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福州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
它与空气中的SO2和O2接触时,SO2会部分转化为SO3,使空气的酸度增加,环境污染更为严重。
其中飘尘所起的作用可能是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载体
2.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相互反应,无论是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反应现象都相同的是
A.NaHSO4和Ba(OH)2
B.AlCl3和NaOH
C.Na2CO3和H2SO4
D.NaAlO2和H2SO4
3.下图是氮元素的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NO均由氮气经氧化反应得到
A.-
3
B.氮素化肥的生产属于人工固氮
C.循环中氮元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尿素及动植物的遗体一定含氮元素
4.已知反应①2BrO3-+ Cl2=Br2+2ClO3-;②5Cl2+ I2+6H2O=2HIO3+10HCl
③ClO3-+5Cl-+6H+=3Cl2+3H2O,下列物质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C
A.ClO3->BrO3->IO3->Cl2
B.BrO3->Cl2>C1O3->IO3-
C.BrO3->ClO3->Cl2>IO3-
D.Cl2>BrO3->C1O3->IO3-
5.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酒香扑鼻 B.干冰升华
C.蜡烛照明 D.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6.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和其他三种物质不属于
...一类的是( )
A.NaHSO4 B.Na2O C.Na2CO3 D.NaHCO3
7.向含等物质的量的FeCl3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 )
A.B.C.D.
8.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温下,32g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B.铜与浓硫酸共热产生22.4L SO2时,转移电子数为2N A
C.标准状况下,2.24L C12溶于足量NaOH溶液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 A
D.18g NH4+中所含的质子数为10N A
9.光纤通信是以光作为信息的载体,让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是 ( ) A.氧化钙 B.铜
C.二氧化硅 D.硅
10.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教材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
请观察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并判断下列说法和做法,其中不科学的是( )
A.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
B.要证明碳酸氢钠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
C.加热不久就能看到A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整个实验过程中都没有发现A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1.下列关于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常用酒精除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硫黄
B.单质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使之褪色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D.SO2通入饱和H2S溶液中析出浅黄色沉淀说明SO2具有氧化性
12.下列物质的每步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一步实现且较合理的是()
A.
B.
C.
D.
13.M2+与a 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M元素的质子数为()
A.a+2
B.a-3
C.a+3
D.a-1
14.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CO32﹣+2H+===CO2↑+H2O
B.往氨水中滴加氯化铝溶液:Al3++4OH﹣===AlO2﹣+2H2O
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H+===CO2↑+H2O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H++OH﹣===BaSO4↓+H2O
15.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NaHCO3固体可采取()
A.通入CO2B.加热C.加入盐酸D.加入水
16.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下列离子:Mg2+、NO3-、K+和M离子,经测定Mg2+、NO3-、K+和M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4∶1∶1,则M离子可能是( )
A.Na+
B.OH-
C.Cl-
D.SO42-
17.氯化钠晶体熔化的过程中,破坏了
A.离子键和金属键
B.离子键
C.共价键和离子键
D.共价键
18.在某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2+、Na+、SO42-、Cl-
B.Na+、Ba2+、CO32-、NO3-
C.Cu2+、K+、Cl-、SO42-
D.K+、Na+、Cl-、CO32-
19.体积为1L干燥容器中充入HCl气体后,测得容器中气体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1.082。
将此气体倒扣在水中,进入容器中液体的体积是
A.0.25L
B.0.5L
C.0.75L
D.1L
20.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MgCl2=Mg2++Cl-
B.Ba(OH)2=Ba++2OH-
C.HNO3=H++NO3-
D.NH4Cl=N3-+4H++Cl-
21.向50 mL 14.0 mol•L﹣1浓硝酸中加入足量的铜,充分反应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2.24 L NO和NO2混合气体(不考虑NO2与N2O4的相互转化),则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为
A.6.4 g B.12.8 g C.19.2 g D.38.4 g
2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Fe3++Fe===2Fe2+
B.铜溶于稀硝酸:3Cu+8H++2NO3-===3Cu2++2NO↑+4H2O
C.向稀硫酸中加入 Ba(OH)2溶液:Ba2++OH-+H++SO42-===BaSO4↓+H2O
D.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2H+===H2SiO3↓+2Na+
23.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金属铁 B.金属铜 C.金属镁 D.金属铝
24.下列反应可以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HCl+Na2CO3;HCl+NaHCO3
B.BaCl2+ H2SO4;Ba(OH)2+Na2SO4
C.NaOH+HCl;Ba(OH)2+ H2SO4
D.CaCO3+ HCl;Na2CO3+H2SO4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保存在煤油里的原因之一是它极易与氧气反应
B.铝在空气中很容易燃烧
C.镁表面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3O4
二、填空题
26.某无色溶液里只含有下列7种离子中的某几种:Mg2+、H+、Ag+、Na+ 、Cl-、HCO3- 、OH- 。
已知:该溶液能跟金属铝反应,且放出氢气。
试回答:
(1)若铝跟溶液反应后只有AlO2-生成,则原溶液一定含有的大量离子是_______ ,发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还可能含有离子是__________。
(2)若铝跟溶液反应后只有Al3+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含有的离子是_____。
三、推断题
27.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的发现和研究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1774 年,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时,将软锰矿与浓盐酸混合并加热,无意间制得了氯气,此反应中氯元素被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
(2)贝托莱发现,氯气能溶于水,向此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泰纳将氯气通入石灰水,并一步步改进,制得了我们现在常用的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__________________。
(4)盖吕萨克发现氯气能与金属反应。
氯气与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5)1810 年,戴维经过大量实验研究,确认氯气是一种单质,且有毒。
实验室吸收氯气的常用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四、综合题
28.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想用金属钠和空气制备纯度较高的Na2O2(N2不与金属钠应),可利用的装置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Ⅳ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若没有该装置可能导致生成的Na2O2中含有碳酸钠,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若规定气体的气流方向从左到右,各仪器接口的标号字母(a、b……)顺序:空气进入h,____接
____,___接____,____接___,d
(3)装置Ⅱ的作用是_______。
(4)某学习小组发现:在盛有Na2O2的试管中加入足量水,固体完全溶解,并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当气泡消失后,向其中滴入1~2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将试管轻轻振荡,红色很快褪去;此时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又有气泡产生。
①使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____,红色褪去的可能原因是_____。
②加入M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五、实验题
2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请你参与“研究铁与水蒸气反应所得固体物质的成分、性质及再利用”实验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夹持仪器略) 。
(1)硬质玻璃管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 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确定反应后硬质玻璃管B 中黑色固体的成分(已知酸性KMnO4溶液能与盐酸发生反应)。
(3)待硬质玻璃管 B 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继续进行如下实验:
①试剂A是________,现象2为___________________ 。
②若现象1中溶液未变血红色,请从硬质玻璃管B中固体物质的成分分析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三:某学习小组设计用硬质玻璃管B中固体制备Fe3O4纳米材料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①浊液B中铁元素以FeOOH形式存在;
②在操作I中,相同条件下测得Fe3O4的产率与
3
2
(Fe)
()
(Fe)
n
R R
n
+
+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4)在滤液A转化为浊液B反应完成后需再加热一段时间除去剩余H2O2,目的是_________。
(5)设浊液B中FeOOH的物质的量为amol,滤液A中的铁元素的物质的量为bmol。
为使Fe3O4的产率最
高,则a
b
=_________。
(填数值,保留3位有效数字)
30.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及药品制取氨气。
(1)A中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B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
(3)C处是用集气瓶收集氨气的装置,请绘出装置图。
______
(4)证明氨气已集满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26.Na+、OH- 2Al+2OH-+2H2O 2AlO2-+3H2↑ Cl- HCO3- 、OH- 、Ag+
三、推断题
27.氧化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Ca(ClO)2 2Al+3Cl22AlCl3 Cl2+2NaOH=
NaCl+NaClO+H2O
四、综合题
28.NaOH溶液 2Na2O2+2CO2===2Na2CO3+O2 g f e a b c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Ⅰ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H2O2具有漂白作用 2H2O22H2O +O2
五、实验题
29.3Fe + 4H2O(g) Fe3O4 + 4H2除去H2中的水蒸气,防止E的玻璃管破裂稀硫酸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中固体可能有Fe3O4和Fe,Fe将Fe3+全部还原为Fe2+加热使其分解除去,防止其在步骤⑤中继续氧化+2价铁元素 63.6%
30.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干燥NH3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
近C右侧的导管口,试纸变成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