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汕头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文言文(40分) (共3题;共40分)
1. (16.0分) (2017七上·槐荫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潮平两岸阔,________。
(《次北固山下》)
(3) 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
(4) 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5)子曰:“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6)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
(《江南逢李龟年》)
(7) 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
(8)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
(《峨眉山月歌》)
(9)遥怜故园菊,________。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0)地势坤,________。
(《国学经典》)
(11) 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易水歌》)
(12) 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
(13)鸟宿池边树,________。
(《题李凝幽居》)
(14)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________。
(《国学经典》)
(15) ________,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中国说》)
(16)汉下白登道,________。
(《关山月》)
2. (1
3.0分) (2016七上·南京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
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
①明察秋毫
②项为之强
③徐喷以烟
④盖一癞蛤蟆也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②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③是吾剑之所从坠。
(3)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昂首观之
B . 项为之强
C . 驱之别院
D . 心之所向
(4)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 徐喷以烟何不试之以足
B . 以虫蚁为兽二虫尽为所吞
C . 常蹲其身神游其中
D . 拔山倒树而来至之市,而忘操之
(5)
本文记叙了作者童年时的哪些趣事?请简要概括。
(6)
下面的一段文字记录了本文作者沈复的一段逸事,人们笑称为“兰花劫”。
阅读之后,你领悟了怎样的道理?
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
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
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
兰坡临终时,赠余荷瓣素心春兰①一盆,皆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余珍如拱璧。
花叶颇茂。
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根视之,皆白如玉,且兰芽勃然②。
初不可解,以为无福消受,浩叹而已。
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③灌杀也。
从此誓不植兰。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注释:①荷瓣素心春兰:一种稀罕、名贵的兰花。
②勃然:充满生机。
③滚汤:开水
3. (11.0分) (2018八下·濮阳开学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________
②往送之门,戒之曰________
③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
④与民由之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谈谈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
二、现代文(40分) (共2题;共40分)
4. (19.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瓦屋听雨
朱胜国
①断断续续下了几天的雨,到了黄昏又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
细柔的雨丝密密地斜织着,雨声便如春蚕咀嚼蚕叶一般,嘈嘈切切地将白昼的余光一点点啃啮殆尽。
夜色渐渐浓起来,人家的窗户大都紧紧地闭着,朦胧的灯光影影绰绰,透过雨窗望去,模糊得像瞌睡人的眼睛。
灯光照着的地方,依稀可见晶亮的雨丝倏忽而逝,天地也仿佛由无数雨丝连接起来了。
②本想出去走走的,雨却越下越大了。
也罢,今夜就安心呆在屋子里独自听雨,享受这无边的雨意吧。
③我的居所是几间瓦屋。
这种过时的建筑懒懒散散地分布在城市的一隅,恰好为喜欢怀旧的人们营造出古朴的意境,更何况我对原汁原味的雨声有着久违的想念。
这些瓦屋据说很快就要被拆除了,这当然是一桩好事。
但对于听雨而言,瓦屋却是难得的佳处。
身居高楼的人,完整意义上的听雨是不存在的。
雨是世上最轻灵的东西,能将那厚重的钢筋水泥敲响么?瓦屋就不同了,它不像高楼那样庞大而僵硬,雨滴敲在上面,立即会发出好听的声音。
身居瓦屋的人也就有了在雨中亲近自然的福气。
④瓦似乎是专为雨而设置的乐器。
平常里它们总是一言不发,一旦雨滴接踵而至,瓦的音乐就叮叮地奏响了。
那声音酷似古筝,清脆,且韵味十足,在黑夜里向四面八方弥漫。
A雨势急骤,琴声就慷慨激越,如万马奔腾百鸟齐鸣,又如两军交锋擂鼓助阵。
雨势减缓,音乐也跟着弱下去,像激战过后的短暂休憩,又像是怀春少女在花前低语。
雨声大概是世界上最繁复难解的音乐,你听,那节奏,那旋律,似混乱不堪又似包罗万象,而那些尽职的瓦片只是专注地演奏着,听雨人的脑海中便漫漶(huàn)出不尽的情意。
⑤实际上,一个人愿意坐下来静静地听一回雨,他心中一定有了某种牵念和感喟。
雨丝最能扯动昔日的情思,
雨声也最易叩响感情的门环。
垂老的将帅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回味,迟暮的美人有“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幽怨,多情的诗人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想。
当然,在人的种种情愫中,应数爱情最令人心动勾人魂魄了。
我时常把雨声想像成顾盼生辉的少女在舞蹈,她们的舞步时而齐整,时而凌乱,时而轻盈,时而沉重,传出变化多端的情感体验。
有时候,像在诉说喃喃的情话,有时候,又像在焦急地呼喊,想要答应,又辨不清是谁的声音……
⑥我曾困惑于古人填词作诗,为何总喜欢运用雨的意象。
今夜瓦屋听雨,算是有了一些感悟。
听雨,就是听灵魂的对话,听真情的奔泻,听年华的淙淙流淌。
南宋词人蒋捷词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秋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人生际遇不同,听雨的感受也就各异。
少不更事的时候,总不在意也无法理解雨的内涵,及到饱经世事历尽人间沧桑的暮年,方才生出“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慨叹。
原来雨声所敲打的,除去岁月的回响之外,还有昔日难再的痛惜与欲说还休的惆怅。
⑦B雨还在屋顶上轻轻的弹唱。
在这座脚步繁忙的城市里,还有多少人能摈弃尘世的杂念,投入地听一回雨呢?
(1)
文章第②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2)
文章第③段,作者为什么说“身居高楼的人,完整意义上的听雨是不存在的”?
(3)
文章语言富有特色,请从划线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我选择()句,赏析
(4)
作者在瓦屋中听雨,产生了哪些感悟?
(5)
通读全文,探究“雨”这一意象长期成为文学作品描写对象的原因。
5. (21.0分)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后面问题。
关于“韩剧”的主题阅读
韩剧,指韩国拍摄制作的电视剧集,采用边写边拍边播的模式。
近年来因“偶像剧“的影响而造成轰动,在跨文化圈的文化传播下成功成为传播学、市场营销学、心理学的热门研究课题。
【韩剧自身】
现实题材的电视剧源于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现实社会、现实情况的认知、表现、思考及审美需求。
可以说现实题材电视剧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一种艺术化的现实生活的纪实与叙事。
韩剧主题鲜明,以现实题材为主,大多聚焦现代
都市的热点问题及都市人的社会日常生活,并试图表现现代人的价值趋向、伦理观念和引发响应的人生思考。
其整体表现的含蓄内敛独具东方气韵,恰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人生观不谋而合,对于中国观众更别有一种亲切感。
我国引进播出的韩剧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内容健康、思想性强,画面干净,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坏人,没有性和暴力方面的描写。
不管是家庭生活剧还是青春偶像剧,都是教人向上、尊重别人、善待别人,围绕一个情节曲折、打动人心的故事,将亲情、爱情、友情、信义、宽容等绵密而富于技巧的编织到日常化的生活场景中,在我们很多年现代化进程中,化掉的许多值得珍惜的东西,中华民族文化内里所含蕴的许多精髓,特别是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传统感情之善,表达的淋漓尽致。
韩剧的演员选择大多是偶像派明星,安在旭、金喜善、张东健、宋慧乔等,都是独具个性魅力的大牌演员,他们在发型、服饰、化妆等方面非常时尚和考究,给大家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韩剧还很注重画面的唯美和精致,以及与剧情紧密贴合的配乐以及打动人心的美食。
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完美追求和精心打造,韩剧为观众构建了一个日常生活的“乌托邦”,几种艺术元素完美融合,和谐共振,如同一架梦幻飞行器,令困顿于快节奏、竞争激烈、忙碌琐碎的生活中而身心疲惫的城市居民体验了一次又一次美妙的梦想之旅,在剧情中部分的实现自己对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韩剧延伸】
调查1: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您会选择韩剧中的生活方式吗?
调查2:你会购买韩剧中明星同款的发型、服饰、饰品吗?
选项小计比率[来
源:Z.xx.k.Com]
会并且很喜欢4417.81%
可能会尝试一下9839.68%
不会但会注意8333.6%
不会不会注意228.91%
【韩剧反思】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然而,随着韩国影视剧、流行音乐和娱乐明星的登录,韩国文化风行一时,韩剧中韩国人前卫的穿着打扮、精美的家居摆设和时尚的消费用品刺激着每个观众的消费欲望。
“都教授”的手表、毛衣,千颂伊的耳环、太阳镜无不流露出“不跟随”的特点,引发了所谓的“韩
流”现象。
这些浸透着韩国特有文化气息的纯粹的韩国式生活方式在国内青少年中掀起了新的流行风潮。
在“韩流”热浪的对比之下,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青少年是我们的未来,一味追求外来流行文化,而将国风、民族、传统文化抛至一旁,令人担忧。
长此以往,我们的民族文化何以继承?民族精神何以发扬?我们的国家未来又将怎样?
(1)
请结合【韩剧自身】分点概括“韩剧”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风光无限的原因。
(2)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是()。
A . 韩剧一直以来因“偶像剧“的影响而造成轰动,在跨文化圈的文化传播下成功成为传播学、市场营销学、心理学的热门研究课题。
B . 现实题材电视剧基本功能就是一种艺术化的现实生活的纪实与叙事。
C . 韩剧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完美追求和精心打造,为观众呈现了一种理想化的日常生活。
D . 浸透着韩国特有文化气息的纯粹的韩国式生活方式在全民中掀起了新的流行风潮。
(3)
通过【韩剧延伸】,你从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4)
韩流对国人的影响巨大,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留住我们的文化之根,守我们的精神家园。
三、综合运用(10分) (共1题;共10分)
6. (10.0分)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①美妙的乐曲声弥漫着整个车站,就像一颗石子落进静水里,激起了一圈又一圈涟漪。
②人人心满意足,不向前移动,几乎连呼吸都停住了。
四、写作(60分) (共1题;共60分)
7. (60分) (2016八上·上蔡月考) 作文:
每个人都在成长,回忆成长的历程,有的人、有的事、有的话一定会令你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并且有着不一样的感受。
请以“成长的记忆”为题作文。
参考答案一、文言文(40分) (共3题;共40分)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2-1、
2-2、
2-3、
2-4、
2-6、
3-1、
3-2、
3-3、
二、现代文(40分) (共2题;共40分)
4-1、
4-2、
4-3、
4-4、
4-5、
5-1、
5-2、
5-4、
三、综合运用(10分) (共1题;共10分)
6-1、
四、写作(60分) (共1题;共60分)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