议暂不输注
输血认识的误区
输全血与输成分血 新鲜血与库存血
输全血与输成分血
某些临床医师认为全血比较“全”, 含有各种血液成分,最患者更为有 利。
实际上全血不全,危险性大
全血不全
全血一旦离体,需要与抗凝保护液混合才 能不凝固,得以在离体环境保存。
常用抗凝剂有:
临床用血经验交流
主要内容
不规则抗体 输血常见误区
血型抗原
400多种,分属20多个血型系统
不规则抗体
定义:
ABO血型系统以外的不符合Landstainer 法则的其他血型抗体
除抗A、抗B以外的抗体
不规则抗体
不规则抗体筛查:
受检者血清与试剂红细胞发生反应,以发现37 ℃中具有反应活性的抗体
需要保存12h以内的全血
输血目的是:补充凝血因子
至少需要保存24h以内的全血
新鲜全血的含义
新鲜全血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全血中除了红细胞,其他成分浓度低,不
足一个治疗剂量。
新鲜全血的安全性
1天内来不及做相关输血前检查 在血液保存期内,血液中的一些病原体逐
渐失活
梅毒螺旋体3d失活 疟原虫2w部分失活
输全血与输成分血
一般来说,6h内稀释性自体输血回输的就 是新鲜全血
但在我国现行的血液保障体制下,能够提 供安全,质量较高的新鲜全血比较困难。
新鲜血与库存血
某些临床医生认为:凡有输血,新鲜血都 优于库存血
实际上新鲜全血的含义随输血目的不同而 异,刚采出来的血输给患者并不安全
常见的有D、C、E、c、e、M、N、S、s等 利用2-3个筛选红细胞与待检血清反应,如果
存在不规则抗体,那么可以和这2-3个细胞中 至少一个出现反应。
所用的筛选红细胞通常是用2-3人份的O型红细 胞组成一套试剂。
不规则抗体
不规则抗体鉴定:
待检血清与一组谱细胞反应,根据反应格局鉴 定意外抗体的特异性
谱细胞一般由8-12人份已知血型表现的O型红 细胞组成,尽可能包括最多的抗原决定簇以及 缺乏某种抗原决定簇,以便检出大多数单一抗 体和多种混合体
不规则抗体阳性的处理
输注不含有特异性的不规则抗体的血液制 品
九江市未开展不规则抗体鉴定故只能采取 配合型输血
抗筛阳性,盲配,交叉配血主次测均为阴 性,可以发血
新鲜全血的含义
输血目的是:纠正贫血 ACD保存全血(保存时间:存活率)
1d : 100% 7d : 98% 14d : 85% 21d : 80%
单纯纠正贫血21d内的全血可以视为新鲜全 血
新鲜全血的含义
输血目的是:补充粒细胞
需要保存8h以内的全血
输血目的是:补充血小板
全血中所含白细胞、血小板和凝血因子量 很少,不能取得预期疗效
对于血容量正常的病人,特别是老人和儿 童可引起循环超负荷,发生急性肺水肿和 心力衰竭
全血输注的缺点
全血中的白细胞是血源性病毒传播的媒介 物,尽可能去除白细胞能预防输血传播疾 病
全血示制备血液成分的原料,不利于保护 血源,造成浪费
ACD:21天;+腺嘌呤=ACDA CPD:28天;+腺嘌呤=CPDA
=35天
这些保护液是针对红细胞设计的,只对红 细胞才有保护作用
全血不全
血小板
在22±2℃的震荡条件下保存,目前 西院没有保存血小板的条件。
4℃静置12h丧失大部分活性,24h 全部失活。
全血不全
中性粒细胞
4℃保存最长不超过8h,超时则吞噬 功能和趋化功能明显下降。
全血不全
凝血因子
不稳定的凝血因子:V VIII 必须在-18℃才能保持活性 4℃保存1天VIII活性下降50% 全血保存3天,V活性下降50%
全血不全
输注红细胞的目的:提高携氧能力 1U红细胞和全血所含红细胞数目
相同,但容量较小,循环负荷轻
全血危险性大
由于异体红细胞、血浆蛋白、白细胞、血 小板抗原同种免疫反应危险性增大
输全血与输成分血
输全血的目的:提高携氧能力同时 补充血容量
全血适应证:出血量大输注的缺点
全血中含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可以使受血 者产生抗体,当再次输血时,可发生输血 反应
全血危险性大
全血贮存1周后,由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 板碎片,变形蛋白及纤维蛋白形成大小不 等直径约为20-80微米的聚集物。
大量输注(>3袋)可通过孔径为170微米的 标准输液滤器进入体内广泛堵塞毛细血管 造成肺微血管栓塞
临床表现为输血中(后)烦躁不安,呼吸 困难,严重缺氧甚至死亡,体外循环手术 时能直接引起肺微血管栓塞
若不危及生命建议暂不输注
输血认识的误区
输全血与输成分血 新鲜血与库存血
输全血与输成分血
某些临床医师认为全血比较“全”, 含有各种血液成分,最患者更为有 利。
实际上全血不全,危险性大
全血不全
全血一旦离体,需要与抗凝保护液混合才 能不凝固,得以在离体环境保存。
常用抗凝剂有:
临床用血经验交流
主要内容
不规则抗体 输血常见误区
血型抗原
400多种,分属20多个血型系统
不规则抗体
定义:
ABO血型系统以外的不符合Landstainer 法则的其他血型抗体
除抗A、抗B以外的抗体
不规则抗体
不规则抗体筛查:
受检者血清与试剂红细胞发生反应,以发现37 ℃中具有反应活性的抗体
需要保存12h以内的全血
输血目的是:补充凝血因子
至少需要保存24h以内的全血
新鲜全血的含义
新鲜全血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全血中除了红细胞,其他成分浓度低,不
足一个治疗剂量。
新鲜全血的安全性
1天内来不及做相关输血前检查 在血液保存期内,血液中的一些病原体逐
渐失活
梅毒螺旋体3d失活 疟原虫2w部分失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