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章岩浆作用及其产物7-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式喷发
• 岩浆沿颈状管道喷出地表。平面上呈点状,故 又称点状喷发。
• 其特点是常在地表形成上陡下缓的火山锥。 • 按爆烈程度可分 • 宁静式 • 爆烈式 • 递变式。
宁静式
• 又称夏威夷式 • 岩浆以宁静的无爆炸方式溢出地表。多以粘度小、气体
少且流速高的基性岩浆为主,夏威夷岛最为典型。
爆烈式
第七章 岩浆作用及其产物
• 本章共有三个知识点 • 一、岩浆及岩浆作用 • 二、岩浆的成因与演化 • 三、岩浆岩体原生构造
• 知识点1:
•
•
岩浆及岩浆作用
Hale Waihona Puke 主要内容一、岩浆及岩浆作用的概念 二、岩浆的喷出作用及其产物 三、岩浆的侵入作用及侵入体形态 四、岩浆活动的规律
一、岩浆及岩浆作用的概念 (一)岩浆的概念与特征 (二)岩浆作用的概念
熔浆是最主要的喷出物。熔岩按SiO2含量可分为苦 橄岩、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等等。
熔岩流lava
• 基性熔浆粘度小、流速快、冷却慢,表层结壳后下部 还在流动,常形成绳状或波状起伏的熔岩。
• 海底基性岩浆因淬火及水中翻滚而呈枕状熔岩。
波状 熔岩
枕状 熔岩
绳状构造
3.固态火山喷出物
指爆炸产生的各种碎 块及凝固的熔浆团块, 包括火山弹、火山角 砾、火山灰、火山尘 等。 分布:近粗远细。 形成各种火山碎屑岩
发源于上地幔软流圈或下地壳深处的岩浆,从形成、运移、 聚集至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它包括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
侵入作用:岩浆从源区向岩石圈浅处运动并冷凝成岩石的 过程;
喷出作用:岩浆喷出地表冷凝成岩石的过程。
火山喷发产物
• 二、岩浆的喷出作用及其产物 • (一)火山活动 • (二)火山喷发的方式 • (三)火山喷出的产物 • (四)火山锥结构及类型
火山喷发产物
1.气态火山喷出物
§.气态喷出物:以水蒸气为 主(70-90%)
§.其次为N2、O2 、H2、 CO2、 SO2、H2S等等。
§.某些气态喷出物可直接升 华成硫磺、氯化铵、氯化钾 和硫化钾等。
2.液态火山喷出物
熔浆(lava):火山喷出的液态产物主要是熔浆, 冷凝后即为熔岩。
与岩浆的区别在于挥发分较少。
(一)浅成侵入体和深成侵入体
生成环境不同而产生不同侵入岩和岩体的总的外 貌和特征。
浅成(相)岩体:0-3km,岩石多细晶,隐晶质 或斑状结构,流动或角砾状构造,一般是小型侵 入体;
中深成(相)岩体:3-10km,岩石中粗粒或似斑 状结构,块状构造,多为岩株或岩基;
深成(相)岩体:大于10km,岩石中粗粒结构, 块状构造,多以大型岩基产出;
熔透式喷发deroofing eruption
• 火山通道不规则、口径很大。 • 常在地壳发育早期,薄的地壳被地下岩浆大面
积地熔透、溢流, • 又称区域喷发area eruption。
裂隙式喷发
• 岩浆沿大断裂上升喷出地表。 • 火山口形状:不呈圆形,呈带状或串珠状, • 岩浆性质:粘度小、流动性大,基性岩浆 • 形成的地形:熔岩被、熔岩台地、熔岩高原。
• 又称培雷式。岩浆以突 然的、猛烈爆炸的形式 喷出地表。
• 多以中酸性岩浆为主, 由于粘度大,常堵塞火 山口而导致爆炸。
• 西印度群岛的马丁尼克 岛上的培雷火山为典型 代表。
递变式
以爆烈式和宁静式喷发交替出现 为特征。
喷发物以中基性岩为主
如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
• (三)火山喷出的产物 • 1.气态喷出物 • 2.液态喷出物 • 3.固态喷出物
一、岩浆及岩浆作用的概念
(一)岩浆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以硅 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富含挥发分的熔融体。 2、特征(成分、温度、粘度):
A、主要成分是K+,Na+,Ca2+,Mg2+,Fe2+,Fe3+,Al3+阳离子和硅 酸根络阴离子,含少量(0.2-3%)的气体(挥发分), 主要是水蒸气和CO2(占气体总量的98%以上)。以岩浆中 SiO2含量,可划分为: 酸性岩浆 SiO2 >66% 中性岩浆 SiO2:66-53% 基性岩浆 SiO2:53-45% 超基性岩浆 SiO2 :<45%
B 温度:浆的温度一般在700-1300℃之间,温度与 SiO2含量有关。温度的获取是通过模拟、地质温度 计得出的。
C 粘度:与温度,压力和SiO2,Al2O3,挥发份的含量 有关。
温度越高,粘度越小;压力增大,粘度增大;
SiO2,Al2O3含量越大,粘度越大; 挥发份越多,粘度越小
(二)岩浆作用的概念
火山(口)湖
破火山口
2、火山锥类型 岩熔锥:由熔岩组成的火山锥(宁静式喷发); 岩渣锥:由火山碎屑组成的火山锥(爆烈式喷发); 混合锥(又称复火山锥):若由熔岩和火山碎屑共 同组成的火山锥,是由宁静式喷发和爆烈式喷发交 替进行而堆积形成的。
三.岩浆侵入作用及其产状
• 岩浆侵入作用:指岩浆上升运移到地壳内岩石中冷 凝成岩浆岩的活动过程。
火山弹
(四)火山锥结构及类型
1.火山构造: 包括火山锥,火山口, 火山喉管和火山颈 (停积在火山喉管中 的冷凝的柱状岩体)。
火山机构简图
1.火山锥;2.火山口;3.火山喉管;
长白山天池(火山口)
天池水面海拔2198.7m,蓄水2ⅹ109m3,是我 国最高最大的高原淡水湖
富士山:火山锥
火山口
• 侵入岩体(侵入体):岩浆在地壳不同层次中冷凝后, 则形成各种形态的岩浆岩体。
• 侵入岩:由岩浆侵入作用形成的岩石。 • 围岩:指侵入岩周围的岩石。
侵入岩的产状
• 侵入岩的产状:指的是侵入体的形状,大小与围岩 的关系等特征。
• 按照侵入体与围岩的关系,侵入体可以分为: –整合的侵入体-与围岩的层面相平行的 –不整合的侵入体 -与围岩的层面相交切的
侵入岩的相
(二)整合侵入体和不整合侵入体
(一)火山活动
• 火山是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其有关的气体、碎 屑从地壳中喷出而形成的。
• 根据火山活动状态,可将火山分为: • 活火山:近百年来有喷发记录的火山,如日本的
富士山; • 休眠火山:人类历史有记载而近百年来未喷发的
火山; • 死活山:人类历史无喷发记录的火山。
(二)火山喷发的方式 熔透式喷发 裂隙式喷发 中心式喷发