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2024高三冲刺(高考物理)人教版质量检测(巩固卷)完整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惠州市2024高三冲刺(高考物理)人教版质量检测(巩固卷)完整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
第(1)题
如图所示,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的方向均水平向右。

一个正离子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v,方向与电场磁场方向夹角为θ。

当速度方向与磁场不垂直时,可以将速度分解为平行于磁场方向的分量和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分量来进行研究。

不计离子重力,此后一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受到的洛伦兹力变大B.离子加速度的大小不变
C.电场力的瞬时功率不变D.速度与电场方向的夹角θ变大
第(2)题
如图所示,O点为正三角形ABC的垂心,M点为O点关于C点的对称点,N点为O点关于AC的对称点,在A、B、C三点分别放有等量点电荷+Q、-Q、+Q.则(

A.M点的电场强度比O点的大
B.M点的电势比O点的低
C.同一正电荷在O点所受的电场力比在N点的小
D.同一负电荷在M点的电势能比在N点的大
第(3)题
静电透镜是电子透镜的一种,它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中,如阴极射线示波管。

如图所示,某阴极射线示波管中的透镜电场是由电极A1、A2、A3、A4形成,实线为电场线,虚线a、b、c、d、e、f、g为等差等势线,z轴为该电场的中心轴线,P、Q、R是一个从左侧进入透镜电场的电子的运动轨迹分别与等势线a、d、g的交点,已知等势线a的电势为零,电子经过该等势线上P点时的动能为12eV,从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电子所受电场力做功为9eV,电子仅受电场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势线a、d之间的电势差为
B.等势线g的电势为
C.电子经过R点时的动能为
D.电子在Q点的加速度小于在R点的加速度
第(4)题
利用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实验如图所示,用频率为的可见光照射阴极K,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则( )
A.用紫外线照射,电流表不一定有电流通过
B.用红外线照射,电流表一定无电流通过
C.用频率为的可见光照射阴极K,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时,电流表一定无电流通过
D.用频率为的可见光照射阴极K,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端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可能不变
第(5)题
“场离子显微镜”的金属钨针尖处于球形真空玻璃泡的球心O,玻璃泡内壁有一层均匀导电膜:在钨针和导电膜间加上高电压后,玻璃泡上半部分的电场线如图所示。

a、b、c、d、O为同一平面上的5个点,abc是一段以O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
弧,d为Ob的中点。

O、a、b、c、d五点场强分别为E O、E a、E b、E c、E d,电势分别为φO、φa、φb、φc、φd,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a、b、c三点场强相同B.
C.D.
第(6)题
2023年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皮埃尔·阿戈斯蒂尼、费伦茨·克劳斯和安妮·吕利耶,以表彰他们将产生阿秒光脉冲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物质的电子动力学,关于电子、原子核有关知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中的β射线实际是高速电子流,穿透能力比α射线弱
B.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C.汤姆生发现电子是从研究阴极射线开始的
D.氢原子的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向外辐射光子,原子能量增加
第(7)题
如图所示是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的玻璃砖,其中∠A=,一束光线从AB面的中点M平行于底边AC射入玻璃砖,已
知AC=2a,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n=,真空中光速为c,则光在该玻璃砖中的传播时间为( )
A
.B.C.D.
第(8)题
2022年2月5日,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在首都体育馆开赛,中国队以2分37秒348夺得混合团体冠军,比赛中“接棒”运动员(称为“甲”)在前面滑行,“交棒”运动员(称为“乙”从后面用力推前方“接棒”运动员完成接力过程,如图所示。

假设交接棒过程中两运动员的速度方向均在同一直线上,忽略运动员与冰面之间的摩擦。

在交接棒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对甲的作用力大于甲对乙的作用力
B.甲、乙两运动员相互作用力的冲量之和一定等于零
C.甲、乙两运动员相互作用力做功之和一定等于零
D.甲、乙两运动员组成的系统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含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共4题)
第(1)题
如图所示,劲度数为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质量为的物体接触(未连接),弹簧水平且无形变.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被压缩了,此时物体静止.撤去F后,物体开始向左运动,运动的最大距离为4.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则()
A.撤去F后,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
B
.撤去F后,物体刚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C.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
D
.物体开始向左运动到速度最大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第(2)题
2023年10月26日,中国载人航天再创历史,神舟十七号与神舟十六号成功“会师”。

神舟十七号发射的过程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过程,先将其发射至近地圆轨道,在近地轨道的A点加速后进入转移轨道,在转移轨道上的远地点B加速后进入运行圆轨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舟十七号在转移轨道经过B点的速率小于A点的速率
B.神舟十七号在转移轨道上经过B点时加速度大小大于在运行轨道上时经过B点的加速度大小
C.神舟十七号在运行轨道上运动的周期大于在转移轨道上运动的周期
D.神舟十七号在转移轨道上从B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它的机械能减小
第(3)题
如图所示,、、、是边长为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在、、、处固定着四个电荷量均为的点电荷,其中、带
正电,、带负电,、、、是正方形四条边的中点,点为正方形的对角线的交点,取无限远处电势为零,则( )
A.、两点的场强度相等,电势相等
B.、两点的场强度相同,电势相等
C.点的场强方向由指向,点电势大于点的电势
D.交点的电场强度不为零,电势为零
第(4)题
如图所示,A、B两小球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A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B、C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
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C球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A的质量为5m,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现用手控制住A,并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滑轮左侧细线竖直、右侧细线与斜面平行,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A后,A沿斜面下滑至速度最大时C恰好离开地面,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倾角α=37°
B.C刚离开地面时,B的加速度为0
C.A获得最大速度为
D.A、B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三、填空、实验探究题(本题包含2个小题,共16分。

请按题目要求作答,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对应位置) (共2题)第(1)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温度一定越高
B. 当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时,仍然有水分子不断从液体中逸出
C. 用打气筒给自行车充气,越打越费劲,说明气体分子之间有斥力
D. 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E. 拔火罐过程中,火罐能吸附在身体上,说明火罐内气体内能减小
第(2)题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的运动规律。

实验器材有:带有定滑轮的平板可认为摩擦因数不变、带有遮光片的滑块(总质量为m)、钩码若干总质量为、光电门、数字计时器、游标卡尺、刻度尺。

实验步骤如下:
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
.在平板任意位置标记遮光片中心处位置为A,在A点左侧标记一位置O点;
将光电门固定于平板上A点的右侧B点,并与数字计时器相连;
用刻度尺测量A、B间的距离L;
在O点释放物块,滑块在钩码牵引下开始运动,记录滑块的遮光时间;
.改变光电门的位置,记录多次滑块从O点释放后经过光电门的时间。

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的图像为一条直线,并测得图像斜率为k、纵轴截距为b、
(1)如图所示为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读数,测得其宽度___________mm。

(2)由图像信息可知物块经过A点时的速度为___________,滑块在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___________。

若利用光电门及公式测量滑块在B点时的速度,其测量值___________真实值(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3)若当地重力加速度g已知,利用该实验也可以测量出物体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_(用m0、m、k、d和g表
示)。

四、计算题(本题包含3小题,共36分。

解答下列各题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和重要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请将解答过程书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共3题)
第(1)题
如图甲所示,银行取款机房装有单边自动感应门,其中有一扇玻璃门与墙体固定,另一扇是可动玻璃门。

当人进入了感应区时,可动玻璃门将自动开启,反之将自动关闭,图乙为感应门的俯视图。

当某人一直在感应区内时,可动玻璃门先匀加速运动了0.3m,用时0.5s,而后立即匀减速运动了0.6m恰好停下。

求可动玻璃门:
(1)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大小;
(3)开启全程运动的总时间。

第(2)题
如图,2个长度为L、质量为m的相同长方体形物块1和2叠放在一起,置于固定且正对的两光滑薄板间,薄板间距也为L,板底部有孔正好能让最底层的物块通过并能防止物块2翻倒,质量为m的钢球用长为R有轻绳悬挂在O点.将钢球拉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A静止释放,钢球沿圆弧摆到最低点时与物块1正碰后静止,物块1滑行一段距离s(s >2L)后停下.又将钢球拉回A点静止释放,撞击物块2后钢球又静止.物块2与物块1相碰后,两物块以共同速度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
重力加速度为g,绳不可伸长,不计物块之间的摩擦.求:
(1)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两物块都停下时物块2滑行的总距离.
第(3)题
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由水平地面竖直向上抛出,经多次与地面碰撞后,最终静止在地面上。

已知小球与地面的碰撞为弹性碰撞,重力加速度记为g,运动过程中小球所受空气阻力视为恒定,大小为。

求小球从抛出到静止所经历的总路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