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查房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25
2 体温过低与环境温度低下和缺乏保 暖措施有关
ppt课件
26
3 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严格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勤洗手及加强环境管理, 定时通风,空气消毒课件
27
4 窒息的危险与气道分泌物增多及 抽搐有关
.4. 1 应加强监护,床旁备吸引器等抢救物品,应用心电监 护以随时监测患儿心率、呼吸、SpO 2 、BP,注意患儿神 志、肌张力、体温、尿量和窒息所致的各系统症状,如有 异常及时通知医师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ppt课件
5
1 气体交换受损与无力清除气道内分泌物而导致的低氧血 护理诊断
症和高碳酸血症有关。

2 体温过低与环境温度低下和缺乏保暖措施有关。
3 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底下有关。
4窒息的危险与气道分泌物增多及抽搐有关。 5 家长恐惧与病情危重有关。
ppt课件
6
护理措施
ppt课件
7
一 气体交换受损与无力清除气道内分泌物而 导致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有关
ppt课件
4
入院处理

入院后给予辐射台保暖、洗胃吸痰、心电、呼吸、血氧监 测、头罩吸氧等处理,下病危通知.经处理后患儿血氧升 至83%-90%之间,仍呼吸费力,01:00后患儿反复出现 血氧下降至65%左右,予加大氧流量、复苏囊加压吸氧后 血氧上升到90%左右,02:10患儿出现全身紫绀,血氧下 降至40%左右,经复苏囊加压给氧后无好转,02:30给予 留置胃管,经充分清理呼吸道后协助医生行气管插管并接 呼吸机辅助呼吸,经处理后,患儿肤色好转,血氧恢复正 常,继续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抗炎,支持对症等处理,

1. 2 洗胃,及时清理呼吸道,给予1%苏打水或盐水50~ 100ml 洗胃,温度 30℃~ 32℃以清除吸入胃内的羊水等物。
ppt课件
10
一 气体交换受损与无力清除气道内分泌物而 导致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有关

1. 3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保证药物应用。由于新生儿的 心肺发育不完善,需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以免在短时间内 输液过多引起心衰及肺气肿,故采用微量输液泵控制输液 速度及输液量,使药物均匀及时地输入体内,输液中密切 观察有无局部液体外渗及输液反应,同时做好液体出入量 的记录。
ppt课件
12
一 气体交换受损与无力清除气道内分泌物而导 致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有关

1.5喉镜下经口或鼻气管插管 在复苏过程中出现 以下指征者要求在20s内完成气管插管。指征为:
①重度窒息需较长时间加压给氧人工呼吸者;


② 羊水胎粪污染且患儿分娩后无呼吸或呼吸抑制, 心率<100次/分,肌张力低下。
1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病房每日定时通风换气2 次,每次30分钟,注意床单位的清洁消毒。
ppt课件 19
意外情况及其处理

1:堵管:赌塞物多为粘液或凝血块。发生部位常在气管 导管顶端前 1-2cm 处,通常为不完全性堵塞。发生堵管的 患儿若有自主呼吸,则可出现明显的吸气性呼吸困难和青 紫,气囊加压给氧示有感到阻力。呼吸机监测 PIP (吸气 峰压)增高,血气表现 Paco2 增高 PaO2 降低。若疑有堵管, 应及早拔出气管导管重插。
③应用气囊面罩复苏器,胸廓扩张效果不好,仍 有紫钳。 ④需要气管内给药者。



⑤极低出生体重儿。
ppt课件 13
一 气体交换受损与无力清除气道内分泌物而导 致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有关

1.6使用呼吸机
ppt课件
14
一 气体交换受损与无力清除气道内分泌物而导 致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有关
6呼吸机的使用

ppt课件
21
意外情况及其处理

4 :自主呼吸与呼吸机对抗(人机对抗) 人机对抗时, 患儿烦躁不安,PaO2波动很大,易发生低碳酸血症和气压 伤。 处理方法:①改变通气方式,由控制通 气改为触发通气。
②提高呼吸机参数 , 主要提高 PIP (吸气峰压)和 RR (呼 吸频率)。 ③抑制自主呼吸:使用镇静剂或肌松剂。


ppt课件
22
如何吸痰
1: 完整的吸痰包括清除口腔、鼻腔、咽部及人工气 道内的痰液。 2: 吸痰时应动作轻柔,吸出干净、尽量减少损伤。 3: 根据气道插管的型号选择适当的吸痰管,且软硬 适度。吸痰管的外径一般是气管插管内径的 1∕2—2∕3合适。 4: 气管插管的吸痰常需要两人操作,吸痰时应严格 无菌操作。 5: 吸痰前先给患儿吸高浓度氧气 1-2 分钟,或用复 苏囊加压给气至SPO2 95%以上再进行吸引。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 护理查房
ppt课件
1
病情介绍

患儿黄元英毛毛 , 生后 34 分 , 因窒息复苏后 34 分钟 由产科转入院.患儿系孕2产1, 孕41周+6天于2013 年 11 月 7 日 23:11 因疤痕子宫、胎膜早破在我院产 科行剖宫产出生,出生时羊水 III 度混浊 , 脐带绕 颈1周, 出生有窒息抢救史,出生1分钟阿氏评分4 分 , 经清理呼吸道、刺激、面罩加压给氧后 5 分钟 阿氏评分7分,继续复苏抢救后10分钟阿氏评分9分, 未开奶 , 未解大小便 , 因存在高危出生因素经家属 同意后转入我科住院治疗.
ppt课件
2
体格检查
体温不升 , 心率 166 次 / 分 , 呼吸 40 次 / 分 ,SPO2 35%, 体重 3.2KG, 精神反应欠佳 , 哭声小,时有呻呤,胸廓隆起,呼 吸节律不整,口唇及四肢肢端紫绀,可见吸气三凹征 。
ppt课件
3
诊断


1 新生儿轻度窒息复苏后
2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 3 HIE?
ppt课件
11
一 气体交换受损与无力清除气道内分泌物而导 致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有关

1. 4 采用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调节给氧方式和浓度, 当血氧饱和度≥95%时,间断鼻导管吸氧0.5~1L/min或不 吸氧,当血氧饱和度在85%~94%时改为持续低流量吸氧, 当血氧饱和度<85%时,可给头罩吸氧5~8L/min,缺氧改善 后一般足月儿吸氧 0.5 ~ 1L/min ,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氧流 量为0.3~0.5L/min,避免长时间高浓度给氧。
ppt课件
28
4 窒息的危险与气道分泌物增多及 抽搐有关

4. 2 合理喂养,根据病情推迟喂奶时间,有吸吮 能力者可直接哺乳,吸吮无力者或使用呼吸机应给 鼻饲喂养,喂奶时需细致耐心,避免移动,宜取右 侧卧位,上身抬高,以免呕吐再度引起窒息,鼻饲 应选择细软胃管,防止食管及胃粘膜损伤,采用少 量多次喂奶法,每次喂奶前先抽吸胃内容物,观察 胃内有无潴留,若潴留量低于上次奶量 20% 则喂奶 量应减去潴留量,若 >20% 需停喂 1 次,鼻饲后用少 量温开水冲洗胃管,注意观察有无溢奶、呕吐、紫 绀等情况。
ppt课件
23
如何吸痰
6: 吸 痰 负 压 早 产 儿 < 13.3KPa ( 100mmHg ) , 足 月 儿 < 20.0KPa(150mmHg)。 7: 吸痰时边旋转边吸引边退出,缓慢拔出吸痰管,吸引动 作要轻柔,吸引时间一般超过10秒,不超15秒。 8: 吸痰时先吸净气管内导管的痰液,再吸咽部、鼻腔的痰 液。若吸痰过程中出现低氧血症,应暂时吸痰,立即予复 苏囊加压给氧或连接呼吸机纠正缺氧,症状改善后继续吸 痰。若患儿气道分泌物粘稠,可用注射器向气管导管内注 入0.5-1ml生理盐水稀释痰液后再吸引。 9: 当吸净气管,口腔,鼻腔分泌物,用复苏囊加压给氧后 接呼吸机通气。痰鸣音双肺听不到则为干净。
ppt课件
16
呼吸机辅助通气新生儿护理规范

3:观察呼吸机管道有否受压、扭曲。
4: 观察湿化瓶中水位有否下降,及时添加无菌蒸馏水, 避免干吹。

5 :及时清理集水杯及管道里的冷凝水,注意避免冷凝 水反流入患儿气道中。
ppt课件
17
呼吸机辅助通气新生儿护理规范


6: 听诊肺部啰音情况,及时有效地吸痰,保持呼吸道 通畅。吸痰时最好两人配合严格无菌操作,观察吸出痰 液的量、颜色及性质并记录。 7: 观察并记录气管导管插入深度,严防气管导管移位 及意外拔管,发现胶布松脱或潮湿后随时更换,搬动患 儿及翻身时应固定气管导管以防脱出,患儿烦躁时可遵 医嘱使用镇静剂,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ppt课件 29
5 家长恐惧与病情危重有关

对有恐惧心理的家长,进行耐心细致地解释病情,介绍有 关的医学基础知识,取得家长理解,减轻家长的恐惧心理, 得到家长配合。
ppt课件
30

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 , 患儿 11 月 9 日 16 : 30 予停用呼吸机 辅助呼吸,拔除气管导管,改头罩吸氧5L/分。患儿停机后 无明显紫绀,吸奶好,改暖箱内头罩吸氧。 11 月 13 日改为 箱内吸氧3L/分。患儿血氧正常,皮肤红润,于11月18日停 氧。继续治疗后患儿吸奶好,奶量90ML, ,血氧正常,精神 反应好,,哭声响亮,口唇皮肤红润,前囟平软,呼吸平稳, 四肢活动好,肢端温暖。于11月20日治愈出院。

(1)
呼吸机辅助通气新生儿护理规范
(2)意外情况及其处理 (3)如何吸痰
ppt课件
15
呼吸机辅助通气新生儿护理规范

1: 在患儿肩下垫一小毛巾,使颈伸展气道开放. 2: 观察患儿胸廓起伏与呼吸机是否同步、听诊双侧呼 吸音是否对称,注意患儿有否呼吸困难表现,使用呼吸 机后,若患儿表现安静,呼吸平稳,缺氧症状减轻或消 失,证明通气适宜,反之,则证明通气不足,应寻找原 因,及时发现管道漏气,痰堵等情况,并及时予以处理。
ppt课件
18
呼吸机辅助通气新生儿护理规范

8 : 加强病情观察,观察并记录意识、 HR 、 R 、 SPO2、面色、口唇、甲床颜色及出入量。 9 :每天口腔护理2-3次。 10:每2-4小时更换体位一次,观察皮肤的完整性, 尤其注意观察骨突,受压部位,否形成压疮。



11:呼吸机报警时应及时查明原因予以处理。
ppt课件
31

ppt课件
32

1 仰卧体位、头略后仰,肩胛下垫一纱
布卷,使肩部抬高 2~2.5cm ,颈部伸仰 过度及不足均阻碍气体进入,而体位 正确则使呼吸道保持最佳开放状态。
ppt课件
8
立即清除口、鼻、咽及气道分泌物, 拍打或弹足底和摩擦患儿背部促使呼 吸出现。
ppt课件
9
一 气体交换受损与无力清除气道内分泌物而 导致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有关
ppt课件
20
意外情况及其处理

2:脱管:发生脱管时,患儿突然出现青紫,肺部 听不到气体压入肺内的声音,PIP(吸气峰压)降 低,用复苏囊进行人工呼吸时青紫不能缓解。发 生脱管应拔出重新插管。
3:插管过深 导管顶端易进入右侧支气管,右肺 易产生肺气肿,甚至气胸,左肺则易发生肺不张。 临床表现为右侧呼吸音或胸廓运动强于左侧。若 怀疑插管过深 ,应床边摄胸片调整长度,双侧呼 吸音对称后,重新固定导管。
ppt课件
24
2 体温过低与环境温度低下和缺乏保 暖措施有关

因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体温调节功能差,加 之新生儿窒息后呼吸循环欠佳,因此必须保暖,出生后立 即擦干新生儿体表的羊水及血迹,以减少体表散热,保持 室温26℃~28℃,相对湿度55%~65%,可将患儿置于辐射 台,病情稳定后置于暖箱中保暖,准时测出皮肤温度 36.5℃~37℃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