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三明市果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第38卷第05期
产业论坛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福建三明,365000)
第一作者:陈木兰(1980—),女,高级农艺师,从事果树和蔬菜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

E-mail :26891476@
【导读】
响应今年农业农村部关于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的号召,推进品种培优、
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福建三明蜜桔、尤溪金柑、郑湖水柿以及建宁猕猴桃和黄花梨等特色水果,将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关于促进三明市果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如果说粮食生产是“米袋子”,而果业等经济作物生产则是“钱袋子”,远至陕西周至狲猴桃、洛川苹果,中至赣南脐橙、近至平和蜜柚,果业都是当地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在当地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明市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果业经济是三明市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

2020年,全市果树面积5.29万hm 2,果品产量91.4万t ,居福建省第二位,产值近55.5亿元,占全市农业产值
近20%。

三明市果业已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但
发展潜力远未得到充分挖掘,粗放发展、低效益发展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果业提质增效、“接二连三”效应未得到充分发挥,价值链远未形成。

这就需要突破体制机制上的桎梏,引领果农走现代果业发展之路,将三明市打造成为“果业强、果乡美、果农富”的现代果业强市。

一、强化产业引导,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果业经济具有发展区域广、带动就业宽、增收作用强的特点。

一个地方果业的发展和强大,靠自然发展形成是不现实的。

要政府的引导,要建立一个好的机制。

只有将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和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促进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江西赣南脐橙和三明市建宁县梨产业的发展,都是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明市果业发展:一是要政策引导。

要客观
评价果业在全市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中的作用,重视果业发展,认真分析三明市果业现状、优势与短板,对一、二、三产进行合理规划,扬优势,强弱项,制定产业政策,在基础设施建设、良种推广、优质栽培、市场营销等重点环节发力和扶持,引导果业向优势产业、优势产区集中。

二是要“一盘棋”发展。

要强化区域发展意识,县级的发展要遵从市级的区域发展总体要求,突破行政区域限制,带状或块状推进,形成某一种类或某一品种的产业规模优势。

三是要特色发展。

从三明市的气候资源优势出发,突出“早”之优势,积极发展“早熟”品种,如早熟蜜桔、早熟梨等。

从目前的产业发展态势来看,早熟、特早熟蜜桔最有可能形成三明市区域果业新优势,全市规模达1.33万hm 2、25万t 。

三元区、永安市先后列入福建省第一、第二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省级也正在推进宽皮柑桔产业集群建设,一些专业村镇“因桔而变”“因桔而富”“因桔而强”,有些村仅蜜桔一项人均收入达5万~8万元,因而全市要致力于推动这一特色果业发展。

只要坚持数年、十数年,早熟、特早熟蜜桔产业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二、树立“三品”意识,促进果业良性发展
浙、桂、赣、陕、鄂、川等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很值得三明市借鉴与效仿,要树立“三品意识”,推进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文/
陈木兰,罗应贵
13
. All Rights Reserved.
China Fruit News Vol.38No.52021
一是品种意识。

一个品种可以成就一个产业,赣南纽荷尔脐橙、广西沃柑、浙江象山“红美人”(爱媛28)即是如此。

赣南脐橙、广西沃柑均已形成6.67万hm2以上的产业规模,而浙江象山种植的“红美人”,产值5万元/667m2为家常便饭,很多种植产业难以企及。

品种是果业发展的基础,而三明在这方面往往慢人一拍。

当“红美人”在浙江已种植10余年,并且计划在100余个储备良种基础上推出替代品种时,外围发展还如火如荼,这种“跟风发展”的风险性极大。

因此在果业发展中要非常强调品种的先导作用,要有自己的主推品种。

要按照“贮备一批、引进一批、推广一批”的要求,鼓励和扶持建设果树良种场,加快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

同时,必须极其重视建立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种苗。

二是品质意识。

果业发展至今,总体已呈现供过于求的产业格局,但“只有饱和的思想,没有饱和的市场”,优质果始终不缺少市场,品质是今后果业发展的核心。

浙江是我国“精品果业”开展得最好的省份,无论是“红美人”,还是普通的蜜桔,亦或是梨、杨梅,都创造出许多发展奇迹,高质、高价、高效成为其发展的主旋律。

果品品质的形成,贯穿于生产全过程,要加速推进一批“精品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标准化生产。

完善果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设施栽培、增施有机肥、化肥农药减施、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综合技术,实施完熟栽培,提高果实品质。

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是实现果品提质增效的重要环节,要加以重视,要在果品集中产区建立采后商品化处理中心,引进无损伤检测设备,对果品进行分等分级,提高果品商品性。

三是品牌意识。

品牌就是质量,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效益。

与浙、桂、赣等相比,我们在品牌的管理、营销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明市现有建宁的“中国黄花梨之乡”、尤溪的“中国金柑之乡”两个特色果业品牌,既要巩固,更要提升。

建宁近年策划的“建宁玉梨”区域性公共品牌,是对“建宁黄花梨”地理标志产品的提升与发展。

要进一步鼓励果业主产区创建区域性公共品牌,引导创建企业品牌,形成“区域性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发展模式,制定生产、果品、包装贮运标准,加速品牌的标准化生产与经营。

在此基础上,还应从更高站位、更高层次上推进品牌运作,整合全市资源,形成1~2个市级层面的区域性公共品牌。

目前,三明市正在推进“三明蜜桔”区域公共品牌创建。

拟通过申报“三明蜜桔”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开展品牌文创,深挖产品内涵,改进包装,创新营销方式,将“三明蜜桔”打造成全省甚至全国都有较高影响力的市级公共品牌,真正实现以品牌引领果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强化功能拓展,延伸产业链条
果业除了提供果品的生产性功能外,还具有生态环境、休闲观光、文化教育、食疗保健等多重功能,要探索果业休闲文化康养产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一是发展休闲观光果业。

果树随四季而变,风景各异,春赏花、夏观叶、秋品果、冬暖阳,果树是发展休闲观光产业非常好的载体。

三明市果树资源丰富,产区分布广泛,建宁、清流、明溪一带可充分利用梨、桃、()李等果业资源,通过与文旅部门合作,开展“花海跑”等活动,扩大“花效应”,打造“花经济”。

永安市、三元区、沙县区一带经济较发达,通过开展葡萄、柑桔等采摘活动,提高果业种植效益。

二是深入挖掘水果文化。

水果文化远早于茶文化但落后于茶文化,“孔融让梨”“望梅止渴”“瓜田李下”“投桃报李”“桃李满天下”等蕴含中华传统美德、深邃哲理的成语典故,脍炙人口,流传至今,滋润、美化、丰富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与情感世界[1]。

要加强对水果文化的捕捉、挖掘,有针对性地建设果文化主题公园,重点建设建宁梨、桃、猕猴桃,宁化、市区葡萄,三元区、永安市柑桔等主题公园或文化馆,不断丰富和深化果文化内涵,并加速与茶文化、饮食文化、花卉文化、红色文化、旅游文化等文化形态的融合,开发文创产品,拓展(下转第17页)
|产业论坛
14
.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年第38卷第05期
(上接第14页)水果文化的外延。

三是开发果品食疗产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果品不仅仅是裹腹之品,而是更多地扮演着健康、营养、保健的角色。

果品历来就被视作食疗佳品,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提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果品种类繁多,营养成份丰富,不同水果有不同的保健功效,对人体保健、疾病预防与治疗大有裨益。

要认真收集和整理果品食疗方子,加大果品
食疗宣传,结合三明市康养产业,在康养基地设立果品食疗馆,让果品真正服务于百姓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重庆市金木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南方果树研究所.中国水果文化溯源与展望[J].中国果业信息,2005,22(5):15-17
收稿日期:2021-03-01特约编辑:艾华
季度召开碰头会,根据农时、农事及项目建设需要进行会商,强化协调,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落地。

强化政策支持,积极筹措资金。

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本级财政资金,完善“政府产业基金+担保公司+银行+合作社+保险”模式,发挥好财政资金、项目资金的引导作用,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品牌创建等方面补齐短板,扶持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另一方面,鼓励民间资本、外地企业等社会资本注入高新区柑桔产业建设,完善“政府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投入机制,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融资体系,突破柑桔产业建设资金不足的瓶颈。

强化宣传引导。

开展柑桔产业发展评先争优活动,评选产业发展标兵10名,各奖扶5000元。

对严格按照方案实施,项目实施绩效好,带动效果显著(特别是带动贫困户效果),诚实守信的经营主体,邀请媒体进行宣传,并优先安排农业项目,予以扶持。

完善体系,强化保障。

一是产业发展体系方
面,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结合特色亮点打造工作,通过政策支持、项目支撑、金融创新等手段,重点扶持隆华食品、绿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柑桔产业化联合体,做实利益联结,带动小农户发展。

二是金融保险体系方面,通过政府出台补贴、贴息贷款政策,依靠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解决合作社和社员融资难、风险防范的问题。

三是品牌营销体系方面,组织和鼓励合作社在主销城市开设销售窗口,开展农商(商超)对接,通过联营、直销、网络配送销售等方式,力争在大中城市均有白洋柑桔的批发营销网络和终端客户群,对出口企业进行各项政策支持。

四是科技推广体系方面,通过绿橙公司与西南大学深度合作,聘请专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专家团队,培育专业技术服务队伍。

建立健全行业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柑桔行业自律;开设行业论坛,收集和发布供求信息,引导会员掌握行业动态。

五是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整合全区植保、农机、农技等社会化服务主体,构建“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队伍”模式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

六是信息与服务平台方面,依托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建立柑桔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展生产、加工、销售等信息搜集与传播服务工作。

加强疫病防控,确保质量安全。

加强柑桔溃疡病、大实蝇等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和防治;深入与院校合作,开展无病毒苗木基地建设,培育优质无病毒苗木,为全区柑桔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严格执行产品准入准出制度,加快推进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完善多级监管平台。

强化绩效考核。

加强对工作进展情况、项目绩效情况的考核;对资金使用方向进行严格监管,履行监管职责。

收稿日期:2021-03-17特约编辑:艾华
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华
产业论坛|
17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