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轻重》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轻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比较轻重
教学目标:
1、通过掂一掂、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
2、在活动中帮助学生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精确性;
3、初步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掂一掂、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

教学难点: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精确性。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情景挂图;轻重大小相当的苹果和梨各一只(梨稍小、稍重);天平一架。

教与学师生互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星期天,动物乐园里可热闹了,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来了哪些小动物——(出示教学情挂图)
看一看、说一说
1、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
2、小熊和小猴谁轻谁重?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说明: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教学情境图,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谁轻谁重,是怎么看出来的,同时初步感受天平原理)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较轻重。

(板书课题:比较轻重)掂一掂、比一比
1、把语文书托在一只手上,数学书托在另一只手上,同时掂一掂、比一比,语文书和数学书谁比谁轻,谁比谁重。

2、把语文书托在一只手上,另一只手上的数学书换成笔盒。

再掂一掂、比一比,语文书和笔盒谁轻谁重?
(说明:在此教学环节中,学生通过掂一掂、比一比体验由于比
较标准的变化,谁轻谁重具有相对性。

教师在学生回答时要注意要求学生说清楚谁笔谁轻、谁笔谁重。


3、比一比自己的书包和同桌的书包谁轻谁重。

小结:通过用手掂一掂我们可以感受物体的轻重。

二、作交流、探究发现
教师出示大小轻重相当的苹果和梨各一只,让学生:
1、猜一猜:谁比谁轻、谁比谁重?
2、掂一掂:谁比谁轻、谁比谁重?
(因为两个水果的大小轻重相差不大,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是“一样重”、“梨比苹果重”,也可能是“苹果比梨重”这三种情况,由此产生矛盾。


3、想一想:想什么办法判断苹果和梨究竟谁轻谁重?
分小组讨论,体会借助工具比较轻重的必要性和精确性。

(在分小组讨论之前,教师应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予以简洁说明:如轻声说话、注意倾听他人说话等。


4、全班交流小组讨论结果。

学生的讨论结果最直接的办法是用秤称,教师应在肯定学生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以下方法可供参考:
a、用橡皮和尺子做一个简易跷跷板,一边放苹果一边放梨;
b、利用一桶水,把苹果和梨同时放进水里,看哪个下沉得快;
c、用两根同样长的橡皮筋绑在苹果和梨的柄上,用手提一提,看哪根皮筋拉得长;
d、把苹果和梨各咬一口,看哪个水分更充足……
(学生的回答是饱含童稚、丰富多彩、充满想象与创意的。

教师在此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应特别注意保护学生可贵的创造精神。


5、教师用天平进行反馈验证。

总结:刚才大家想了很多好方法,学习数学就要这样积极思考。

生活中最经常使用的比较轻重的工具就是“秤”。

这是一架天平,(出示天平),我们来看看梨和苹果究竟谁轻谁重(教师操作)。

三、形成应用,巩固提高。

教材p21练习1和2,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